身份证号码:37078119920602XXXX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向前推进,我国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目前高层建筑的普遍建造方式为地下为车库,地上一层为大商场,商场上部为供居民居住的商品住宅。在之前的建筑建造中,相应的建设单位都是使用变形缝将建筑分为多个独立单元以此来确保建筑的稳定性,但是在目前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中,这种方法已经不太适合。要想确保高层建筑的安全稳定性和美观性,后浇带是最为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在施工上比较简单快捷,同时在成本上也较低,可以很好地解决建筑的安全性和美观性的问题。
关键词:高层建筑;后浇带;技术
1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功能特点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外界温度、湿度、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混凝土钢结构很容易出现变形、裂缝等质量问题,进而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正常使用寿命,甚至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而为了避免建筑结构出现变形或者裂缝等质量问题,有必要在了解建筑工程施工作业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对建筑结构的底板、梁以及墙等部位进行施工作业。这就是后浇带施工技术。
1.1进行沉降差问题的控制
后浇带施工技术常用于高层建筑的施工建设中。在建筑工程高层建筑与裙房结构的设计阶段,需要保持二者的整体性。而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需要将二者暂时断开,在完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之后,再通过浇灌的方式将其连接在一起,使高低层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在高层建筑与裙房结构连成一个整体后,需充分考虑后期因为沉降差而产生的附加应力,确保地基土质量符合施工要求,确保在施工期间完成沉降。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解决沉降差问题,还需要做好以下3方面的调整。首先,进行压力差的调整,因为主楼的荷载比较大,所以需要在降低整体基础土压力的同时,调整埋深,实现附加压力的优化与改善。其次,进行时间差的调整,先开始主楼结构的施工建设,待到建设结构基本成型、沉降量趋于稳定之后,再开展裙房结构的施工建设,严格控制二者之间的沉降差。最后,进行标高差的调整,完成沉降的计算之后,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主楼和裙房的标高,预留出一定的沉降差范围,最大限度地保证二者标高的协调与一致。
1.2减小温度收缩造成的影响
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显著减少温度收缩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造成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在完成浇筑之后,并不能马上投入使用,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与放置。但是在混凝土养护与放置期间,也会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收缩问题。所以,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在混凝土施工结束后,一定要采取科学的保护措施,减少由于外界温差过大而引起的混凝土变形问题。而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则可以提前预留出相应的后浇带,混凝土就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由的伸缩,进而加强收缩应力的控制。同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也可以抵抗一部分温度应力,提升建筑结构应对外界温度变化的能力。
2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几种类型
2.1平直缝
平直缝是指缝隙呈现平行或垂直状态的填充缝。平直缝一般只存在于模板安装拆卸过程中,因为在贴合模板的过程中,模板相互之间的连接没有实现完成闭合,这样便会产生平直缝隙。在具体施工中,需要重点关注平直缝的结合质量,避免且结合质量较差,直接影响后续施工的流畅性。
2.2阶梯缝
阶梯缝是指缝隙呈现阶梯状态的填充缝。因为结构为阶梯缝,所以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容易施工,可以减少资源浪费。选择恰当位置开始浇筑,在完成缝隙闭合之后,再进行阶梯缝隙的清理工作。需要注意的是,所有浇筑过程需要保持均匀的浇筑速度,这样便于后续杂质清理,是非常简便的施工技术。
2.3企口缝
企口缝是指缝隙与接口呈垂直状态的填充缝。企口缝在很多施工项目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由于施工结构为企口缝,非常容易进行施工,所以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可以直接进行混凝土浇筑的相关工作,能够有效减少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
3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工艺
3.1后浇带施工宽度的合理确定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后浇带宽度的合理设置是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所需考虑的基础问题,也是重点问题。通常情况下,后浇带宽度与建筑结构厚度存在密切关联性,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宽度一般在80~100cm之间,当墙板厚度不足20cm时,墙板后浇带宽度应控制在80cm左右;当墙板厚度超过20cm时,结合墙板材料特征确定后浇带宽度,但不得超过100cm[3]。与此同时,后浇带施工中,预留缝类型不同,缝的宽度也不同,在本工程中,后浇带收缩缝宽度设计为10mm、后浇带温度缝宽度设计为10mm,后浇沉降缝宽度根据结构承载能力、沉降量情况进行确定。
3.2合理选择后浇带的位置及所用材料
在设计中,后浇带应设置在产生不利影响最小的地方,一般设置在构件中受力最小的地方。例如剪力墙中的后浇带设置,一般不设在中部位置,而是在梁板上选择合适位置;同时,后浇带应尽量设置在梁板的反弯点附近,以免构件自身承受的剪力与弯矩过大。浇筑后浇带一般应使用无收缩的微膨胀混凝土,或使用添加膨胀剂的普通水泥或膨胀水泥制成的混凝土,以避免后浇带成型后收缩。后浇带混凝土还可以采用比原混凝土高一级别的无收缩配置的后浇带浇筑前尤其要注意两点:一是全面清理,保证裂缝无明显积水,并使后浇带两侧接缝处的混凝土保持湿润24h以上;二是加入早强减水剂,使后浇带强度高于两侧构件。
3.3合理浇筑后浇带混凝土
混凝土后浇带浇筑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指的是后浇带模板的预置,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图纸要求预置模板。浇筑混凝土之前,先要对钢丝网模板进行预设,预设的要求是钢丝网格均匀统一,钢丝粗细程度也要较为一致。当主楼与裙房的跨度连接较大时,钢支撑将无法承受过大的荷载,与地下室主梁承受荷载相差较大,使得钢支撑构件容易出现损坏。为避免此类情形出现,则要确保预设模板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混凝土浇筑应注意以下几项:一是严格按照既定施工方案进行浇筑施工;二是浇筑水平后浇带时将钢丝网模板侧面压力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三是在浇筑垂直后浇带时,充分振捣,使混凝土浇筑充实,但又不能使振捣器发生过振;四是使模板和浇筑机械保持合适距离,防止混凝土泥浆流失;五是不要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留下直槎,以免缝隙过大,影响结构强度。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应选择合适的气温下进行,有利于新老混凝土的粘合。尽量选择10℃时浇筑,可以有效防止混凝土出现干裂。
4结语
后浇带的设置对于整个的高层建筑建设至关重要,相应的施工单位一定要按照相应的规范设置相应的后浇带。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把握施工的温度、材料、工艺等情况,确保后浇带的质量。后浇带在保持建筑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美观性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希望笔者在本文中的相关介绍能对相关的建设单位和工作人员起到指导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肖方广.浅谈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138+141.
[2]张玉良,董旭升.房建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解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28):156.
[3]马勇.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J].居舍,2018(2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