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 上海浦东 201206
摘要:随着经济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采用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可有效节约资料、缩短工期、减少施工过程对环境的污染,有效提升施工质量。本文以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特点为切入点,着重针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与相关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旨在为类似建筑工程施工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住宅建筑;施工技术
引言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模式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得到了有效应用,并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施工企业需要注重工程项目建设的高效性和节约性,应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予以优化。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预制装配式施工规模是一项新型施工工艺,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仍需进一步优化。
1预制装配式建筑概述
预制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兴建筑形式,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有效应用,很多城市建设过程中都会优先考虑预制装配式建筑形式,这种建筑形式主要是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引进绿色建筑材料,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理念。在现代化城市建设过程中,土地可用面积日益减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有效开展,而预制装配式建筑能够有效地改善这一问题,实现建筑空间的灵活分隔。
2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的优势及特点
2.1技术标准及监管体系未完善
关键节点、防水保温连接、施工现场安装及验收等技术难题还未解决。国家或者行业还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化做法,没有形成通用的构件制作标准,从而造成了效率低、成本高,无法达成建筑工业化的初衷。装配式建筑行业监管机制有待健全,需从招投标、设计、制造、安装及验收的全方位进行体系建立。
2.2成本优势不明显
现阶段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每平米造价要比现浇的高出20%左右,成本优势难以发挥。目前市场对个性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和预制装配式的标准化做法相冲突,并且预制工厂的数量不多,从预制厂至施工现场的路程较远,运输费用不菲等原因导致成本上升。
2.3企业转型困难与专业人才匮乏
例如,设计单位还是依据现浇的方案设计,由专业的公司进行深化设计,从一开始就没从预制装配式的角度来设计,最终导致设计费用增加,产能下降、成本上升及效率极低。现阶段专业的装配式生产企业与安装队伍水平参差不齐,也会限制本行业的发展。预制装配式对于从业人员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对技术及经验的要求。现阶段预制装配式的图纸一般是在按现浇的设计的,在此基础上对构件进行深化设计,还包括工期进度计划及资源优化方案设计。
3装配式建筑结构的主要类型
3.1全预制装配式结构类型
全预制装配式结构类型主要是指建筑的全部构件都是在预制厂进行预制生产,再将其运输到现场进行拼装的模式。通常情况下全预制式装配式结构的构件连接方式为柔性连接,故即使发生地震灾害,建筑的梁柱构件依然完好,只会对构件之间的连接处造成损害,只需将其进行及时有效的修复便能正常使用。该方式能明显降低地震灾害给建筑物带来的损失,因此全预制装配式结构的经济效益显著。
3.2预制装配整体式结构类型
预制装配整体式结构类型是选择性地将部分构件在预制厂进行生产,之后将其运输到施工现场同其他已经完成施工的剪力墙或梁柱进行叠合浇筑施工,从而完成建筑的整体施工操作。
这样的连接方式为强连接,其抗震能力主要来自于构件截面的非弹性变形,依靠构件的强度、刚度以及延展性有效抵抗地震灾害。该结构模式对于生产基地的资金投入降低,经济效益良好,有利于进行大规模施工。
4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
4.1预制内剪力墙施工技术
为了提升施工质量与抗震性能,必须确保各预制构件可有效衔接,在预制装配式工程施工过程中,可利用螺栓有效连接各预制构件,以提升预制构件连接的精度,同时在安装施工过程中,应关注下层板预留插筋,伸入内墙预制预留板螺栓孔中。在安装施工过程中,首先应在螺栓孔中灌入水泥浆液,然后固定连接剪力墙与其他构件,使其连成有效整体。此外,在预制构件施工过程中,应在建筑整体中心处设置剪力墙连接螺栓,可为后续施工提供方便,同时提升剪力墙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4.2外挂式作业平台技术
传统建筑工程施工中,需在达到一定高度后设置脚手架,以确保建筑结构稳定性与施工人员安全性,同时还要设置防护网,所以这里需要用到管材、网格与钢筋等,势必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降低施工效率。而使用外挂式平台,不仅可以提升施工效率,同时还能根据施工环境定制操作,施工灵活性大大提升。外挂作业平台以空心管为主体,选材时应保证空心管质量,同时确保焊接规范性,为后续作业平台提升提供便利,并在外围设置防护栏与钢丝网。
4.3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
相对于其他体系来说,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质量较轻,运输也更为方便,符合我国提倡的建设方向,近年来在高层建筑施工中较为常见。在预制装配式框架中,预制叠合梁、叠合板式最关键的,这两种部件均可在工厂内制作,仅需在施工现场进行焊接工作即可。为了确保施工整体质量,需要在预先设计环节中,对以下几方面加以注意:一是每个叠合梁、柱中轴线均需在同一水平面,不能出现偏差,同时要确保结构体系平整性,充分满足施工上对承载力的要求,避免出现失误;二是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合理选择各方面技术,特别是重视各构件的焊接,综合考虑多项因素,同时精确计算出各部件承载力,避免由于人为因素而出现的失误。
5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5.1满足构件性能要求
为了确保建筑施工质量,必须加强对各构件生产质量的关注。生产预制构件的过程中,需要对以下几点加以关注:一是在恶劣环境中,预制构件的适用性较强,同时在构件连接处,要避免不要出现较大裂缝,如裂缝超出施工要求,应予以返工,为了避免构件连接后出现渗漏的问题,还要对其康生能力提出一定要求;二是构件抗震性能要做到与设计要求一致,以避免出现地震等灾害扩大化,此外,如构件对抗震性提出一定要求,则需设置一定弹性工作状态要求,避免构件浇筑部位主线裂缝、损伤等问题;三是构件自身修复能力较强,可修复外力作用下的开裂;四是为了避免恶劣自然灾害或火灾等对构件造成连续性破坏,应确保构件具有抵抗连续破坏的能力。
5.2关注构件的运输环节
从构件生产到构件使用,运输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构件运输过程中,首先应注意合理选择运输设备,并对相应运输构件进行加工与固定,其中装卸过程是最为关键的过程。在运输过程中,应准备好相应的缓冲材料,做好运输中对构件的保护工作,按照预定计划路线运输各构件,同时还要注意运输中尽量避免出现急刹车的情况。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是一种新型施工模式,具有很大优势,其在实际施工中也会出现质量问题,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模式的重视,深入分析其中的问题,并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实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松山.浅谈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势[J].建材与装饰,2018(43):21-22.
[2]孟令宾,吕洪友.东北地区装配式住宅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6):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