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如何有效利用本土资源何琼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6期   作者:何琼
[导读] 本土资源作为地域特色的优势资源,具有独特的特点及价值,是农村幼儿园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
        摘要:本土资源作为地域特色的优势资源,具有独特的特点及价值,是农村幼儿园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掘本土资源的优势,利用乡土文化、民风民俗、自然景物等开展生趣盎然的游戏活动,有效提高农村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从而激发幼儿对家乡、家乡人民、本土文化的热爱之情,以实现幼儿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本土资源       
        本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地方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这些资源具有浓郁的乡土民风,幼儿耳闻目染,非常熟悉,是幼儿园难得的教育资源,《纲要》也明确要求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地处山区的农村幼儿园,有小山、树林、小河、田园、菜园、果园,还有丰富的民间文化、淳朴的民风、厚道的乡情。这种特定的地域环境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是孩子们生活、学习、游戏的大课堂。那么,如何精心选择那些能引发幼儿探究兴趣、萌发幼儿审美意愿、促进幼儿能力发展的具有教育价值的本土资源,有效提高农村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开启农村孩子们潜能的金钥匙呢?       
        一、巧用本土资源中的自然环境和社区环境       
 1.1充分挖掘自然环境的教育价值       
        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农村有着许多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是大自然厚赠给农村孩子的教科书,是幼儿所熟悉的乐意接受的事物。把孩子们引向大自然,田间、树林成了幼儿游戏的最佳场所。有的幼儿在玩“过家家”游戏,他们用菜叶当盘子,蔬菜当食物,挖空的小瓜做饭碗;有的幼儿用树枝编结草帽;有的围着菜园追逐游戏。孩子们在自然有趣的情境中开展游戏,有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扩大了想象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发展。同时,大自然能陶冶幼儿美丽的情操,萌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2.2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的教育价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各幼儿园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幼儿园附近的奶水牛养殖场、菜园是我们丰富的社区资源。我们定期的组织孩子们参观人工挤奶过程、了解了各种蔬菜的生长过程,知道农民们劳动的辛苦,从而更加懂得珍惜粮食;产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二、活用本土资源中的自然材料       
        除了让幼儿在广阔的大自然中丰富知识经验之外,就地取材,充分利用自然材料,对农村幼儿园各项活动的开展也是极为重要的。如指导幼儿将捡到的各种石头做成棋子、在石头上画画、用石头盖房子;将收集的松果、树叶和花瓣修剪、粘贴成各种动物图案;用“狗尾草”编小狗、小花鼠、草帽;用泥巴捏成的小动物、小泥人;用稻草作眼镜、小飞机等。

这些本土资源材料的创造性使用,给孩子们带来了极大的成就感和无穷的乐趣,都成了幼儿喜爱的游戏器材。       
        农村有许多废旧物品,只要是安全、卫生的,我们就与幼儿一起收集,共同制作,以弥补游戏玩具的不足。如用碎布装沙制作沙包,用易拉罐做成梅花桩等等。幼儿在制作过程中不仅发展了动手能力,体验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而且以物代物的能力也逐渐提高。如玩“过家家”游戏,幼儿用两块碎砖和一块瓦片搭炉灶,用沙粒当“米饭”,用松针当“面条”,用树枝当“筷子”。这些开放性的游戏材料极大的促进了幼儿创造能力的发展,幼儿想象力更为丰富,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妙用本土资源中的民间文化       
        《世界全面教育宣言》指出:“教师要认识到农村具有的传统的知识和本土的文化遗产,具有固定的价值和效力,并能促进发展。”在幼儿园进行传统民间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教育意义。每到节日家长都带孩子们参加和感受这种节日的浓厚气氛,让孩子们亲身感受本土文化,萌发了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农村特有的民俗风情,也是农村幼儿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通过带领幼儿走进各村、各家各户去参观,“看一看、学一学、做一做”,亲身感受本地民俗风情。例如元宵节组织幼儿到街上看舞龙舞狮、;端午节组织幼儿到事先联系好的幼儿家里学包粽子;农村特有的婚丧嫁娶,我们就组织幼儿到村里观看,为幼儿开展角色游戏做了很好的铺垫。孩子们身处在这么一个色彩缤纷、有着纯朴的人文风情的生活环境,加深了幼儿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从小接受民间传统文化的熏陶,享受民间传统文化带来的快乐,为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智用家长教育资源       
        《纲要》明确指出:“家庭、幼儿园是幼儿发展的两大环境。”家长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等对幼儿园教育、幼儿的发展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在不断的转变,培养目标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家长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知识都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因此,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作用,能让我们的教育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让家长在家与自己的孩子一起玩民间游戏,然后让孩子们把游戏带进幼儿园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还请家长作为一分子走进课堂,和孩子们一起游戏,激发幼儿对民间游戏的兴趣,形成互教互动。这样,家长、老师、家庭、幼儿园有了共同的话题,增进了家园联系。
        本土教育资源是非常广阔、非常丰富的;是一片丰沃的田野,也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矿,其教育价值无处不在。我们激发幼儿主动探索,促进幼儿的发展,只要我们广大农村幼儿教师大胆去尝试、探索,就能寻找出一条合适的本土化教育模式,就能让农村的孩子们扎进家乡教育资源的“沃土”之中,从小领略、认识本土资源,更能使孩子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和成长的快乐。
       
作者简介:何琼 女 1992年9月参加工作,二级教师,现在为灵山县文利镇中心幼儿园教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