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衡阳县委党校 湖南衡阳 421200
摘要:改革开放,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们口袋富了,精神却穷了。心术不正,昧心逐利;心烦意乱,不知所从;心浮气躁,不思进取;心痒难挝,欲壑难填。种种社会现象,令人深思。有破无立,外来冲击,应对不及等等,是其问题产生的症结所在。只有以教育引导为基础,以纪律制度为保障,以法律惩处为手段,才能构建好人们的精神信仰,真正实现人们幸福指数的最大提升。
关键词:信仰缺失 精神迷茫 问题 原因 对策
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房子亮了,口袋富了,人均寿命也长了,然而,各类社会问题层出,“拿着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出现问题最大的病根就在于信仰缺失,或者说是一种信仰危机。
一、主要表现
1.心术不正,昧心逐利
市场经济以来,有相当一部分人利益至上,道德下滑。
一是利欲疯心,冷酷无情。好多人着魔一般,逐利而疯,争利而狂。私心至上,理性尽失,甚至完全沦陷于“私利”“物欲”的沼泽泥潭。看见跳楼的,即使有千百人在楼下围观,有的也只是欣赏或起哄,真正设法营救不多。看见陌生人有难,不但不敢随便帮助,甚至连话也不敢多说,因为要警惕是否有诈。这是怎样的一个社会?没有信任,没有沟通,没有关怀和温暖。这样,剩下的只有狼与狼的关系。充满陷阱的社会生存环境,使人们不得不终日提高警惕,实行自我保卫。
二是弱肉强食,无恶不作。法制建设的空档使“中国特色”社会充满了“吃象”,官员们以贪污、渎职、敛财等手段吃人;奸商们“以优胜劣汰”、“自由竞争”、“丛林法则”等手段吃人;文痞们以人妖颠倒、是非颠倒、黑白颠倒等手段吃人;流氓们以坑蒙拐骗偷、假冒伪劣丑等手段吃人;黑社会势力则以欺行霸市、强占硬夺等暴力手段吃人;走投无路的弱者也唯有以命同强势者相博。从官僚到奸商,尤其是强势群体,邪念攻心,天良丧尽,精神世界已经毒透。有的已经毫无底线可言,只要有利就行。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2012年白酒塑化剂事件、2018年长生生物疫苗事件,全民上下强烈愤慨。
三是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在当今社会里,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假冒伪劣货色几乎弥漫社会的各个角落,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人们的确很难分辨。大米掺石蜡,火腿掺敌敌畏,咸鸭蛋、辣椒酱掺苏丹红,火锅掺福尔马林,银耳、蜜枣掺硫磺,木耳掺硫磺酸等等,令人惊恐万状。总之,一切的游戏规则里已经驱逐了人间道义,发展了尔虞我诈。人与人之间,已经很难找到诚信和友谊,相互之间似乎只有利益和利用的维系。
四是善恶颠倒,麻木不仁。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忠厚老实者单身一个,贪官污吏、土豪混混者妻妾成群。当官不“活”领导不爱,老实正直、不吹不送者提拔无望,投机钻营、溜须拍马者出人头地。工作不“张”社会不爱,默默无闻、埋头苦干者螺丝钉一颗,不学无术、招摇撞骗者明星一个。有的单位整日忙于造假报假、欺上瞒下、骗人骗己已经成为日常工作。对于以上种种情形,清醒过来的人似乎不多,愿意行动起来改造社会的人更不多。有的甚至习惯于苟且偷生,得过且过,更谈不上精气神、生命力。
2.心烦意乱,不知所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科技进步不断加快,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心烦意乱,不知所从。
一是赌博成风。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宾馆还是茶楼,无论大街还是小巷,各个角落都会有人在赌博,所以,有人称“中国是世界赌博最盛行的国家”。赌博的工具有扑克、麻将、纸牌,老虎机、还有足球,还有地下六合彩等等,参与赌博的人,盯着赌博工具,钞票在他们的面前几乎就是一堆普通的纸。在那一刻,他们好像就是世界上最有钱的人。有的竟然还要跑到澳门去赌一把,就是干部也要顶风作案。富人豪赌、穷人小赌,官人痴赌、百姓思赌,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二是吃喝玩乐成风。舆论引导方面,好多的卫视频道,吃喝玩乐的宣传成为时尚。现实生活中,更是如此。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追名逐利、贪图享受。“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须尽欢”,“清茶报纸二郎腿,闲聊旁观混光阴”,嫖赌逍遥养情人,奉行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有的还借“学习”、“考察”、“开会”、“调研”、“招商”等名义四处游山玩水,纵情享乐等等。普通的百姓,特别是80后、90后,工作图任务,不讲奉献讲待遇,创业无吃苦精神,不靠自己靠父母,吃喝玩乐一马当先,工作创业按部就班,身上积蓄,吃光用光身体健康。
三是痴迷网络成风。当今社会,不管是小孩还是大人成天最大的陪伴那就是手机了,小孩痴迷网络游戏,从王者荣耀一直玩到绝地求生,有的为了网络游戏放弃学业,有的为了网络游戏戴上500度的眼镜。大人痴迷网络,为了耍手机出车祸,为了耍手机家庭破裂,为了耍手机疏于对孩子的教育,为了耍手机疏于与家人的沟通。
3.心浮气躁,不思进取。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法律法规还待完善,各项改革还待推进,许多不合理、不公平的现象依然存在,工作的烦恼,前途的渺茫,家庭的琐事,生活的艰辛,难免令人心浮气躁,不思进取。
一是心神不宁不敢为。面对急剧变化的世事沧桑,不知所为,心中无底,恐慌得很,对前途毫无信心,内心充满对前途的困惑和忧虑。
二是焦躁不安不想为。在情绪上表现出一种急躁心态,急功近利。在与别人的攀比之中,更显出一种焦虑不安的心情。
三是盲动盲从不会为。由于心中不安,情绪取代理智,使得行动具有盲目性。行动之前缺乏思考,只是盲目乱为,或者是随时模仿和盲目跟从,其实并未做深层次思考。
4.心痒难挝,欲壑难填
自古以来,人的欲望是一道永远填不平的沟壑,即使是位高权重身价万贯也还想要更大的权、更多的钱,恨不得情、财、色、权应有尽有。
一是为欲弃德。欲望是推动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动力,但欲望无度也是一种可怕的社会现象,当今社会,有的人为了实现自身的欲望,可以不择手段抛弃道德。商人为欲弃商德,大米掺石蜡,火腿掺敌敌畏,咸鸭蛋、辣椒酱掺苏丹红,火锅掺福尔马林,银耳、蜜枣掺硫磺,木耳掺硫磺酸;医生为欲弃医德,拿回扣,索红包,开高价药,漠视生命,置患者的痛苦于不顾。教师为欲弃师德,排座位,要红包,课内不敬业,课外收红包,管理者明知道毁人不倦的应试不对,却还要推而广之,细而化之,美其名曰“教育质量”。专家只为名,管理者只为政绩。干部为欲弃政德,选人用人要红包,项目建设要利益,招商引资图政绩,民生工程图任务,行贿受贿、公款私用,行政不作为。警察知法犯法、警匪勾结、随意扩张权力范围。
二是为欲入狱。近几年,中国官场前腐后继,小官大贪,大官巨贪,大到周永康、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薄熙来、孙政才、王三运,小到张文雄、李亿龙、曾治国等等,全都是因为贪欲而锒铛入狱。
三是为欲丢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梦的实现,要靠每个中国人、每个中国家庭。然而,近年来,许多人信仰缺失,责任淡化,欲望丛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泛滥,吸毒贩毒、赌博盗窃、卖淫嫖娼、坑蒙拐骗等丑恶现象滋生蔓延。青少年玩欲横流,弃学废业,好端端一个家庭因希望破灭而绝望;成年男女金钱至上,唯钱是图,好端端一个幸福家庭因此而分崩离析。贪官土豪钱色至上,多多益善,好端端一个家庭因此而支离破碎。家不立,国安在?
二、原因分析
1、根本原因:有破无立
在古代中国,一直有两套完整的信仰体系,官士阶层信历史,为了青史留名可以牺牲生命。民间百姓信奉鬼神,相信“离地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相信有天神龙的存在。也有的对某种主要人物、动物的信仰,相信中国共产党、台湾有国民党、民政党。草原上的人对狼崇拜,回族人会对猪崇拜,年轻人会对歌者舞者崇拜等等。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以后,中国几千年来的小农经济时代结束,封建经济向计划经济转型,传统的信仰体系被彻底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大一统的红色信仰和价值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但时间不长。所以说,我国新的信仰体系培而不长,或者说是培而不稳。
1978年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人们从大统一的价值观向多元价值观转变。而这个时候,政府过分强调社会主义就是发展生产力,放松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或者说,没有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所以,只破不立,或者说立而不稳是当代人信仰缺失和精神迷茫的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是:外来冲击
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他使中国在几十年的短暂时间里,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路程,而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个历史的功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其负面的作用就是,数十年内我们所鄙夷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随着开放乘虚而入,对我们相对单一、贫瘠薄弱的信仰和价值观造成了猛烈的冲击。
经济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特快速的经济发展和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理念,很快导致了整个社会思想信仰和价值观的悄然变化。所以说,外来冲击是当代人信仰缺失和精神迷茫的直接原因。
3、现实原因是:应对不及
50年代人们有信仰无宗教,70年代人们有宗教无信仰,80年代人们出现了信仰危机,90年代人们将信仰和宗教相结合,2000年以后人们有信仰,但不认同。究其现实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抓经济发展容易,抓理想信念难;抓经济发展见效快,抓理想信念教育见效慢;抓经济发展容易被人认可,抓理想信念教育短期内不容易被人认可。另一方面是因为体制骤然转型,但管控却滞后,许多计划经济的法律法规、制度措施对计划经济的管理还可以,对于市场经济的管理漏洞百出,只能是疲于应付,这就让西方的许多垃圾文化有了可乘之机,包括西方人的信仰、价值观等等。所以,人们对于市场经济中显而易见的“利益”,迅速地推翻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儒家传统文化中的“重义轻利”,于是具有精神价值的“义”也就顺理成章地被具有物质利益的“利”所取代。这显然是因为人性的欲望和贪婪,在“利”面前“义”自动让位。再加上人们看到过太多的本本分分凭良心做事的人,在社会上混得不好;反倒是一些不择手段没有底线的人吃香的喝辣的。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既然没信仰有那么大的好处,谁还会抱住一个所谓的信仰不放呢?换句话说“信仰中没有颜如玉,信仰中没有黄金屋”。没有好处,我信你干啥?
三、对策探析
人无信仰则无魂,无魂则形同行尸走肉。一个人如果没有信仰,自身也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就会眼里只有金钱和利益,甚至变得自私、残忍,乃至坠落成魔鬼。一代人如果没有信仰,最终将导致社会无序、矛盾激化和问题丛生。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没有信仰,将会是这个民族和国家的悲哀,这个民族和国家也就会没有凝聚力、前进力,乃至失去存在的希望。那么,如何抓好信仰缺失和精神迷茫问题?
1、以教育引导为基础,加强信仰和价值观的构建。
人的信仰和价值观的构建,虽然是自愿的,不是强制构建的,但是作为政府和社会也应该起到教育引导的作用。
一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保留主义教育。这个要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开始,要汲取其精华,在“仁、义、礼、忠、信”这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选择“智、信、仁、勇、严”等内容进行构建。还必须注意从学校抓起,从小学开始,各级教育要开设“宗教基础”、“道德信仰基础”、“文明鉴赏”之类的课,要告诉学生正确区分中华文化的精华与糟粕,从学校培植学生的信仰和价值观。社会上,要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开始,用多种形式,提倡学国学,用国学。据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政府官员道德缺失达到了78%,蔑视道德、缺失诚信、耻言理想、信奉鬼神、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等等思想,占据着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头脑。所以,优秀传统文化的保留主义,要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开始,然后,再影响到普通百姓。使他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也让他们能自觉自愿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最终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二是外来文化的拿来主义教育。开放后,外来文化一股脑儿涌进来,这其中有“鱼翅”、有“牛奶”、也有“鸦片”,我们不能欣欣然地蹩进去,大吸“鸦片”,那显然是废物一个。要通过课堂、会议、网络、广播电视、宣传标语等形式,来教育引导人们如何对待外来文化中的美丑善恶。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三是现实文化的摈弃主义教育。改革开放让现实文化的内容日益复杂化。人们没有系统的、统一的信仰,许多人的人生观世界观都不一样,有的信仰金钱主义,有的信仰官僚主义,有的信仰马克思主义,有的信仰基督教……总之很杂很乱。但最典型的是功利性十分明显,当官的在其位,不谋其政,拿权力谋私利;制假、贩假的无道德、无底线,拿金钱换良心;扮演“神医、高人”的为金钱利益,不惜亲情友谊,不择手段方式。所以,我们对待现实文化,要采取摈弃主义教育,绝不可一盘子打碎;要扬长避短,要拾美丢丑;要以共产主义信仰为主流,培植正确的心中偶像。
2、以纪律制度为保障,敦促信仰和价值观的构建。
光有非强制性的教育引导,还是很难实现信仰和价值观的构建,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还必须辅以纪律制度这个强制性的措施作为保障,才能更好地敦促信仰和价值观的构建。要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的党章、党纪、党规和条例的作用。
一是抓纯洁性。“信仰纯洁是共产党人最根本的纯洁”。对于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身处市场经济大潮中,如何抵御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我们既要自身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更要扎紧纪律制度的笼子,用纪律制度来治党、管权、治吏。对于党员干部以外的人也是如此,也必须抓好其心灵的纯洁性,要节欲扬善。因为“欲如火,不遏则燎原”,纵欲似饮鸩止渴,无节则殇。要用纪律制度来约束大众百姓讲道德、知荣辱、懂礼教和守规矩,使人们知道:人的一生要“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老人摔倒无人搀扶、做好事遭人讥笑、谈理想信仰是脑子出问题等等,这都是一些很不正常的社会现象。要唤醒大众的民族之魂,让他们能够把国家、民族、个人三者命运自觉地联系在一起,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个人的幸福安康。
二是抓奉献性。一个好党员、好干部就要为共产主义事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奉献终身,自觉做到“四个能否”。“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从吸收、选拔,到任用,都要坚持这个标准。能否奉献是标尺,要学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学蜡炬,“蜡炬成灰泪始干”。对不奉献,少奉献,还违纪违规,要做出相应的处理。对于普通百姓,也要有村规民约做保障,提倡为社会多奉献,为别人多奉献,淡化个人行为主体的功利性思想。要克私欲,修德行,勤俭持家,教子有度。
3、以法律惩处为手段,保证信仰和价值观的构建。
据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政府官员道德缺失达到了78%,为什么呢?这主要是因为封建的官僚主义加上现代的拜金主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相互攀比,唯我独尊。要改变这一现状,除了思想品德教育外,还要加大政府部门整个办公流程的透明度,包括每个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家庭财产、子女工作安排等等,以达到社会的监督作用。对出现问题的党员干部,要跟踪追责。违法违纪的,要坚决惩处,加大执法力度,体现法律的尊严。
对于普通公民,特别是销假贩假,疫苗造假,豆腐造假,医托诈骗;毒大米,毒牛奶,地沟油;吸毒贩毒,赌博盗窃,卖淫嫖娼、坑蒙拐骗等等丑恶现象,绝不能心慈手软,要加大执法力度,坚决予以打击惩处,当抓的抓,当关的关,当判刑的判刑。要让其付出惨重的代价。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信仰和价值观的有效构建。
经济建设,信仰建设,价值观构建,双管直下,势在必行。为国家计,为民族计,为长远计,任重而道远。“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参考文献:
[1]卢勇.关于信仰问题的几点思考[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2(3)
[2]方轻.论当代中国的信仰问题[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3(8)
[3]崔新建.中国精神:中国梦的深层底蕴[J].求是,2013
[4]王晓华.我们还需不需要信仰[J].中国青年研究,2000(6)
[5]吴晓义,缴润凯.转型时期的信仰缺失及其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J].东北师大学报,2006(1)
[6]张志祥.信仰缺失:无法挥去的迷茫----论当代青年的信仰选择[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4)
[7]赵薇.信仰的缺失与重建[J].山东社会科学年,2006(8)
作者简介:蒋福友,男,1967年4月,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学;胡玉国,男,1980年3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法律研究、文化研究、行政管理
基金项目:2018年度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8C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