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提高农村地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在全面分析课堂教学低效形成原因的基础上,试图从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教会方法等方面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策略
一、当前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普遍低下
我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已近十年,平时较为关注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注重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来提升教学质量。但据我观察,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尤其是像我们所在的这类偏远农村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是不符合新课程理念、不符合高效课堂要求的,课堂教学低效化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一)课堂教学充斥着灌输模式
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多,学生自主学的时间少,由于信息量大,学生无法接受和消化的现象是很常见的。这对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来说是不科学的,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往往很短,所以每堂课的教学不能老师包讲,学生包听,而应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摒弃那种过时的灌输式的课堂教学。
(二)教学情境的创设不得要领
情境创设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碰撞学习激情,提高学习效率,创建高效课堂的必要手段。但在平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的课堂轻情境创设,是为了设情境而设情境,缺乏与课堂教学有效的契合。
(三)学生自主学习缺乏有效的引导
自主学习是在学生具备自己独立感知、认识事物的前提下,由教师引导其独自完成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内容的学习活动。当前,许多教师不注重教给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导致了“放羊式”的课堂自主学习居多。在课堂教学中,如果缺乏教师的有效引导,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从形式上看是淡化了教师的出场,但学生的自主学习看上去忙碌,实际上缺乏实效。
(四)教师对课堂提问的研究不够
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问些什么,如何提问,对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有直接影响。提问得恰当,立即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问不当,学生顿感学习枯燥乏味,可以说,提问本身就是一门科学。但许多教师平时忽视了这个问题,不注重对提问的技巧和有效性、必要性的分析研究,导致了课堂教学提问多而无用。
(五)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全部覆盖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小组内成员在学习中相互启发,共同提高。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小组学习仅仅是将学生的分组任务完成,其本质还是老一套,“合座”而不“合作”。由于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目的引导,导致小组学习无序分工,合作学习时间不充足,小组合作放任自流,课堂的秩序就难以保证,一大半学生在小组学习活动中浑水摸鱼,混日子。
二、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导致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农村学校受环境闭塞、信息不通、基础不牢、硬件落后等条件限制,学生的整体素质较城区学校和发达地区学校有差距是现实存在的。但主要应从教师和教学的角度去分析这一现象,对解决当前小学课堂教学的困难和问题才会有根本的突破。
(一)“唯分数论”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根本价值
教育教学评价的体制机制不健全、不科学,没有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使得教师不得不高度重视体现教学成绩的分数这一硬指标,所以关注的重点和焦点就会发生变化,从而转移到“分数”上来。同时受到来自社会和家长等各方面的压力,不少教师急功近利,片面追求考试成绩,把“法宝”压在大量的练习上,这样不仅加重了学生负担,而且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久而久之,学生厌学情绪高涨、思维和智力得不到发展,掩盖了教学的真正价值,使得课堂教学从一开始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
(二)传统的教学模式桎梏了课堂教学活力
教师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接受了太多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大部分教师的思维中还存在教就是讲,学就是练的思维定势,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便受到这一思维定式的影响,舍不得放下身段让学生去自主探究,自主学学习,怕耽误了学生,浪费了时间,好心办了坏事。
(三)专业知识欠缺阻碍了教师的成长提高
新课程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还要积累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有熟练的现代教育教学技术运用能力。教师不能停止学习,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形成一套自身的教育教学方法理论体系。但是目前,由于受到教育投入不足等各方面的影响,农村教师自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参加学习培训提高的机会较少,这就严重制约了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知识的提高。
(四)教学能力不强形成了课堂效率低下的瓶颈
农村小学教师由于受到能力和机会的限制,对课标研究不足,对课本研究不透,造成了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教师需要获得专业的成长和提高,但这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需要以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为积累。
三、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些策略
在教学实际中,语文素有“学科之父”的说法,学好语文,对于学生打好基础,学好其他学科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构建和谐高效课堂,让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学生打好语文学科学习的基础,是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摒弃陈旧观念,提升专业素质
观念和理论是指导工作的基础,专业素质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基本条件,缺少了这两样东西,要想提高效率都是空谈。只有真正树立教书育人的远大理想,经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具备胜任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基本条件,才具备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资格。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途径还需要任课教师在工作中结合自身实际、地区实际和学生实际自主地去研究、总结、提升,形成行之有效的一套理论和方法,用来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
(二)从备好课入手,构建高效课堂
我个人认为,构建高效课堂,不妨从最基本的备课环节入手,这也是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忽视的环节。在备课过程中,要着重了解学生的个性,了解学生本身的知识掌握情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这个基础上方备好课,钻研课程标准、通读并掌握教材、阅读有关参考资料,课前准备越充分、各个环节的设计越详细、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想得越多,就越能够与课堂适应、与学生适应,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探究等方面的内容和形式都会显得和谐,高效。
(三)注重情境创设,充分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创设良好情境,最大限度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和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习情境、生活情境、活动情境等最大限度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学中可以借助教师本身的表情动作、肢体语言,也可以借助图片、投影、多媒体和游戏等媒介来完成情境的创设。
(四)寻求有效方法,培养学习能力
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东西于时代需求而言往往具有滞后性,满足不了学生进入社会的需求。教给学生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促进学生持续学习和成长提高尤为重要。
总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达成的,教师只有首先从自身素质的提升上入手,树立起发展、转变、提升的信心和决心,一步一个脚印地去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寻找适合自己教学、适合学生学习的路子,以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生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学法指导技能指导》[M]欧阳芳;世界图书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5—7页、125—127页、178页
[2]《课程教材教学研究》[M]罗丽萍;云南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出版;2012年第33、34期;第3页、82—83页
[3]《云南教育小学教师》[M]戴正兴;云南教育报刊社出版;2008年第12期;第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