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挽回小学高段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边缘生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6期   作者:冯珂
[导读] 语文课伴随学生学习的一生,近几年来,随着文化多元化的态势的发展,我国越来越注重语文素养的教学。
        【摘要】语文课伴随学生学习的一生,近几年来,随着文化多元化的态势的发展,我国越来越注重语文素养的教学。在语文课堂上难免会可能在边缘生,这些边缘生存在的原因不仅仅是学校的问题,还有家庭、社会以及该生个人的问题,在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下所产生的。存在边缘生是非常正常的,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对这些边缘生给予积极的关注,加上正确的引导,一定可以让这些边缘生紧跟课堂的教学。若这些边缘生在课堂教学中未能得到关注,很可能一些有兴趣学习的学生也会完全失去信心,很难将语文成绩追赶回来。所以教师应该十分注重对边缘生的教育和引导工作,针对他们的发展兴趣和方向,积极引领,加强鼓励。
        【关键字】小学;高段语文;课堂教学;边缘生
        【正文】
        一、边缘生形成的原因及现状发展。
        在现代的小学高段语文课堂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着一些边缘生,这些学生或是自身的原因,亦或是其他外界的因素,导致这些学生往往在课堂的边缘,得不到老师的重视。有一部分同学是因为自身的性格问题,不善于交往和沟通,与老师同学互动的时间非常少,这类学生在课堂中往往是一个旁观者的角色,既不参与回答问题,也不参与讨论,整个课堂往往保持沉默的状态。在一个班级的课堂中,每个学生表现出来不同的特征,逐渐的演化成一小个团体,而那些不愿意交流或者不擅长交流,不敢与他人交流的人群便会被孤立,在课下和课上的活动中都没有办法很好的参与进来,会让部分同学的学习失去平衡。长此以往,这类学生最容易厌倦学习失去自信,最终趋向差生。针对如何挽回小学高段语文教学课堂中的边缘生问题,作出以下分析。
        二、正确的引导以消除学生心理问题。
        2.1尊重边缘生,引导其形成正确的认识。
        针对边缘生的以上诸多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引起积极的关注,给边缘生的学习生涯提供最好的帮助。教师在日常的引导过程中,应该注重让学生认识学习的根本目的,同时让这些学生明白自己在课堂中所处的地位,认识到自己性格的缺陷或者某些心理问题是错误的。然后教师在平常的课堂中,也应该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帮助和观察,认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其他生活方面的情况,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同学,应及时进行沟通和交谈,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学校是关心他们的。让这些边缘生可以更好的了解到自己现如今的发展状况是无法应对未来激烈的竞争的。当然整个过程教师都应该十分注重方式和方法,不可以过于直接,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以委婉和私密的交流和沟通方式来挽回学生的自信和对学习的兴趣。
        例如,小学课程语文人教版的所有语文课本中,教师讲课、教学活动不能仅仅只是局限于语文课本上的案例教学,比如在小学语文必修中的“口语交际之我的暑假生活”这一课中,老师在具体讲课和教学过程中,应该刻意的引导边缘生参与进来,这一课本身就是与我们生活中的实际紧密结合。

同时在每次讲课前也希望教师能注意组织小组活动,小组之间也能相互讨论交流一下每个人的假期都做了什么,老师在课堂上要多提问这些边缘生,鼓励他们大胆参与活动回答问题,之后在课堂上相互分享一下,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模式。
        2.2引导边缘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的课堂中,要求了很多较为复杂的内容,要想在课堂教学中提升讲课的效率,教师一定要对本班的学生进行了解,然后选择最合理的模式,充分利用好学校所提供的各种教学资源和设备,创造一个适合边缘生学习的良好环境。边缘生最大的特点就是任何活动都没有参与性,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们自身的问题。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标的时候,就会对未来充满迷惑,在课堂上也往往不会集中注意力学习课堂内容,教师应该针对这些情况帮助边缘生设定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也要注重让这些边缘生养成独立自主的意识,一旦合适的目标确立,这种趋势就会很乐观。整个过程需要注意的就是在目标确定的时候,既要有一个较大的目标,同时还要有几个过程的小目标,一些小目标较容易达到,对边缘生的自信心是一种鼓励。
        例如,在小学语文课文3的讲解中,第一大部分的内容就是彩色的梦,教师在一个课程的组织过程中应该给每个学生都留出自己想象与计划的时间,教师可以适当的进行提示,让学生编织出属于自己的梦,对课堂中的边缘生也要予以引导,比如可以提问他们在生活中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进而联想到与该事情有关的职业。在我是一只小虫子这一课程的讲解中,教师应该从小虫子本身含沙射影,边缘生了解到每一个人在世界中都像一只小小的虫子一样,但是小小的虫子也可以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的目标,通过一只小虫子做成一件事的过程,让边缘生了解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如何制定目标和实现目标。在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讨论交流的方法,,老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辅助的作用,这样也真正的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会更有助于边缘生自身核心素养的不断培养,以后也能继续培养很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们如果以后能够一直继续坚持这样的良好学习习惯,那么对于将来学生们以后的学习以及自身发展也都是会具有很大的积极性和影响的。
        【结束语】综上所述,语文教学在我国的学生培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小学更是一个基础的阶段,在小学的高段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边缘生,关注他们的动向以及内心情况,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边缘生的学习发展。同时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因材施教,针对他们问题的严重程度,抓住心理特点,让边缘上真正的找回自信,找回兴趣,积极的回归课堂,与其他同学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吴丽兰.班级归属感对初中“流动边缘生"教育复原力的影响[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22):60-62.
        [2]柴宏.如何挽回小学高段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边缘生[J].学周刊,2018(02):78-79.
        [3]李社亮.课堂教学中“边缘人”的生成机制与转化路向[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06):47-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