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轨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林永刚
[导读] 摘要:职业院校中,传授的都是应用型专业知识,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主。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  北京  100089
        摘要:职业院校中,传授的都是应用型专业知识,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主。进行人才培养时,通常还会和企业相联合,给予学生们一个实操的平台。在企业中进行的阶段性实习、顶岗式学习等都会对学生们做出要求,学生们要对实习期间的工作和学习进行自我总结,学校也采用现代学徒制模式来对学生们进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本文先对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和现状做一个简述,之后将从城轨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各个教学方面进行研究,具体分析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并提出相关建议,希望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城轨交通运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践探索
        在新经济发展形势下的中国,各大行业的发展状态都比较良好,飞速发展的经济同时促进了城市轨道交通公共事业的持续发展。因此,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育也更加受到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重视。这类专业以培养城轨交通运营管理、服务人才为主,而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比较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通常采用校企合作的形式来运作,这几年来越来越受到职业院校的欢迎,同时现代学徒制也面临许多挑战,需要不断的对其实践探索和改善使用。
        1、关于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
        学徒制的形成发展历史比较悠久,它属于早期职业教育的初始模型。早期各国的手工业发展比较膨胀,手工业的持续发展是通过工艺水平高的师父手把手传教经验给徒弟,这一个教学过程就称为学徒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发达国家掀起了工业革命,学徒制度也被冷落了一段时间,教育方式逐渐转变为学院式。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旧时期德国是一直主打学徒制教育的,因为德国的经济膨胀式发展,各个国家又开始注重学徒制教育。逐渐的,在德国的来领下,旧时期的学徒制加入了现代化的因素和技术条件,从而现代学徒制应运而生。之后, 现代学徒制又在英国和瑞士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明确了学徒制发展的方向和空间,学徒制更多是实现了工学合一,校企合作的新教育模式。但是在我国,职业学校开展现代学徒制教育起点比较晚,发展也比较缓慢,正式因为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在国际大背景下,助推了现代学徒制在我国的发展。我国也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在施行现代学徒制教育的路上进行实践探索,尤其在城轨交通运营管理等有关专业的运用更值得职业院校深入探究。
        2、关于城轨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2.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
        对于城轨交通管理专业的教学,逐渐全面向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转变。我国还设立了现代学徒制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秉持共担共赢的理念,规划校企合作培育应用型技术人才,协同编制专业的教学标准、学业考核标准、实习工作标准等等。为了城轨交通专业的学生们能够更早的适应社会,满足城轨交通公共管理事业的要求,院校十分注重构建专业开拓综合课程体系。近几年来,有好几所职业院校为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学习编订了人才培养的高标准,这一套高标准不仅仅加强了学生们学习的进取度,同时也为交通行指导委员会嘉奖,称这一套培养标准为培养一带一路国际交通交流人才提供了积极力量。除此之外,高职院校针对社会的发展,还和企业一同推动了三教改革的发展,鼓励学习线上线下共同教学,在这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在学生课后进行的线上教学也更加便利、高效。与此同时,高职院校按照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为学生们设立了校外实操平台,以便于学生们更快掌握城轨交通运营管理知识和相关要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增加了实操经验,有利于增强学生们的社会竞争力,适应社会的发展。
        2.2加强资源共建的力度
        高职院校在对现代学徒制进行实践探索时,要联同合作企业加强资源整合力度,扩大实训基地的建设,利用信息化平台来为城轨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营设一个例如车站监控,这类仿真系统。将更多的资金投入于技术研发和专业技能培训方面。

路漫漫其修远兮,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的发展道路还很漫长,职业院校一定要掌握住每个机遇,积极迎接每一个挑战,对学生进行工学合一培养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考核,技能培训资格的认证,每培养一个技术应用型人才,都能为社会做贡献,促进城轨交通运营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2.3施行校企合作培养人才
        近几年施行的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都是鼓励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学校和合作企业签定好合法协议,进行责任义务共担,职责分明。校企为了增强对学生们的日常教学管理,还协同构建了质量监控与教学同步传授的监控系统。院校和合作企业签订合同协同育人的同时,还分摊了人才培养的成本,校企合作是一个双赢的方式。学校为企业提供了专业人才的储备,这批“学徒”可以按照企业的职业要求和标准来进行实操训练,在学校毕业后,再完成了职业认证,进行简单的职业再培训,就可以直接企业对接工作。而企业可以给职业院校的学生一个实训的平台,学生在锻炼自己的同时,也增加了自己的实操经验,企业给予了学生一个表现和挑战自己的机会。
        2.4设立双导师教资队伍
        在校企合作的同时,城轨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可以实施双导师体制,院校招聘的专业老师实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另外招聘合作企业的高级专业技师或者职业骨干来作为“师傅”,带领学生们实操学习。具体操作流程由企业和学设立规定门槛,协同考核招聘符合教学条件的教师和技术老师。通过职业招聘,来设立专业的双导师教资队伍,科学引导城轨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学生来学习,职业院校的其他应用型专业也可以采取双导师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提升培养人才的有效性。
        2.5招生招工协同发展
        职业院校可以和合作企业设立专门的招生招工单位,合作双方协同编制招生招工一体化的具体方案,以助推我国的城轨交通用工,解决用工慌的现象,为公共交通运输业贡献一份力量。制定企业招工和学校招生一体化的合同时,要在相关法律允许的条件下,合理科学的设定详细的标准,招生招工都要走笔试、面试、体测等一系列的招聘流程。各个招聘条件满足之后,确定好工学合一学生的名单。在学生签订了工学合一的合同之后,要明确自己的权力和义务,为了能够合格地成为一位职业管理人员,要在学校三年地专业学习里努力上进、积极学习,在合作企业单位,做好自己的实习工作。
        3、结语
        在了解了现代学徒制基本的发展状况,再总结以上关于城轨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实践探索方法之后,可知,这种人才教育培养模式是比较先进有效的。打破了传统单一的理论知识教学,更多的联合企业让学生们讲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应用,接下来的实践里,现代学徒制还直接更加深入的发展和探究。
        参考文献:
        [1]胡宏亮.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调查研究———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02):33-38.
        [2]何巍.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8(02):87-91.
        [3]胡晓娟,邓晓燕,邸建红等.以“专业+”培养模式对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建设的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05):112-113.
        [4]单磊,陈乐平,唐磊,陈健.高职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我院轨道交通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09):273-2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