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病害常见病害及处治措施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6卷3月6期   作者:王少斌
[导读]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沥青路面常见病害进行总结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沥青路面常见病害进行总结,主要为裂缝、沉陷及坑槽、拥包和泛油、松散掉渣、路面推移、车辙等,提出了常见病害的处治技术,包括裂缝处治技术、路面推移处治技术、拥包和泛油处治技术、松散掉渣处治技术、沉陷及坑槽处治技术、车辙处治技术等,更好的确保沥青路面的质量,提升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促进公路工程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技术
1沥青路面常见病害
         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种类较多,常见的病害主要有裂缝、路面推移、拥包和泛油、松散掉渣、沉陷及坑槽、车辙等几类。
1.1裂缝
         裂缝在沥青路面养护中最为多见。路面产生裂缝后,致使雨水不断从裂缝中渗入,沥青面层与路基糟受雨水破坏,承载能力降低,在行车作用下,沥青面层出现裂缝。根据分析总结,按沥青路面裂缝形成的原因、裂缝形状等可分为以下两种:
1.1.1单条裂缝
         单条裂缝沿路线方向主要有横向和纵向两种。横向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沥青路面受日温差或者季节温差的影响产生,其次为基层施工过程中前后搭接不好产生的横向裂缝。纵向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路面基层施工过程中纵向搭接不好或者是在车辆荷载作用下产生裂缝。还有一种类型是路基在半填半挖地段,由于填方路基压实度与挖方路基压实度不一致产生不均匀沉降或新老路基搭接不好,在长期的行车作用下产生纵向裂缝。这种病害在水泥稳定类基层中比较多见,其一是受昼夜温差及季节温差影响所致,其二是水泥稳定类基层施工过程中水泥用量过高或低所致。
1.1.2龟裂
         龟裂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路面基层软化或者是沥青面层铺筑时的质量不达标所致。还有一种情况是沥青面层使用年限过长,沥青面层老化而产生龟裂。
1.2沉陷及坑槽
         沥青路面在经过长期的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被车轮经常碾压的地方,极容易产生沉陷及坑槽。产生沉陷及坑槽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路基压实度不够或因地质条件发生变化使路基下沉而产生裂缝,再者是局部路面基层强度不够而产生裂缝。
1.3拥包和泛油
         拥包是由于沥青面层使用集料选配不好或沥青用量过多,在车辆长期作用下,而形成的路面豉包。泛油是由于沥青路面在高温作用下,沥青软化,在车辆荷载作用下,使得路面粗集料下沉,沥青上冒而形成的路表面油层。
1.4松散掉渣
         一般在沥青路面铺好开放交通后,会出现松散掉渣,犹如路面撒了砂子一样。产生松散掉渣的原因主要有:①沥青料摊铺和辗压时路面用集料温度过低;②沥青料拌制时温度过高以至致集料炒焦,沥青烧焦;③原材料选配不干净,有杂质。
1.5路面推移
         路面推移是沥青混凝土面层在车辆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纵横向移动。产生沥青混凝土面层推移的原因主要是沥青面层材料选配不合理或者沥青面层与基层之间的粘层油粘结不牢固。
1.6车辙
         车辙是由于沥青面层用集料不符合设计要求或油石比不符合设计要求,沥青路面在车轮长期重复碾压作用下,沥青面层沿行车道纵向出现的长条凹槽。产生车辙的主要原因是集料选配不合理、油石比不合理或路面基层压实不够。车辙产生原因主要由以下两点:一是由于车辆荷载作用超过路面各层的强度,而产生的路面变形,两侧没有隆起现象,横断面呈V字形。二是由于在高温条件下,车轮碾压的反复作用,荷载应力超过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极限,产生剪切变形并累积形成车辙。还有一种是非正常车辙,由于施工时没有充分压实,而产生的沥青面层的继续压实而造成的。


2.常见病害的处治技术
         在近些年的沥青路面养护过程中,对上述沥青路面病害的处理技术或方法,主要是进行如下处理:
2.1裂缝处治技术
2.1.1单条裂缝
         单条裂缝的处治一般采用开槽灌缝的方法进行处治。首先沿裂缝方向用切割机开一条1cm宽、2cm深的槽,用鼓风机将刻槽吹干净。然后灌入热沥青至二分之一,用筛分好的干净细集料填塞。再灌入热沥青至灌满,同样用筛分好的干净细集料填塞,并用胶锤锤打密实,清扫路面,开放交通即可。这样做的目的是将雨水从裂缝表面封住,不让雨水从裂缝中渗入,从而避免路面基层的软化造成路面裂缝。
2.1.2龟裂
         龟裂的处治技术根据龟裂损坏严重程度而定。一是如果沥青面层使用年限过长,沥青面层老化产生的龟裂。由于路面基层没有损坏,只需挖除旧沥青面层,重铺沥青面层即可。常用的处治技术是:①划线:在出现龟裂的四周划出方形切割线,切割线必须是规距的方形且与路线前进方向一致;②切割:用切割机顺着切割线进行切割,切割深度以沥青面层结构层厚度或略小于结构层厚度为宜;③挖除旧沥青面层:挖除龟裂的旧沥青面层至路面基层顶面,清除松散料及切割线内杂质,并用吹风机吹将整个剥离层表面吹干净;④洒粘层油:在路面基层表面及切割线内壁均匀洒布粘层热沥青,使新路面与老路面及路面基层粘结良好;⑤摊铺、辗压:人工摊铺整平沥青混合料,机械辗压或打夯机夯实至规定压实度。在此过程中必须保证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摊铺温度和辗压温度,达到压实度及相应行车温度后即可开放交通。二是由于路面基层软化产生的龟裂,必须挖除旧路面及基层。处治技术是:①挖除旧沥青面层,方法与上面相同;②挖除旧路面基层:挖除龟裂范围内的整个路面基层,四周修理整齐,清理干净坑内松散杂物;③洒布粘结水泥浆:对于水泥稳定类基层,四周必须洒布粘结水泥浆;④分层摊铺、辗压:根据确定的摊铺系数摊铺路面基层集料(集料的各项指标也必须经试验检测合格),并严格控制厚度,用压路机压实或打夯机夯实,达到压实度。⑤沥青面层的摊铺、辗压:沥青面层的摊铺、辗压方法与上面相同。
2.2路面推移处治技术
         路面产生推移的原因大多是沥青面层用集料选配不合理或沥青面层与基层粘结不好。处治方法如下:
         ①挖除推移旧路面:挖除方法与龟裂挖除方法相同;②洒布粘层油:粘层油必须洒布均匀,并控制数量,确保粘结性良好为止;③铺筑集料符合要求的沥青面层,并用压路机压实。
2.3拥包和泛油处治技术
         拥包的处治技术方法可用龟裂和路面推移的处理技术方法,也可用铣刨机铣刨后,加铺经检验合格的沥青面料进行处治。泛油在养护过程中主要是出现在沥青同步碎石封层和沥青贯入式路面中。泛油的出现主要是沥青用量过大或者洒布的碎石不合格,经过行车辗压后,碎石被碾压飞走而产生的。
2.4松散掉渣处治技术
         掉渣处治技术是清除全部松散掉渣地段的砂石料,洒布热沥青,选配合格干净的嵌缝料。
2.5沉陷及坑槽处治技术
         在沉陷地段,如果没有出现开裂、翻浆等情况,且路基基本稳定,可采用洒布粘层油,加铺沥青面层的方法进行处治。如果出现路基不稳或出现坑槽的情况,就必须挖除结构层,有的甚至要进行软基处理。
2.6车辙处治技术
         车辙的处治技术一般是在沿行车道纵向出现的长条凹槽处洒布粘层油,加铺合格的沥青面料。如果车辙过深或者旁边出现拥包的情况,则必须用铣刨机铣刨后,加铺合格的沥青面层的方法进行处治。
3结语
         总之,上述沥青路面病害及技术处理措施,是目前常见和常用的技术处理方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量越来越大,沥青路面在运行期间出现的病害及破坏形式也越来越多,常用的沥青路面病害技术处理方法也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在严格控制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的情况下,研究最佳的沥青路面病害技术处理措施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研究课题。本文旨在总结以往经验,不断提高沥青路面养护质量,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建辉.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原因分析及养护措施[J].中国建材科技.
[2]谷裕,李军强,田骐玮,贺少坤,王杰.浅析沥青路面病害及处理建议[J].吉林交通科技.2018(02)
[3]张寒.沥青路面病害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J].吉林交通科技,2012(02).
[4]菅恒津.严寒地区沥青路面病害产生机理及防治措施分析[J].交通世界,2019(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