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体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标志。新课改被逐渐提出与实施之后,促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的必要性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具有应用策略,希望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分层教学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采用相同的教学方式,学生在相同的环境下学习,但是学生作文水平却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不能采取“齐步走”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与特点,了解学生个体差异性,根据学生作文水平高低情况,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分组,制定与层次相符合的学习目标与评价方式,进而提升不同层次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致使不同层次学生共同发展。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分层教学应用的必要性
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会参照教材内容展开作文教学活动,对学生展开常规性训练,规定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写作内容。教师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作文失去个性,导致一部分学生对写作失去兴趣。针对多元智能理论的观点认为,教育是一项具有个别化特点的工作形式,不能采用相同的方法来对待所有学生,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与性格特点,进而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教学计划。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学习目标方案,并鼓励学生按照学习任务有计划地完成,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潜能[1]。在作文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分层次教学方式,对每名学生定制适合的写作教学计划,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共同发展,为提升写作能力奠定基础。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具体实施策略
(一)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性合理分层
小学生在对事物的认知与理解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需要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学生个性化特点采取分层教学方式,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作文学习,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小学语文作文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将他们分成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教师在具体划分层次过程中,学生层次分组只是暂时的,同时分层人数也不固定,会根据每位学生作文水平的变化适当调整所在层次。在分层学习过程中,教师会针对不同层次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作文写作兴趣与热情,如果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作文水平得到明显提高,那就需要转到相匹配的层次分组中。教师采取这种分层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励学生提升作文写作水平[2]。
(二)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定制专属学习目标
目前,仍然有些小学语文教师采用传统作文教学方式,忽视作文教学与学生的实际联系,教师对按照对成人的高标准来要求小学生,让学生注意习作的中心思想、语句通顺、内容具体等内容,还要求学生研究表达技巧与结构合理性,正是这些统一写作要求,让一些学生对写作产生敬畏心理,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导致相同班级中,学生写作水平具有明显的差距。
因此,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在对学生合理分层之后,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定制针对性地学习目标,明确不同层次的写作要求,让学生都可以轻松完成写作任务,品尝胜利的果实。
(三)根据学生层次不同制定分层评价机制
1、不同层次的分层评价方式
教师根据初级、中级以及高级这三个不同层次,进而确定不同的评价方式,当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对应的评价标准,教师要给予表扬与肯定。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我的动物朋友》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三种不同的评价标准,第一,对初级学生要求他们做到,要具体叙述一件事情,将事情表达清楚,作文语言通顺不要出现错别字[3]。第二,针对中级学生要求他们做到,可以围绕中心内容选择写作素材,将事情清楚叙述出来,抓住动物的神态、动作等特点进行描写。第三,针对高级学生要求他们做到,带着真情实感去描述动物,展开详细具体地叙述,围绕文章主题中心,对动物的外貌、神态以及动作展开具体的描写,用词要准确生动,保证语句通顺。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会按照要求来完成写作任务,然后实现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保证不同层次学生都可以实现写作目标,教师要针对学生表现给予表扬与肯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与热情,让学生在写作中获得快乐与满足。
2、同一层次学生采取不同评价方式
教师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写作评价环节,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采取自我评价方式。在学生自评阶段,要求学生根据自己作文实际情况与评价标准进行对照,发现对应不上的要及时更改,这样既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后,同时在欣赏过程中还会发现精彩内容。在互评阶段要求学生对别人的文章展开评价、欣赏,同时还要接受别人对自己文章的评价结果,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自信心。在教师评价环节,在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时,或者在课堂上总体评价时,都会讲学生的不足委婉指出来,这样也是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改正自己的不足,逐渐提升写作水平,体验成功的喜悦[4]。
学生的作文水平会随着学生发展而变化,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文章过程中,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带着发展性的眼光进行追踪性评价。小学生个体差异性比较大,作文水平具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教师在针对初级与中级学生作文评价时,要保护他们的写作热情,逐渐激发写作热情,促使他们写出更好的文章。
结论:
综合上述,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模式,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特点与情况,展开针对性教学模式。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之后,为其制定相匹配的写作目标与评价方式,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写作自信心,促使小学作文教学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为学生提升写作技能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红芝.小学语文作文分层教学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65-66.
[2]曹冰.小学语文高年级分层作文教学策略研究[J].速读(中旬),2019,(8):200.
[3]杨梅.小学语文作文如何落实分层教学[J].情感读本,2019,(21):37.
[4]罗锦胜.小学语文快乐作文分层教学的思考[J].数码设计(上),2018,(7):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