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6
摘要: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过程中,国有企业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蓬勃开展基层党建共建,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党建共建一般是指在同一个单位内部或不同单位的党组织之间共同开展党建工作、举办党建活动,甚至组织如联合攻坚队等形式的联合体。这些党组织可能隶属于不同的上级组织,存在业务相关、地域相近等某种关联性,并且根据党建工作的统一原则和要求,具备共同开展活动的条件。新时代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共建采取周边社区共建、合作伙伴共建、监管机构共建、内部单位共建等4种基本路径,具备广泛性、自发性、针对性等3个主要特点,具有“1+1>2”效应、赋能生产经营、增强基层党建活力等3项现实意义。
关键词:国企;基层党建;共建
1、基本路径
1.1周边社区共建 实现资源共享
由于天然的地域相近性、业务相关性和资源互补性,企业党组织与其所在地周边的社区党组织建立共建关系,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形式。
地企党建共建主要聚焦三个层面,形成较为成熟的运作机制:一是共同学习提高,双方党员共同开展党课教育、主题党日、新农村建设考察等;二是对口帮扶,例如支持周边低收入村产业发展、就业帮扶、送党课下乡、送法律进社区、慰问高龄困难党员、组织年轻党员义务劳动等;三是业务协作,如开展核电科普,组织相关村党员协助核电送出线路保护等。
1.2内部单位共建,促进业务合作
这是指在同一个单位内部不同的党组织之间,围绕一些主题共同开展党的建设,在资源共享、共同学习交流的基础上促进业务合作、开展联合攻坚。例如:针对运行领域党建相对薄弱的现状,公司党群党支部主动与运行二处一值党支部结对共建,助力打造运行标杆支部,提升运行领域党建质量;公司监察审计党支部与作为其监督重点对象的合同党支部开展共建,通过加强沟通交流、主动介入等方式,强化监督服务职能,促进合同采购业务合规和审计监督增值;信息文档党支部与合同党支部成立“文件归档党员突击队”,共同提高合同商务文件归档效率;安全防护党支部与技术党支部、培训党支部与运行党支部、生产准备党支部与运行党支部等党建共建,都充分调动双方党员的积极性,加强了上下游业务合作,优化了业务流程和接口。
2、主要特点
2.1广泛性
共建主体多样,既有社区党组织,又有政府机关、合作伙伴企业、银行、驻军单位甚至跨行业的党组织。近年来,在日常工作中,外部单位寻求党建共建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高。
2.2自发性
党建共建,尤其是与合作伙伴共建,多由基层党支部自发开展,这既源于具体工作中的现实需求,更体现了基层党组织的首创精神。这些活动多以党支部为主体,党委、党总支负责总体策划或指导,有助于灵活、高效和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推动共建深化。
2.3针对性
党建共建双方的目标具有一致性、针对性,将促进业务提升和聚焦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推进党建工作上同向发力,在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上同频共振,具有务实的特征。公司与周边社区共建,聚焦于创建和谐周边关系;与合作伙伴共建,旨在实现生产及工程建设目标;与监管机构共建,则助力项目安全健康稳定发展。
3、现实意义
3.1产生“1+1>2”效应
一是资源共享。共建党组织通过共享学习资源、联合上党课、共同参观交流、分享心得体会等,拓展了党员教育资源,产生出“1+1>2”的效应。比如:公司和结对银行机构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作辅导,双方党员一起学习;举办大型党建活动,双方党员、员工共同参加,实现党建资源共享;公司相关党支部与村级党组织联合上党课,一起参观、考察新农村建设等,促进双方党员互相学习交流。
二是优势互补。公司的党员普遍比较年轻,平均年龄约31周岁,多数走出校园就来到核电基地,社会阅历、责任感、传统意识等相对欠缺。而周边村党建工作相对较为薄弱,资源不足,党员年龄普遍偏大,但是这里有许多参加过革命战争的老党员,是难得的革命传统教育“活教材”。公司与周边社区开展党建共建,为周边社区送党课、送科技、送知识,开展困难帮扶和节日慰问,促进了附近村社提升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同时,公司邀请周边村社参加过革命战争的老党员讲授特殊党课,让年轻党员汲取“红色养分”;组织年轻党员到田间地头劳动,体验农民生活、了解“三农”现状,更加坚定了党员的理想信念,增强了党员队伍素质。
3.2赋能生产经营
通过与周边社区的党建共建,公司的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到和谐周边关系建设中,形成党工团全方位对接周边关系的大格局。和谐稳定的周边关系建设已成为一张靓丽名片,为我国核电大型项目建设如何破除“邻避”效应、维护社会稳定等,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3.3增强基层党建活力
不同单位、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党组织之间,虽然在党建指导思想、体制机制和程序规范等总体上是一致的,但各自实际情况不同,具有不同特点。党建共建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传统的条块分割、纵向为主的单位党建模式,使新时代基层党建从较为封闭的运作模式变得越来越开放,通过交流学习、比学赶帮、取长补短、启发思路,促进双方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创新方式、提升质量,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增强了基层党建的生机和活力。
4、思考建议
4.1准确把握党建共建定位
把握好党建共建定位,必须坚持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根本目的。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聚焦加强党的建设、提升党建质量,增强共建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严肃性。在具体活动中,不应偏离党的建设根本原则,更不能舍本逐末搞“两张皮”,假借党建之名,把共建当成业务交流、感情沟通。
4.2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
目前的党建共建多为基层党组织自发开展,普遍签订了共建协议和承诺,管理上较为宏观、随意。需要将共建纳入基层党建管理之中,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明确各级党组织共建的范围、标准和审批备案、检查验收流程,做到有章可循,在组织、制度、体制、机制、资源等方面给予保障。上级党组织要加强指导和监督,大力推广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当前的企业党建共建更侧重于党员教育,后续可借鉴城市社区党建联合体的做法,推动党建共建向政治建设、组织建设等更深层次发展,使其在基层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3警惕形式化、表面化倾向
党建共建需要防止形式化、表面化倾向。有的基层党组织对党建共建的理解较为模糊,一些常规性的党建交流、学习等也被冠以“共建”之名。有的基层党组织并没有认真调研、深入研究,为了共建而共建,缺乏实质内容和明确目标、计划,甚至只为“蹭热点”。笔者认为,应结合实际量力而行,认真甄选共建对象,不能贪多求全,而要结合现实需要,围绕中心工作,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党建共建才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对党建工作的新要求,是国有企业共同面临的系统实践课题。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夯实党建工作基础,打造党建工作特色和品牌,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创造力,按照“融入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原则,以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为目标,以建立党建责任机制为关键,积极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在工作中全面推行基层党组织建设“目标化管理,项目制推进”管理模式,通过强化目标分解,责任落实,量化考评,将基层党建工作的‘软任务’变成‘硬指标’,使党建工作在内容、载体、机制等方面形成特色、产生实效。
参考文献:
[1]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建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15-09-21(1).
[2]李泊衡.党的领导在国企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6):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