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6002619760112XXXX 海南海口 570100
摘要:作为住宅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防水施工的特殊性不言而喻,在进行住宅建筑防水施工建设过程中,为确保住宅建筑的整体质量,要保障其科学合理性与舒适感。因此,其施工要求高、难度大,是房建工程的关键所在。如果防水防渗技术方法欠科学,忽视细节问题的处理,均会造成后期不同程度的渗漏问题,影响工程质量以及人们正常生活。
关键词:住宅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技术要点
一、建筑工程防水施工的难点
1、屋面的渗水漏水
屋面是建筑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就是防风、防雨、防雪、防晒等,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建筑物屋面会出现破裂的情况,进而出现渗漏。目前来看,建筑物的屋面大多是混凝土结构,在混凝土施工时,由于许多工程企业追赶施工进度,不注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要求来指导施工,以至于混凝土结构性能不达标,进而出现裂缝。
2、地下室漏水渗水
在我国当前建筑施工中,地下室是最为常见的漏水部位。首先在进行一项工程建设的时候,管道预埋作为工程建设施工中的不到重要工序,管道预埋位置都会设置在地下室,而地下室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会造成地下室施工质量不合格,从而引发地下管道破裂,引发地下室漏水渗水。
3、厨卫的漏水渗水
厨、卫作为建筑工程的一部分,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地方。在房屋的厨、卫结构中,内需要布置较多的水管,为了迎合人们对当代建筑美观性的要求,水管一般都是预设在墙内,而在当代建筑施工中,墙体出现质量问题就会引发这些水管出现破裂,从而导致漏水渗水问题。
4、防水材料问题
防水材料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防水施工质量。现阶段,我国建筑市场上的防水材料种类非常多,但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一些生产厂家生产了一些质量不合格的防水材料,扰乱了建筑防水材料市场。对于工程企业而言,他们为了压缩工程成本往往会购买这些价格低、性能不佳的防水材料,一旦质量、性能不达标的防水材料使用到工程,就会影响到工程质量。
二、住宅建筑工程防水施工中的技术要点分析
1、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建筑施工难度的逐渐加大,我国住宅建筑施工防水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屋面防水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循屋面工程技术标准规范,使所有施工环节与步骤均满足工程需求及技术规范。在正式施工前,应对屋面工程施工图纸等基础材料进行综合会审,全面了解屋面防水工程的细部构造及整体施工要求,并严格遵循工程客观实际需求,研究实施最为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在防排水方面,要注重防水和排水深度融合,树立“多道设防、防排结合”的施工技术理念。要对施工基层实施全面清理,确保确保施工基层不存在任何附着物等影响施工的杂质,并对底层进行喷水保湿,铺设水泥砂浆。
水泥砂浆的配制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采取科学配制比例,水灰比不宜过大,防止水泥砂浆黏合力不足,难以起到应有的黏合效果。水泥砂浆铺设后,要进行必要的刮平与打磨。屋面防水基层必须设定一定角度的坡度,控制在2.5%左右为宜。在隔热找平层施工方面,要注重按照水流方向进行冲筋布局敷设,并进行设计厚度1.2-1.3倍比例上的虚铺,再行拍实抹平至设计厚度。要及时对屋面防水施工效果进行复检,对于复检发现的缺陷与质量问题,要第一时间予以修正处理,防止其扩散蔓延,造成更为严重的施工问题。
2、外墙防水施工技术
外墙防水是住宅建筑工程防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防水施工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采取可靠技术措施强化施工效果。首先,明确外墙防水施工的基本要求,熟悉掌握施工技术设计图纸中标注的各个尺寸及关键点位。要严格控制现场施工管理,协调各施工环节的先后逻辑次序关系,使各个施工工序之间有序衔接,高效运转,减少不必要的施工冲突与交叉,确保水路、电路等各类预埋管道依次推进。其次,在墙体砌筑前,要将砌块进行打湿,始终保持湿化作业,杜绝直接采用干燥的砌块进行砌筑。要认真检查墙面,填充墙与梁柱交接区域必须用钢丝网进行固定强化。所有施工缝要均匀,确保在质量上与方向上的饱满均衡。抹灰层的断口处要相对工整,并使各层断口错落有致。最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脚手架洞等空洞,要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密实塞砌。在墙体表面全面抹平前,需进行必要的清污除尘,并对墙体进行喷水浇湿,以提高胶质水泥的黏合效果。窗台位置要按标准设置排水坡。外墙防水施工完成后,要进行淋水实验,及时排查发现潜在的渗漏问题并予处理。
3、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術
首先,要针对建筑物结构进行严格控制并掌握地下室混凝土施工材料质量,科学配比。在水泥选择方面,要选择水化热相对较低的水泥,并严格按照工程实际需求及工程技术标准,科学择定砂石料含泥量。要对不同批次的砂石料的质量、等级、规格等技术标准进行严格检测,确保砂石料含泥量控制在一定比例以内,并确保砂石颗粒粒径不得超过30mm。
要以强化混凝土性能为出发点,优化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过程及最终效果,必须严格进行抽样试验,在实验室中获取相关数据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优化,进一步增强混凝土实际效果,使其符合特定的防水等级,且具有一定程度的抗压性能。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要立足于施工客观实际环境,编制可行的施工技术实施方案,并对混凝土施工缝隙做出特别说明,特殊情况下要增添相应图片支持。要对施工现场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与指导,使其对浇筑施工操作方法了然于胸。要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全面分层、分段分层等多种不同类型的施工技术方法。要在彻底清除所有影响施工效果的浮尘等杂物后,方可进行卷材铺设施工操作,并进行必要的找平作业。黏合剂涂刷过程中,要确保均匀有序,防止过度明显的高低起伏,提高铺贴效果。
4、卫生间、浴室防水施工技术
为确保卫生间、浴室等部位的防水施工效果,必须全面确保防水施工材料质量的可靠性,杜绝选用不合格防水材料进行施工,以免为防水效果埋下潜在隐患。在施工前,要对施工表面进行干化处理,避免水分侵蚀影响黏合效果。具体施工中,要注重细节,分层涂刷,确保相对均衡性,并将防水材料向上卷起一定高度。同时,要采取闭水试验等方面,进行及时检验与问题排查,确保符合施工标准及要求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开展后续施工工序。通常情况下,对于现浇混凝土施工而言,要严格按照振捣的技术规范进行振捣,反之振捣不实等问题,钢筋铺设布局合理,并进行进行养护管理。在拆模过程中,要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杜绝在关键部位留置施工缝。在楼板施工中,要科学谋划预留管洞位置,杜绝事后临时开孔打洞。要确保楼板的上下层垂直度,预留孔径要超出实际管径的范围。在墙体底部,应该先行浇筑一层200mm左后厚度的防水墙,再行砌筑。砌筑中所用到的砂浆,要充分而饱满。地面应用防水砂浆进行全面找平,并在墙体上抹20mm,做好坡度,确保无渗漏。
结束语
综上,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过程中会遇到人员、材料、管理、技术等多方面的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就会给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在建筑工程中,门窗、墙体、厨卫等都是防水施工的重要部位,在具体施工中,施工企业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来施工,强化施工过程中的管理,规范施工行为,进而保障施工质量,建设出高质量的工程。
参考文献:
[1]李庆财.建筑工程中的屋面防水施工技术分析[J].河南建材,2019(4):9.
[2]张为政.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策略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3):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