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每一个工程来说,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想要将工程造价进行精细化管理并在各行各业中应用,就要对其技术进行提升。通过相应的技术保障来使工程造价精细化,运行更加顺利可行。本文提供的技术是BIM技术,它是一种利用互联网和信息处理技术相互协作为一体的新型技术。本文通过对该技术应用的目的以及在工程造价管理中主要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BIM技术对于施工各环节造价中的管理具体表现进行探究,使其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
引言
BIM技术形式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技术形式,当前在全球业务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实施。在技术推广的阶段,其显著提升了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程度,帮助人们从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行等入手,做好全寿命周期的管理。此外进行优化管理后,将其和施工流程等保持同步的状态,可以改善施工阶段存在的造价工作效率低的现象,有助于设计人员、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等参与到造价中,提升工程造价的精细化水平。
1BIM技术优点
BIM技术具有可视化的特点,通过此特点,可以将抽象数据理论进行具体化,各方面人员可以更清晰明了地对工程进行了解。通过建立3D效果图和模拟建造,可以使建设内容更加具体化,使设计方案的传达更加准确化,帮助施工人员更好地了解设计者的理念。通过对BIM技术的使用,还可以加强各细节处和各种难点处的可视化水平。通过对BIM技术进行解剖,可以使其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中起到重要作用,从而使工程造价得以管理,达到降低工程建设风险的目的,从各方面减少问题的产生。既减少不必要支出的产生,又保障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为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保障作用。
2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开展的现状
2.1管理体系不明确
建筑工程的管理体系一直运用传统管理形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在管理模式上进行多次的更新换代,但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方向没有改变,使得管理体系的发展方向与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方向存在偏差,对建筑行业产业化的整体推进产生了较大的阻力作用。
2.2计算模式跟不上市场的发展
工程造价的管理模式和计算模式还沿用传统定额计价模式(基本公式:定额+费用+文件规定),这种方式计算得到的信息数据与市场发展的情况不吻合,信息内容跟不上市场发展的步伐,不符合现阶段市场快速变换的形式。另一方面受到不同地区发生状况不同的影响,工程项目开展消耗的费用无法与当地生产力水平一致,所以在工程造价计算时不能单单运用套用公式的形式,为了使计算结果准确化、科学化,要结合市场经济的多方面因素进行充分衡量。
2.3管理模式上的不足
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属于定额管理,比较具有计划性,没有对不同工程项目中存在的特异性差距进行充分考虑。在我国市场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影响下,经济蓬勃发展引起的工程造价管理方式问题逐渐明显。由于政府对这方面的管理制度尚不明确,出现了一种多人多部门管理和无人管理的现状,部门之间缺少沟通,协调机制不够完善,因此对工程造价进行高效科学的管理还存在较大难度。
3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环节的应用表现
3.1设计阶段
分析在设计阶段对于BIM技术的应用。BIM技术可以通过对于信息数据的利用来建立相应的模型建设,所以又称信息模拟建设系统。对于信息进行读取、储存和分析,并依照分析结果进行模型建设。
通过模型建设可以将设计图纸与模拟建造技术相结合来达到初步预览的效果,这样对于工程造价就有了很好的控制效果。BIM技术可以对于其中数据进行更改,采用不同的材料以及不同的建设方案产生最终的预算结果与给出的预估造价进行比较,选择合理的工程造价采用的材料和方案。通过对工程建设各方面细节的优化来对工程进行管控,有着很好的工程造价管理效果,对于经济方面的工程造价也有着很好的控制。管理方法通过模拟建造技术拟定后,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防止错误设计方案的出现,既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对于工程造价来说也有着很好的控制效果。同时根据BIM技术给出造价预算与专业团队的预算进行比较,可以对各方面数据进行处理和优化,以把控建设的低成本化和高效率化。
3.2BIM技术在决策阶段的应用
工程建设是一个比较大的项目,在整个决策管理中,进行建筑工程的可行性分析很有必要。以三维立体模型作为基础,有助于掌握整个工程项目的地价水平、周边环境和居民信息等,使得决策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在决策的过程中通过三维立体模式可以对决策流程进行评估,帮助企业制定出最优的施工方案。此类信息化管理方式应用到后期设计阶段、招标和投标阶段中,可以确保建筑工程项目运行的合理性。针对系统设计的要求,在现代化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中,管理人员对BIM技术需要进行优化处理,确保后续工作的合理性,在整体精细化管理中,发挥造价管理的具体作用。
3.3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依靠BIM技术还可以实现信息共享的效果。保证各工作单位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对工程的进展可以有着共同的了解,同时对工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可以进行及时反馈,帮助施工方更好地解决问题。通过对BIM技术的利用还可以弥补管理层在管理经验方面的缺失,更好地控制现场的实际施工效果,保证现场施工的顺利进行。在施工中利用BIM技术还可以对于工程的现场管理进行控制,对于索赔问题和费用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降低工程造价的失误概率,减少工程造价中的风险问题。BIM技术的更新与维护能够对现场施工的各种情况进行控制,比如现场施工的工序,通过备案面积可以对现场施工工序进行合理调整。各方面数据的投入保证了施工工序录入的准确性。根据施工工序来看,在观察实际建设效果时,一旦发现问题则应对工序进行合理的改进与改良,保证施工可以顺利进行。同时利用BIM技术还可以对施工单位进行实时监督,通过对于施工单位的工程量以及实际工作量进行核实和对比来达到监督监控的效果,对于现场状况和进度也可以有很好的控制效果。依靠BIM技术高效能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保证对工程进展有着实时把控的效果,可以在施工阶段对工程计量和工程进展进行合理的控制,使得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可以控制在一定的水平内,达到精细控制效果。
3.4竣工
在竣工阶段,利用BIM技术,可以将工期价格、合同以及各方面的信息储存下来,再通过信息实时对比与实际数据录入进行审核,只有数据结果通过测试才能够进行最后的资金结算。通过BIM技术可以获取工程的相关信息,以方便后期的维修和检查。在竣工阶段还可以通过BIM技术对于资金结算进行控制,主要是从缩减时间这方面入手,表现为资金结算审核时间减少了,在保证结算准确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结算效率。
结语
BIM技术形式在工程造价管理中有重要的作用,根据工程预算管理的具体要求可知,如何将其应用到各个方面是重点。文章对BIM技术的应用优势进行分析,结合存在的各种问题,从BIM技术在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的应用等入手,做好精细化管理,确保整体管理有效性,实现工程造价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朱芳琳.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D].成都:西华大学,2015.
[2]徐玲.关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J].居舍,2019(14):133.
[3]孙邯.BIM技术应用下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3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