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层党员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周扬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党员干部队伍越来越庞大,但是党员干部队伍素质的提升并没有赶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因此,经常性的开展党内批评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党员干部的修养,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的重要政治任务。
        中国烟草总公司天津市公司物流中心  天津  300409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党员干部队伍越来越庞大,但是党员干部队伍素质的提升并没有赶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因此,经常性的开展党内批评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党员干部的修养,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的重要政治任务。本文从政绩观的概念、正确政绩观的意义和如何树立正确政绩观三个方面,浅析当前如何培养党员干部正确的政绩观。
        关键词 政绩观 党员干部 基层
        引言
        当前国际形势依然严峻,国家党员干部队伍越来越庞大,糖衣炮弹的侵蚀无处不在,因此,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的提升刻不容缓。尤其是基层党员干部,直接与群众近距离接触,这些干部直接代表了党和国家,他们的个人素质直接影响到国家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因此,基层党员干部要树牢正确的政绩观,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并时刻保持警醒的状态,警钟长鸣,为国家的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积极贡献。
        1 政绩观概述
        1.1什么是政绩观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干事创业一定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坚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想出来的点子、举措、方案符合实际情况【1】。
        那么何谓政绩观?政绩观是党员干部对如何履行职责去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政绩观本质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党内生活的衍生,是党内政治生活的标准,什么样的政绩观决定了什么样的执政态度、执政方向,进而决定了企业的战略、公司的发展,最终影响了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利益。
        那么对于基层党员干部来说,他们是连接企业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对上代表着群众的利益,对下落实着企业的决策。作为“夹心层”,基层党员干部的政绩观体现在如何对待上传下达,如何对待职工工作,如何组织号召职工。
        1.2 正确政绩观的重要性
        政绩观关于施政、关于民生,因此,对于一个队伍,领导干部的政绩观直接影响到这个队伍的兴旺甚至存亡。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那么干事创业中就会从集体的利益出发,容易得到群众的支持,让政策传播的更远,影响的更深,队伍更加团结、更加强大;反之,如果领导干部有着错误的政绩观,那么在行动中体现出私利,以权谋私,违规谋利,损害的是集体的利益,是群众的利益,得不到百姓的拥戴,政令更加难以落实,队伍行进将更加艰难,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
        纵观历史,5000多年的华夏文明,随处可以找到领导干部政绩观对于国家兴亡、人民福祉的意义。如秦始皇的好大喜功,大兴土木,只求自己享乐,不顾百姓疾苦,秦朝只存在14年。隋炀帝的骄奢淫逸,大造行宫,几次远征高丽,劳民伤财,隋朝只存在38年。元朝的穷兵黩武,民族歧视,只求一时抢夺,不求长治久安,元朝只存在不足百年。即便到了近代,蒋介石为谋求政治上位,不惜打击甚至杀害国民党内的其他政员,甚至在反对外族侵略、关乎民族存亡的关键时期,仍然不忘记残害同胞、打击共产党。我们不否认秦始皇、隋炀帝和蒋家王朝等历朝历代对国家所做的功绩,但是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他们失败的原因,我想都可以归纳为扭曲的政绩观。
        除了国家外,翻看企业和家庭,也经常找到政绩观决定企业命运的例子。创业时都能够坚守一份本心,同甘苦、共患难,树立这正确的政绩观,但到了事业达到一定高度,面临一个门槛时,却不思进取,不愿去突破、去创新,去跨过那个门槛,争取更广阔的天地,反而退而求享乐,忘了初心,最终走向自我“灭亡”。因此,政绩观的重要性,不仅仅对于大到国家行业、小到企业家庭,都有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2 如何树立正确政绩观
        总书记曾强调:干部要怀着强烈的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心里要始终装着父老乡亲,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想一想是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是不是有助于解决群众的难题,是不是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三个“是不是”,最终取决于领导干部是不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那么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如何又坚守初心,始终保持正确的政绩观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释:
        2.1要保持一颗感恩的初心。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大会上,曾说过:“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5年的历程,但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让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对于树牢正确的政绩观,就要有不忘来时路的警觉。每一名党员干部,要学会并习惯于自省自问,党、国家和企业给予我什么,给予我什么待遇,是为什么,有什么要求,我能做什么作为回报,我想每一名党员干部都一样,多问几个为什么,时刻反省自己,做事想问题始终保持一颗感恩的初心,才能有做大事、做成事的基础。
        2.2要保持一颗公仆的恒心。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的一切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甘当人民的勤务员,就是把党的宗旨刻在心头。“你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对你有多亲”。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管尔东西南北风。基层离群众最近,最能磨炼人。现在,很多党员干部一到了领导岗位,就自动划清了与“服务”的界限,认为干部是管理人,高人一等,是“吆喝”,是“呼哧”,公事下达,私事也下发,为谋私利,不折手段,早已忘记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入党宣誓。因此,党员干部只有踏下心来,坚守一颗人民公仆的恒心,走入基层,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真心实意的把群众作为自己的亲人,了解他们的实情、倾听他们的心声、解决他们的困惑,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在企业里、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口碑,才能够得到他们的拥护和爱戴,才能真正办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2.3要保持一颗进取的决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习近平曾说过:樱桃好吃树难栽,幸福不是从天降。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我们始终要保持积极进取的姿态。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要保持忧患意识,勇于战胜困难和挑战。的确,当前国际形势、国家形势和行业形势千变万化,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原地踏步就是等待被人超越,我们必须要有开拓进取的决心。我们要保持、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与时俱进,自强不息,加强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习的本领,增加知识的积累,提升作为国家建设力量之一的“板凳厚度”,树立争创一流的志气、百折不挠的勇气、奋力开拓的锐气,永远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前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辟新境界。
        2.4要保持一颗防腐的戒心。“心有敬畏,行有所止”。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告诫全党,“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要“持之以恒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久久为功祛除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只有对手中的权力心存敬畏,才能自觉做到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自党成立以来,多少所谓的优秀干部都输给了一个“贪”字,陷入堕落腐化的深渊,留给我们很多深刻的教训。周永康、令计划等案例,不仅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直接损失,更是对党的形象、干部的信誉造成了不可估量的间接损失。因此,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对权力保持敬畏之心,加强修炼党性和陶冶情操,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思想上始终清醒、政治上始终坚定、作风上始终务实,保持党员领导干部本色,不为金钱所惑,不为利益所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3 结束语
        政绩和败绩有时只有一步之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过:“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让我们号召广大党员干部树牢正确的政绩观,谋事要实,干事要实,汇报要实,做到政令相通,切实为国家和群众贡献自己力量,不负韶华,奋勇向前!
        参考文献:
        [1]赵丹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永葆党组织活力——对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6,23(12):20-21.
        [2]李虹晏.加强国企基层党建与行政工作深度融合三策.
        [3]王希文,包煦.浅议如何加强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J].现代国企研究,2016,(22):2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