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交通运输呈现出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给安全风险的防控增加了难度,交通运输事故发生概率、死亡人数仍然高于其他领域,本文基于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重大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防范对策研究
引言
交通运输行业本身存在着许多矛盾点,因此风险较大,而这些风险又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根源,因此对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重大风险进行研究是强化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重点任务,也是推进交通运输行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提出了重要指示,必须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提高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水平。
1风险因素
(1)人的因素。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影响道路车流的正常运行,稍有不慎操作失误或导致车辆失控,发生交通事故。主要表现为驾驶员驾驶大型运输车辆,受到自身心理原因和外界路况的干扰,出现超速和低速行驶、违章超车和行车、频繁变换车道等高风险行为。由于运输时间紧张,容易出现驾驶员疲劳驾驶、未按核准路线行驶等错误驾驶行为导致驾驶员出现身体不适,心情急躁,精神恍惚致使驾驶操作失误率增加。(2)机器的因素。机器因素包括驾驶的机动车及道路交通管制信号设备等。车辆的安全性能和结构对行车安全起着绝对重要的作用,目前造成交通事故的车辆因素主要是汽车制动设施失效或者制动效果不佳、汽车转向系统故障或失灵、汽车轮胎破损或爆胎、汽车其他电气系统失效等原因;交通管制信号的合理配置能有效的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根据相关新闻报道,部分地区的交通管制信号损坏后无人过问、无人维修,甚至有些地方交通管制信号混乱,这些情况都给交通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3)环境的因素。危化品运输路线风险事件环境要素,包括道路环境、交通环境、天气环境和驾驶环境四个方面。交通环境是指由交通状态识别获得的自由流、拥堵流和阻塞流三类交通状态。道路环境是指路面条件变化(急转弯/陡坡/隧道、洪水/塌方,岩石滑坡/山崩、地震等)、路面平整度差、道路线性不合理。天气环境是指影响危化品运输的不利天气条件(雨、雪、雾、冰、高温、严寒等)。驾驶环境是指在自身安全驾驶情况下,驾驶车辆受周围其他违法行驶车辆的影响,导致发生交通事故从而引发危化品事故。
2针对当前交通运输系统安全风险管理基本现状的分析
2.1并未形成专业的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系统
由于并没有对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的风险管理对象以及相关内容进行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所以评级指标体系也未完全建立,不能系统专业地评估当前我国交通运输系统安全水平。
2.2综合交通深度融合风险不断增加
一是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风险。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行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投资大、建设运营时间长、参与方多,项目潜在风险比较大。涉及征地拆迁、环境和水资源保护、安全运行等多类目标、多种功能的实现,具有多环节之间的联合作业、多个区域以及多种运输方式结合的综合与联合运输等特点,显性和隐性的风险多;二是旅客联程运输组织的风险。目前铁路场站、公路客运站、民航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衔接不顺畅,联运设施不完善,售取票设备和运营管理不统一,加上票务信息不共享、法规标准不协调,旅客联运涉及多种交通方式、各种交叉客流的组织管理风险及与之关联的、衍生的风险;三是多式联运衔接的风险。多式联运涉及到不同段、不同运输方式的变更,转运次数多了,增加货物丢失和损坏风险。在更换运输方式的时候,尤其是涉及国际多式联运,面临着很大的运输协调风险,一旦出现问题,追究责任难,财产损失大。
2.3系统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基础有待完善
作为安全管理服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目前关于系统安全的基础数据还并未形成专业的系统,而且安全技术标准规范是风险管理工作的另一重要基础,但是当前专门针对系统安全设计的标准以及规范却是空白的,还有待进一步完成系统开发工作。
2.4新业态风险不断增加
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些新业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新业态发展过程中也随之而来了新的风险,而且未来发展如何也不确定。除此之外,在新业态发展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一些矛盾和冲突,例如无人交通设备的应用如何确保能够与行人和传统车辆互不影响,对新业态的管理如何实施,监管的法规制度、技术水平和执法人员的管理能力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3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防范
3.1完善风险防范机制
要想实现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防范的目标,首先就要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建设,提高防范措施的科学、有效、可行性,一方面要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要对不同领域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进行分类,确保各领域都能够实行标准化的作业。除此之外还要完善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防控、风险隐患排查等有关交通运输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在制度上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提供可靠保障。
3.2加强风险防范顶层设计和源头控制
一是从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全局和实际出发,做好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风险防范化解的顶层设计,从事前、事中、事后的整体视角进行系统性的战略谋划,事前加强风险的预判和防范,事中加强风险的应对与处置,事后加强风险分析和管理能力建设;二是针对基础设施、载运工具、从业人员、营运企业等隐患源头,建立常态化风险识别和清单制度,探索出台相应交通运输安全隐患排治理标准,规范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风险识别、评估、管控,推动落实交通运输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工作职责,切实把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隐患控制在源头;三是充分发挥科研单位和社会咨询机构作用,加强重大安全生产风险研究力度,掌握风险主动权。
3.3强化对危化品运输车辆及运输物的管理
运输危化品时要根据危化品的属性、类型等选择专用的车辆。定期检查和保养运输车辆,在行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车辆运行情况。此外,针对目前存在的如车辆设备老化,车种不全等问题,要加大投入,大力发展危化品运输专用车辆及设备,保证专用车辆及设备处于良好状态,需要时能立即投入使用。加强危化品包装和装卸作业管理。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危险货物包装标志》中的规定对危化品进行包装。根据危化品的特性及类型,按照安全技术标准,选择相应的包装。包装时所使用的包装材质及器具要坚固、严密,避免危化品在搬运、震动、碰撞中出现损坏而导致危化品泄露。同时要求、监督装卸人员严格按照规章作业,避免装卸过程中的出现混存、混装的情况。
结束语
我们需充分意识到交通运输的安全性不仅能促进交通行业的稳定发展,同时决定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了今后重点工作之一,但是不可否认,当前交通运输系统安全风险管理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有待完善,其中主要体现在系统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较为薄弱,并未形成科学合理的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系统,这就要求在后续的交通运输系统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中要提升安全意识,加强培训工作,注重设备更新。
参考文献
[1]朱丽妮.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监管现状及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中),2019(09):46-47.
[2]崔航,涂辉招,王晓峰,吴兵.多因素动态瞬变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风险预测[J].交通与运输,2019,35(05):23-27.
[3]焦蕴平.持之以恒防范化解交通重大风险[N].中国交通报,2019-05-24(001).
[4]杨传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奋力推动交通运输行稳致远[J].机关党建研究,2019(04):9-11.
[5]孙英利.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将建立重大风险源报备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17(07):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