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基于新课改要求探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改革新路径,分析体验式教学法的内涵及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的积极作用。并结合教学实际探析体验式教学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性探析有效应用体验式教学法的相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应用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来源并不单纯依靠教师传授,学习者可以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相关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的方式来获得。体验式教学法便是契合建构主义理论要求,响应新课改教育教学需要下所衍生的一种新式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征相衔接,更满足学生的学习期待。
本文也将以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为例,探析如何利用体验式教学法打造新型教学课堂,在情景再现、加深体验、还原教材中深化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体验。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的应用作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课堂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三点:
1.化单一为多元
体验式教学法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情境体验、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它的形式多变为过去单一的“讲解+教学”课堂带来了新色彩,让教学不再拘束于刻板陈旧的模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大大提升。且体验式教学法的出现遵循了学生的学习与心理发展规律,它能够以形象立体的方式结合生活实际来呈现课本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内容,从教学方法到教学内容实现了单一到多元的转变。
2.化学习为体验
学习是一种活动过程,体验亦是如此。但体验的内涵更为丰富,它能够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的方式来获取认知和情感体验。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其学习活动带有整体性、亲历性、情感性以及个体性特征。这样的课程学习更有效,学生的素养发展也更健全。
3.化枯燥为有趣
体验式教学法的出现让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从多个环节发生转变,包括导入、教学、互动、评价等等,全方位的教学模式变化践行了教育双主体理念,学生的主动性被有效调动,该学科学习也不再枯燥无味反而充满趣味色彩,课堂教学有效性大大提升。
一、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的应用对策
正是因为上述所说,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有着别样作用。教师才更应该充分把握体验式教学法,将其有效应用于学科教学课堂。
1.联系实际,积极创设体验式教学情境
道德与法治的课本内容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也决定了学科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时不能将生活与教学割裂,更要找寻二者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在理解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中联系生活,情境创设便是衔接生活与教学的最有效模式。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学生体验了一个真实的生活场景,知识与实际相对接,在趣味体验的同时转变了教学形式,教学效果更为突出。当然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也要注意情境的三个要素,分别为真实性、启发性、趣味性。可以适当的应用实物,利用多媒体影音图片等进行情境构建。
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家的意味”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选取筷子兄弟的《父亲》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进入家和父母对自己的养育情境。然后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版《感恩父母》视频,在听觉和视觉上冲击学生的心灵。
从而在这样的情境中引入课题实施教学,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孝敬父母是本分,懂得尽孝在当下的道理。。教学顺理成章,学生也积极参与其中。
2.小组合作,学生主动进行体验式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公,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上教师应当尽可能的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在教学课堂上没有什么比学生通过自我探究、思考获得知识更有效的体验式学习了,因此教师应当利用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合作自主学习,在自我探究、思考、享受、沟通中掌握知识,进而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
当然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所设计的小组合作任务,任务不应过难,也不易过于简单。要具有“阶梯型”,遵循“跳一跳,够到桃子”的教育理念。且所分配的小组成员应当彼此契合,教师应当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分配学生。这样学生之间才能够形成最佳配合,其学习体验才更丰富。
3.角色扮演,加深体验创设体验式剧本
角色扮演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落实体验式教学的最有效形式。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们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主角,他们能够在不同的时间、场地感受不同的人物角色。课堂不仅因此变成了“剧场”,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也大大提升。这就要求教师要适当的根据教学内容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创设相关的角色剧本。且要注意角色扮演时尽可能的确保每位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示范的方式让其他学生进行打分评价,这都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按照自己最喜欢的职业来进行角色扮演。扮演职业时应当注意把握职业的特点,要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认识到自身的职责。如我班有的学生扮演消防员,有的学生扮演医生、警察等等···不同的身份有着不同的责任,在角色扮演中学生体会义务与责任,课堂成为表演舞台、成为学生欢乐的海洋,也顺利达到了教学目的。
4.引导辩论,以辩论赛形式开展体验教学
辩论的形式能够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身份去看待同一问题,能够让学生学会结合教材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锻炼学生沟通能力与辩论能力中实现信息的交互。同时辩论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到位、更具体,这也是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上应用的重要形式。
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网络是把双刃剑”相关知识时,教师可让学生们分别为正方、反方,阐述中学生是否应该上网。学生们能够从网络的优缺点、中学生的特点进行辩论,对该知识点的把握更到位,课堂也在辩论中变得热络万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要想建构现代教育新型课堂,就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利用体验式教学。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中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能够真正走入道德与法治学科世界,在为学科教学插上翅膀中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郭尧菊 .让体验式教学走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J].天津教育,2019(02):42-43
[2]黄丽星.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的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J].名师在线,2020(03):70-71
[3]马慧.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19(16):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