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刘杨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3期   作者:刘杨
[导读] 目前的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

        摘要:目前的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表现为智能化水平低、更新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设计人员需要对选择操作系统进行不断优化,同时做好对各个功能模块的详细划分。在未来,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还将向着信息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在对系统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可以实现集中监控,有效减少人力的投入、提高管理的效率。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对电子自动化设备进行管理,本文通过实地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对目前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现状进行了分析,从而探究了基于工作流的管理系统科学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工作流;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变得更加智能化,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出现有效提高了企业对设备的管理效率。但是电力企业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在运行的过程当中,往往需要面临复杂的管理环境,这增加了管理系统建设的难度。电力系统的运行的过程当中,包含了发电、输电、变电、配电以及用电等各个环节,它需要将自然界当中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为电能,然后再经过一系列的处理之后将电能供应给用户。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电力系统在各个环节与层次当中需要进行复杂的操作,而在其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通过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来实现设备管理信息的高度集中,从而更好地对各项自动化设备进行有效管理。
1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现状
         1.1管理系统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电气企业当中各项自动化设备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缺乏对这些自动化设备进行管理的系统。与此同时,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环境比较复杂,这增加了系统管理的难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设备就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是研究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要及时发现设备运行过程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发现对设备正常运行造成威胁的因素,这样才能确保设备的高效运行,为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基本保障[1]。
         目前对电气企业所应用管理系统的设计还处于发展阶段,无法满足实际的运行需要。这是由于目前的设计没有充分应用各种新型的技术手段,没有对原有的系统进行创新。比如电力企业需要对高压电进行管理,同时需要使用继电保护装置对高压电进行保护。在保护的过程当中,继电器用相应参数作为输入信号,然后产生动作。当超过或低于某一设定值时则动作,切断某一回路。但是目前在部分电力企业并没有对高压电应用特殊的继电保护器,也没有将高压电的继电保护与管理系统相连接,这无法实现对高压电的有效管理[2]。
         1.2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不高
         目前,对于设备管理已经实现了智能化,各类管理系统的出现可以改变人为管理与文档管理的现状,实现自动化与智能化的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可以进一步解放劳动力,提高管理的效率与准确度。但是就目前对管理系统的设计来说,智能化的水平还有待提高,相关设计人员还需要在智能化的发展方法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具体来说,目前电力企业所以使用的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在使用的时候需要进行人为设置,这样在运行的过程当中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管理,无法通过系统自身对软件与硬件的配合来实现智能化,对于人力的依赖性还比较高。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降低系统对人力的依赖性、提高智能化水平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基于工作流的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1对选择操作系统进行优化
         目前电力企业所使用的管理系统的主要类型是 C/S 系统。在工作过程当中,系统的主要工作是对电气自动化设备进行管理。管理人员在应用该系统的时候可以通过个人终端机来对数据库的服务器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对设备进行智能化的管理。与此同时,该系统还可以同时进行设备管理与控制权限管理。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系统的实际运行状况来对系统的各个操作平台进行有效切换。这样一来,管理人员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对更多设备的管理,从而提升整体的管理效果,还可以对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不断优化。除此之外,该系统还可以对管理人员的各项操作与管理行为进行有效记录,同时根据管理人员的具体操作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这有效实现了管理系统的智能化,减少了人工的管理环节,降低了系统对于人工的依赖性,提高了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的管理效率[3]。
         2.2管理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划分
         在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对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有效划分,这样才能确保系统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具体来说,在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当中,功能模块主要可以划分为数据输入功能模块、系统服务功能模块以及查询修改功能模块这三个子系统。
         数据输入功能模块的主要作用就是将电气自动化的各项设备属性数据输入到系统当中,管理系统在接收到这些数据之后就会为每一个自动化设备设立起独立的数据库,将这些数据记录在数据库当中。在电气自动化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相关人员就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来判断故障的类型,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故障的排除。查询修改功能模块主要是对数据输入模块当中的数据库进行修改的。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各项新的电子自动化设备层出不穷。因此在电气自动化系统当中,经常需要投入新的设备,旧的设备就会被淘汰掉,不再继续运行[4]。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确保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就需要对数据库的服务器进行更新,这就需要使用查询修改功能模块。系统服务模块的主要功能则是对数据的接收与备份,同时做好对系统的维护工作。该模块在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发挥功能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实现系统智能化管理的必要模块[5]。
         在对管理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对各个功能模块的有效划分、明确各个模块的作用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才能为设备管理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为智能化的管理奠定基础。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的时候,需要充分重视对各个功能模块的划分,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合理化的划分[6]。
结语
         总的来说,要想实现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的高效管理,就需要设计出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管理系统。随着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电气自动化设备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电气自动化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对设备进行有效管理是重要的目标。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设计出与实际情况相适用的设备管理系统,并将其充分融合到电气自动化当中,从而提升设备管理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曹亮.浅析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18):68-69.
[2]赵东方. 基于工作流的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
[3]邱向东,周军.论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7):147.
[4]李志华.论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J].信息化建设,2015(06):116.
[5]王斌.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J].科技展望,2015,25(14):190.
[6]孟祥明,孟凡利.论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06):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