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高中德育教学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5期   作者:肖斌
[导读] 德育是高中教育永恒的主题,不论学生成绩好坏,德育对学生人格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
        摘要:德育是高中教育永恒的主题,不论学生成绩好坏,德育对学生人格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网络上也经常报道高学历低素质的事件,这就是源于德育教育的缺失。新时代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德育的内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当今时代的德育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内在成长,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自己的发展有一个正确的规划和认知。
        关键词:高中德育;德育教学;德育内涵
        德育就是对学生品德的塑造,让学生能够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步伐。在快节奏的生活当中,很多人很多学生都迷失了自我,包括部分教育机构也逐渐呈现出功利性。在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和家长都是只关心学生的成绩,很少会考虑学生的品德,认为年龄还小随着年龄增长学生会自发的提升自身的素质和心理品质。高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期,一旦错过后期教育很难弥补,因此必须要重视本阶段的德育教学。
        一、树立团队意识,掌握集体观念
        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式就是团队之间的合作与对抗,如果没有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当中就很难融入团队当中,就不能协调团队发展和自身发展的关系,这样肯定会被团队所淘汰,也会被社会所淘汰。高中阶段的教学大多还是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成绩好与坏只与自己有关。每个人都是有优点也有缺点的,没有完美的个人,成绩好不代表其他方面也好,并且个人的缺点个人较难察觉,难以进行改正。教师在教学当中缺乏团队意识的培养,这就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因此在德育教学当中教师就要注重学生团队化的训练,让每个学生都融入到团队当中,通过团体性的作业设置来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近几年有人提出了“团队高考”理念,意思就是将三个人或者五个人组成一个团体,团体当中的每一名学生只参与高考的某一项成绩考核,然后通过总分来录取学生。这种方式就是让学生的个人成绩与团队成绩息息相关,自己只要集中精力学好这一门学科即可,将一种知识发挥到极致,然后通过团队来弥补自己其他学科知识的不足。
        二、弘扬爱国精神,树立正确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个人的行为导向,每一个犯罪的人都是价值观出现了问题,然后才有了后面的犯罪行为。高中阶段正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成为了德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德育教师在组织教学当中除了讲解教材知识之外,还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起到带头作用。比较困难的是这个时期又是学生的青春期和叛逆期,如果强行进行知识灌输,不仅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反感。

因此必须要注重教学方法和技巧,了解学生的心理思想,从而在潜移默化当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例如,德育教师可以借助本次疫情来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新冠疫情给我们的工作和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性,但是在钟南山、李兰娟等医务人员的带领下,我国逐渐战胜了疫情,生活逐渐走向了正规。医务人员奋斗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保护了我们的生命安全,是值得尊敬的,德育教师可以以此为素材,让学生制作“武汉加油”“最美白衣天使”的海报、图片等手工作品,来让学生体会疫情对我们的影响,感受这些白衣天使的辛勤付出,从而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提升心理品质,增强意志力
        一个人是否强大不能只看外表,要了解其内心,高中阶段的学生虽然身体发育逐渐成熟,智力接近成年人,但是心理品质和韧性与成年人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当中存在“玻璃心”的现象,比如不能接受其他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不能接受一次考试失利等,这些小事都会影响学生很久。培养顽强的心理素质也是德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例如疫情期间很多学生被封闭在了家庭当中,不能出去玩不能去学校,长期的封闭就影响了学生的情绪,这就需要德育教师及时的进行沟通,调节学生的心理。另外,疫情期间为了不耽误学生进行学习,很多学校都开设了网课,但是家庭环境和学校有很大的差别,很多学生不能适应这种环境,造成了学习效率低下。一部分学生不能按时上网课,上课期间不认真听讲,不能及时的完成教师留下的作业等,这些都是意志力不顽强的结果,不能有效的控制自己。因此,德育教师可以通过班会、与学生聊天、开设集体活动等方式,来调节学生的情绪,让学生慢慢的适应网课,慢慢的提升学生的意志力。
        综上所述:德育是一个缓慢的长期的教育过程,高中阶段的德育教学对学生以后的影响较大,甚至会伴随学生一生。因此高中德育教师在教学当中要重视学生的德育教学,站在学生角度去看待学生的心理。首先要培养学生树立团队意识,能够融入到团队当中,在团队当中发挥自身的价值;其次是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做出正确的行为;最后要重视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通过各种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意志力。
        参考文献:
        [1]张礼恩.普通高中德育模式创新在班级管理中应用研究[J].教书育人,2019(32):29.
       
        [2]陈希. 核心素养视角下上海市高中体育课程德育评价指标建构研究[C].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9:6441-64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