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探究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5期   作者:岑雅继
[导读] 小学音乐课程具有德育教育的功能,通过音乐教育来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也成为了当下时代发展的趋势。
        摘要:小学音乐课程具有德育教育的功能,通过音乐教育来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也成为了当下时代发展的趋势。本文基于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特征,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渗透道德教育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音乐;德育;课堂教学
        如何在音乐教育中渗透正确良好的道德理念,让学生在学习乐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使自身价值观与道德品质得到提升,这应该是每一名音乐教师都应该重视且付诸实践的课题。
        一、教师自身道德修养的提升
        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必须要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在耐心地的教学实践中时常革新自己的教育理念,通过自身的一言一行来把真诚、友爱与自信传递给学生。与此同时,教师应该不断地提升专业素养来完善自我,进而在教学活动中感化和熏陶学生。
        首先,教师要明白,只有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才能够使学生看得更远,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被学生所铭记。因为从学生角度来说,他们并非成熟的个体,所以在某些方面一定会存在问题与缺点,所以教师必须要对其严格要求,培养他们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其次,加强学习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话不仅告诉了世人教师是授业解惑的传道者,更表明了正是因为自己是传道者,才要不断坚持学习,不断地充实和丰富自己。在当下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无论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入职不久的新教师,都应该秉承这种终身学习、终身传教的观念,这既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基础。
        最后,不断地自我反思也是教师获得前进动力的源泉。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经常反思且善与反思。课堂教学中的每个环节,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值得反思,这样才能够查缺补漏,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积累到大量有价值的经验。而且,教师还要重视学生给予的反馈,这是最关键的,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和建议是纠正和改进自身不足的有效途径。
        二、教学内容的合理拓展
        通过欣赏和学习音乐作品,感受自然和生活中的美是音乐教学的常态。例如,在《共产儿童团歌》这一作品,准确学唱歌曲中的附点节奏,能用坚定自豪的声音、充满活力的情绪演唱歌曲,表现出儿童美好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通过听唱、模唱歌曲、用肢体动作表现4/4拍的强弱规律及为歌曲伴奏等多种方式来体验和感受音乐,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坚定有力的情绪演唱歌曲《共产儿童团歌》,体验“强、弱、次强、弱”的拍子规律,感受歌曲威武的进行曲风格。。
        此外,音乐教学中还有一些带有特殊意义的习俗和节日元素,都可以作为教学中的联系学生生活的点,这些内容同样可以作为教师进行德育的拓展内容。比如十月一国庆节,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推荐《歌唱祖国》等歌曲,带着学生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一起探寻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也可以通过组织一堂音乐故事会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讲述与歌曲有关的故事和人物,了解和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这与兴致索然的思想品德教学可以说是如出一辙,同样都具有生动形象的特征,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着重要意义。那么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再对教学资源进行重组,拓宽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所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寻找学习中的乐趣。
        三、教学方法的多元使用及改善
        音乐教学中可以选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比如学唱、欣赏、活动、乐器等等,通过一些轻松愉快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乐理知识,获得较好的学习体验是音乐教学一贯的特征。尤其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们接触到的音乐作品多为节奏轻快的,这也是为了能够使他们快速的掌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大量地运用一些乐曲,让学生先尝试从音乐中慢慢寻找节奏规律,体会伴奏的特点,最后教师再告诉他们正确的伴奏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增添一丝趣味。而到了高年级,小学生的情感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丰富,他们的自尊心逐渐变强,渴望获得别人的认同,与此同时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正确道德观念的灌输,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做到因材施教,组织好一堂真正符合学生成长特点和规律的音乐课。比如在涉及到一些时间较长、内容较多的乐曲时,学生第一眼看到往往会丧失较多兴趣,基于此,教师可以将其改变为一个游戏活动,将学生进行分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在游戏活动中,复杂的乐理知识变成了通俗易懂的音符,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了成长和进步。可以说,教师要多从学生角度出发,对于他们来说,学习兴趣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学习方法的选用,享受音乐的同时,挖掘音乐背后的内涵。
        综上所述,学校里的课堂是德育的主阵地,而教师作为德育的传递着,应该发挥自身以及学科的优势,不断充实自己,提高道德修养,努力挖掘课程中蕴含的德育内容,将正确美好的道德理念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传授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刘芳.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10.
        [2]陈云萍.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