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工业的迅猛发展,涌现出大量的工业企业。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相关市场对生产制造也提出了新的需求,我国企业若想把握好这一机遇,就必须提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水平,推动我国工业生产的现代化,进而保障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就提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有效途径展开探讨。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提升途径
引言
机械设计制造对于国家生产型企业稳定发展、社会资源合理分配以及生产效率持续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增强与工业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相关企业面临市场竞争激烈程度逐渐提升,为让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企业取得进一步发展,需要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对未来发展途径展开探索。
1 特点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国传统机械设计制造的弊端,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实际需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能够将系统化、智能化和精度化融为一体,从整体上提升机械设备的生产效率和性能。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能够通过各种高新科技的融合,改善传统机械设计制造存在的效率低下、产能不足等问题,从根本上提高现代工业的生产水平,从而满足我国多元化的社会发展需求。
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国内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开发应用越来越广泛,实现了较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但是与国外相比依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西方国家在机械制造领域引入了更多的智能化技术以及信息网络技术,在设备整体功能设计与参数开发等方面水平更高。此外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国内机械制造产业在技术开发等方面缺乏足够重视,研发投入低,这不利于设计成效和开发应用水平的提升。
3 提升机械设计自动化水平基本途径
3.1计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自动化技术的提升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提升。要想达到更高的自动化水平,就要发展出更先进的计算机水平,这样可以将绘图和设计的时间大大缩短,自动化水平也会更高。当实现了完全智能化之后,自动化的可操作步骤就会更少,效率也会更高。通过自动化进行机械设计的过程,要处理大量的数据,需要通过网络收集大量数据,所以网络技术不能拖后腿,要进一步得到发展。自动化的发展是以数据为基础的,只有通过网络技术的迭代发展,才可以更好地利用数据信息,做好机械设计。
3.2加强网络结合水平
(1)计算机技术结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过程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如使用计算机软件完成绘图设计工作,就可以让设计工作所需时间得以缩短。现阶段,在系统智能化发展中,制造资源共享、生产信息共享具有关键作用,可以为自动化生产打下扎实基础,因此,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具体生产工作中,需要积极使用信息共享技术;与此同时,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完成虚拟产品设计、制造工作,并在市场运营中投入此类虚拟产品,通过对产品收益进行分析,可以完成前期试验工作,让整体设计制造科学性得以提升,让资金成本投入得以减少,提升企业总体经济效益。(2)网络技术结合。现阶段,网络技术发展十分迅猛,“互联网+”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取得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中,网络技术依然具有较大应用空间,部分问题无法得到高质量处理,时间成本投入相对较大。因此,在未来工作中,需要不断将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融入其中,推动全面网络化目标得以实现,让生产中的问题得到及时处理,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3.3进一步提升对环保的要求
在进行设计时,会利用到很多自动化设备,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也会用掉大量能源。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响应国家政策,需要工厂在进行机械设计时不断升级技术和制造设备,更进一步地节能减排,对环境造成更少的污染。只有在制造过程中落实对环境的保护,才能使自动化设计有更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3.4完善机械自动化行业规范
只有我国有良好的行业规范政策,才能使我国各方面发展朝着科学、稳定方向前进。完善机械自动化行业规范,有利于降低行业员工的懈怠心理,从而可以减少行业失误率,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我国机械产业的高层人员经常会有贪污和不良作风问题的出现,这就需要国家进行积极引导,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有奖励有惩罚,对于行业不规范行为要及时进行监督和处理,使行业中每一个人的工作都在阳光下运行。
4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
4.1模块化
现阶段,我国机械设备设计制造行业的主要特征是电子设备实现了模块化和系统化。如将计算机设备与模块化管理结合起来,给机械设计制造设备配置安装其实际需要的相关组件和功能,这是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机械设计制造实现模块化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能够有效减少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资源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二是不同需求的机械设备的配置也不相同,设备内部结构和生产方式也存在较多的差异,而实现管理的模块化能够有效减少无法科学匹配设备规格的问题。因此,实现管理的模块化能够有效提高机械设计和制造行业的生产效率及其自动化水平。
4.2智能化
智能化是自动化机械设计不可避免的发展方向。通过计算机的建模和程序的输入,借助计算机虚拟技术,对机械产品完成仿真设计和加工处理,模拟出真实的样子。这样的整个过程便是智能化的发展方向。虽然现在自动化还没有实现完全自动化,一些复杂的工序还需要人力实现,但不代表着未来全自动化、智能化的机械设计不会实现,这是必然会来到的趋势。
4.3微型化
在机械设备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中,通过引用微电子机械系统与微机械自动化系统,可以让机械设备产品朝着纳米级、微米级发展。微机械自动化产品具有耗能少、体积小、操作灵活特点,在信息工程、军事工程、生物医疗领域中,产品具有重要应用优势,现阶段,产品精细加工技术主要为蚀刻技术、光刻技术。
4.4信息化
我国的信息技术在近些年不断发展,在很多领域内得到了广泛应用。机械设计产业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很多,所以应不断加强对于信息化的应用和发展。未来,在机械设计自动化方面,信息技术用到的场景会更多,信息化程度会更强。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未来的机械设计必然会朝向信息化的方向去发展。
结语
总之,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想要更好地提升发展效能,需要加强国际经验的借鉴,注重自主产品的开发和配套设施的完善,强化人才培育,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机械产业综合发展优势。
参考文献
[1]毛天舒,刘宏.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J].通讯世界,2018(1):211.
[2]马晟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就业前景[J].山东工业技术,2018(3):23-24.
[3]刘钊.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行业发展的概况[J].山东工业技术,2018(3):55-56.
[4]何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9(7):148-149.
[5]张红玉,王韧.试述提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有效途径[J].化工管理,2018(26):113.
[6]王卫东.提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有效途径探讨[J].内燃机与配件,2018(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