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科的教育不再仅仅是针对于课本知识,更注重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各方面学科能力素养的培养。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数学学科本身是一门基础且重要的,要求学生要掌握基础数学知识,更要会灵活应用,善于思考,拥有数学素养。因此,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针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更要根据学生年龄及心智等方面发展的特点进行教学的研究,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教育;数学学科;数学素养;
小学阶段是学生各个学科知识学习的开始,教师进行认真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学科及养成必要的能力素养。针对于数学,数学素养主要要求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感觉以及能够善于思考,有自觉进行思维思考的意识,解决相关数学问题的能力。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需要不断地进行研究,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素养。
一、针对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错误方式
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数学素养方面的培养慢慢的在小学教育中越来越重要,教师们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但出于对数学素养的认知不全面及一些教育方式的不足,在教师们进行学生数学素养提高的教学中常常出现一些达不到教学目的、没有教学效果的错误方式。
出于对数学素养认识的不全面,有些教师会以为数学素养就是针对学生数学技巧的培养,因此在课堂上对学生多进行题目训练以及相关作业量的扩大,往往使得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更厌烦,使得教学更不能达到目的。又或者教师对教育方式方面的不足,在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缺乏学生自主思考以及参与的环节,往往使得学生不能够更好地思考数学知识,更不能认识到数学知识,更不用说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在小学教育中,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在进行相关教学训练时要研究具体方法,避免进行错误的教学方式。
二、针对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正确方式
(一)端正教育观念
在教师进行具体教学时,首先要明确正确的教育观念,认识到学生才是主体,而不是自身,进行数学的教学不仅仅只是为了帮助学生完成数学学科的考试,提高学生学习的成绩,更是帮助学生养成针对于数学方面的具体能力与素养。而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提高素学素养,教师需先端正自身的教育观念,以人为本,意识到正确的教学方向,进行正确的教育。例如在教学课堂的设置方面,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堂的设置。小学阶段高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的具体情况,从学生能具体能够获得什么,能够锻炼到什么等为主要的教学目的进行设置,进行相应研究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才能真正达到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学习数学,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在小学数字中关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教学时,这是小学四年级的课程内容,在这之前三年级的课程中有接触到平移的状况,教师在教学时要先认识到学生在之前三年级接触到的平移的内容多少,明确这次教学的要求,让学生学会具体的应用,引入知识之后让学生自主在草稿纸上画格子,然后画三角形或者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组合图形,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对他们进行平移,让学生意识和学习到具体的平移,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慢慢理解到平移的具体应用,再让学生自己通过自己假定的平移绘画让其他同学来答平移过程,思考的同时锻炼学生数学思维及提高数学素养,让学生进行互动,营造轻松的氛围。
结合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教育观念,从正确的教育观念发展到具体的教学方式,只有端正好教育观念才能正确地找到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素养,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二)灵活应用教材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学会灵活地应用教材及资源,数学很多知识都具有关联性的意义及规律,教材的编写不仅仅只停留于基本的知识点,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素养进行更多地思考及理解就要带领学生进行教材内容更深层次的研究和讨论。教材在用于简单的知识讲解之后更要求教师要会进行更深的挖掘,更好地发挥教材的作业。
例如:在进行扇形统计图的教学时,这是小学六年级的课程,教师在进行这个教学时可以联系五年级教学的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进行对比两种统计图的具体特点,带领学生进行思考,举例情况让学生猜想要用那种统计图,从而得出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统计图。
结合教学内容,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灵活应用教材,帮助学生在认识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数学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针对学生特点设置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要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教师要进行多次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寻找到最合适的教学方式,但教学方式的合适往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特征进行设置,学生年龄段的心智特征或者学生的性格特征等,通过研究得到学生最能吸收知识及提高素养的方法。
例如:在进行《确定位置》的教学时,教师结合高年级学生的特点,可给学生设置情景进行教学,一艘大船行驶在漫无边际的大海上,可以靠着什么辨认方向?北极星?指南针?那么该如何进行辨认呢?北方确认了那其他的位置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进行学习。
结合教学,教师在进行具体教学时,要从学生的具体特点出发,设置学生最能接受知识点的方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后,更好地思考,提高数学素养。
数学素养是针对于学生在数学方面知识的学习及思维能力思考的习惯与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通过更好地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让学生进行更多地思考和拓展,让学生理解到、学习到更多的数学知识,从数学知识的提高到思维能力的提高最后到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更好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纯旭.立足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J].数学教学通讯,2016(33):49-50.
[2]王照生.在教学中提高高师学生的数学素养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2):119-120.
[3]赵婷婷.谈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J].小学教学参考,2017(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