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招投标合同管理探讨张琴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3期   作者:张琴
[导读] 在我国各项经济获得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摘要:在我国各项经济获得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设项目越来越多,但在工程开始建设时,必须做好工程的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作,它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工程项目;招投标;合同管理
           引言
           我们通常所阐述的所谓的建筑工程招投标是在法定程序下由发包方提供价格、期限等招标内容,经由秘密报价、投标后选取优质施工单位作为承包方的过程。在此阶段进行合同管理主要包含审核合同文件条款、评估双方主体资格、监督双方履行情况等内容,具有提高招投标质量、降低工程经济风险、实现造价合理分配等作用。
           1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之间的联系
           招投标文件是工程项目合同编制的主要依据,同时,招投标文件的内容也要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下完成制定,这样一来,也就说明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之间存在互相依赖、互相依存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合同的制定与管理,都要在招投标文件确定后而完成的,而且这也是合同签订前的关键步骤,更是合同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部分。与此同时,招投标双方都想采用最低化的成本来换取最大化的利益,这样也就使招投标双方更加看重文件中一些竞争性明显的条款。换而言之,招投标活动不仅仅只是一次市场性的交易,更是一场与利益联系密切的博弈。除此之外,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之间的管理更加密切,而且也具有非常严谨的逻辑性,只有确保招投标文件的规范性与合理性,才能够在其约束下完成合同的签订。立足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分析,只有在合同双方的意见统一后,才能够正式签订合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双方所签订的合同并非只是一个简单化的承诺,而是一种具有极强法律效应的合同文本,具体所签订的合同内容也必须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下才能够完成,也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合同双方的利益能够得到发挥保护。
           2工程项目招投标合同管理的有效策略
           2.1规范工程项目招投标文件的内容
           在招投标工作中,无论是最后招投标的结果,还是相关文件的编制,其都与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与工作素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比如,在编制招投标文件时,如果第三方代理机构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与综合素质均比较突出,则其所编制的招投标文件内容的质量与水平则均比较高,这样一来,也就能够为招投标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相关的招投标工作单位要提高对招投标文件编制工作的重视程度,另外,让合同管理人员尽早介入招投标管理过程中,例如,在进行招投标前,即将招标文件及相关合同条款部分提交合同评审,相关招标文件沟通会也需由合同管理人员全程参与,明确规范招投标文件中的具体内容,比如,投资方的资质、相关技术的使用、工程项目的完成时间等,同时,也要详细标明招投标的价格与核算的方式,从而确保招投标工作能够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下完成,只有确保这些内容能够全面性的公开,才能够真正地避免一些暗箱操作等违法行为的发生,有效地提高招投标管理工作的效果,并进一步提升招投标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2.2健全配套管理运行机制,抑制违法竞标问题
           在强化招投标文件质量保障的基础上,应从运行机制层面予以规范化建设,基于“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原则进行现有法律制度的整合重构,厘清相关概念及其执行要求,克服不同法律规定之间存在的制约性与歧义关系,更好地强化招投标的可执行性。同时,在当前“互联网+”的背景下积极推进招投标电子平台的建设,实现对招投标各环节、执行进展的在线查询与记录,既能够为参与方提供参考依据,也便于监管部门开展动态监督与后续审查工作,强化招投标的透明化、公平化建设,抑制违法竞标行为的发生。在此基础上,还需加强招投标违法记录公告、信用评价、投诉处理等机制的建设,依托健全的法律制度保障实现对违法、违规行为的严厉打击,切实保障招投标各方的合法权益,遏制“阴阳合同”等行为的发生。除此之外,还应强化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负责人倒查问责等制度的建设,落实专人承担的主体责任,一旦在后续审查过程中发现存在工程质量问题,则应立即追究到相应责任人进行问责与制裁,加大对违法竞标行为的打击力度,进一步规范行业秩序。


           2.3加大对合同的管理力度
           在工程招标期间,加大对合同的管理力度,确保合同内容与招标内容相符,降低工程的变更、索赔和纠纷等事件的发生。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1)规范合同范本,将其作为制定合同条款的参考,以防止合同出现错误和漏洞;(2)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必须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合同中严禁出现“霸王”条款,从而确保双方的利益不受损;(3)当合同签订完毕后,必须合理对合同进行保存,以防发生合同欺诈行为;(4)招标文件内容必须与合同保持一致,特别是工程建设内容、标准、质量、交付日期必须是统一的。
           2.4重视合同内容的签订和变更
           在施工双方进行工程合同的签订时,必须要加大对合同内容的审核,一旦出现了合同签订,将会有法律效力生效,也就意味着合同内容不允许再变更。在工程施工双方进行合同内容的分析时,必须要保障合同的合理性,在施工双方都能接受的前提之下,进行合同签订,坚决不允许出现合同签订丧失原则。如果工程合同在签订时出现了争议,需要施工双方经过协调找出恰当的解决方式,保障施工双方经济效益的对等,并实现对工程合同签订的规范化,一般来说工程施工的周期相对较长,通过施工合同能有效保障施工双方的利益,合同在签订之后不会出现合同内容的修改,也就是说在施工中双方需要严格履行工程合同的规定内容。如果出现了必须要更改合同内容的问题时,需要施工双方进行合同变更内容的分析,在双方都知情并同意的前提之下,实现对合同的更改。
           2.5建立完善的招投标制度,健全监督管理评价机制
           ①我国应要建立完善的投招标体系,详细规定招投标的实施准则,从而有效避免出现合同字意歧义而引发不必要问题的现象,从而推动招投标工作的规范性、合理性和连续性;②健全监督管理评价机制,为有效避免假招标、阴阳合同等情况的发生,相关管理部门应要加强招投标过程的管控力度。如果出现假招投标情况,相关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随机筛选招投标专家,从而保障招标结果的公平公正性;③对合同内容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通过相关制度对各项实际工作流程和准则进行约束。
           2.6强化合同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针对合同管理人员谈判能力弱、谈判跟进不及时的现象,要强化合同管理体系建设,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强化合同管理体系的建设,例如招标单位要结合项目具体要求细化合同内容,以此在后续的合同谈判中获得主动地位;其次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风险意识是合同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在进行合同管理实质性工作前,合同管理人员要对项目单位的履约能力、信誉等进行调查,根据分析结果提前设计风险防范条款等;三要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通过专业化的技能提高合同管理的效率。
           结语
           总而言之,招投标是市场竞争的一种重要择优选择方式,合同管理是保障投招标双方利益的前提保障。因此,只有清楚地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关系,解决两者之间存在的问题,才可以保障项目工程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减少不必要的纠纷问题,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吴岚.浅析建设项目招投标模式下的合同及工程造价管理[J].建筑与预算,2019(10):24-26.
           [2]汤守宏.风险防范视角下高校经济合同管理分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5):53-55.
           [3]王旭.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9(28):41.
          
          
作者简介:张琴(1984.9~),  性别:女    民族:汉族   学历:大学专科,  现工作单位: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诚信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