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的教育质量,应该以传统教学模式为基础,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优化,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数学教育的状态,将灌输式教学向引导式教学过渡。数学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其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效果。将学案导学模式直接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还能从全面性的角度提高学生的素质。本文就高中数学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前言:以新课程改革为导向,高中阶段的教育更加侧重于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以及学生自身的实际学习需求。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使得教师应该通过融入更多创新理念使得学生能够更加适应自主学习的模式。学案导学作为一种新方法,将其与高中数学课程教学进行有机结合,能在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使其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对学案导学形成正确的认识,并能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
一、学案导学的基本认知
以理论指导为依据,充分考虑到现代高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实施创新与改革,使其更加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成为了教师所面临的一项新挑战。将导学案作为一项载体,融入于学生自主学习环节,能从自觉、自控、自主等方面对学生提供指导,使得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自主学习之间形成密切的联系,以二者之间进行协同的方式共同完成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任务。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观念有所转变,教学的重心也有所便宜,更加侧重于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不是一味进行知识灌输。
二、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师方面
很多教师还没有对学案导学形成深刻的认识,更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在实际的教学环节,这些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侧重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学习方法指导有所忽视,也较少应用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另外,一些教师的自身所掌握的教学经验不够,没有找到教材内容与学案之间的契合点,无法将学案的教学价值发挥出来。
(二)学生方面
学生在进行数学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对学习规律的认识不足,缺乏对学习过程以及结果的反思与总结的认识。一旦遇到学习问题,会对教师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并不会自主思考或者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也习惯于以被动的状态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而不是积极主动的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难以通过小组合作达到有效学习数学课程的效果。
三、高中数学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一)充分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编制学案
教师在编制学案的环节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知识重点以及难点从更加深入的角度进行探究。
另外,教师应该增进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为学生设计符合其学习规律的学案,使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强调教师对于知识点的讲解过程,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所以,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教学重难点进行转化,发挥学案的教学优势,对学生进行学习提供引导。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提高。
(二)强化教师对于学案导学模式的理论学习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教师应该坚持学习,使得自身所积累的理论知识能够符合教学要求。高中数学教师要想运用学案导学的方式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应该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寻找其与教材内容之间的平衡点,不断接受新理念。从学校的角度来看,也应该积极为教师提供更多相关的培训,组织其集中进行理论学习。
(三)运用学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学生之间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是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学案导学模式的一个关键环节。要想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驱动力,教师不仅应该对学生实施科学的组别划分,还应该合理设计导学案,并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思路。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可以自主根据学案的内容在组内进行二次分工,积极参与,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2]。例如,教师讲解到“排列与组合”这个部分时,可以在为学生实施分组的基础上,为学生布置学案,主要内容有:根据教材中对于“排列”和“组合”的定义,尝试举出实例;根据“小明在这个寒假想要外出旅行,他规划的目的地有5个,分别是上海、武汉、杭州、长春以及长沙,小明的出行路线有哪几种情况?”进行排列组合的计算与应用;讨论与的差异。学生可以自主根据学案的内容进行分工合作学习,填写学案的相关内容。每个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角度与深度存在区别,在互相讨论和分析的过程中,能得到思维的互相启发,从而从更加全面的角度理解数学知识,得到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
(四)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成果的反思与总结
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引导学生在课后对于学案进行整理是一个关键环节。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及时总结与反思的习惯,逐渐形成“数学思维”。学生进行自主反思的过程能对数学知识的本质、规律、定义以及学习方法形成更加深入的认知[3]。教师应该随时检查学生的学案,对其进行反思给予鼓励与督促。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撰写数学学习总结报告,这些能成为日后学生进行数学复习的重要材料,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学案导学的意义,并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结论:综上所述,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为平台,发挥导学案的载体作用,将学案导学作为教育创新的切入点,对于优化高中数学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充分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编制学案;强化教师对于学案导学模式的理论学习;运用学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成果的反思与总结。通过本文对高中数学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展开的一系列探究,希望能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雍锦鹏.学案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0(07):148-149.
[2]成彦盛.“导学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J].学周刊,2020(06):90.
[3]高耀文.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探讨[J].名师在线,2019(27):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