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游戏的价值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5期   作者:王丽
[导读] 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复杂性,让很多小学生心生畏惧和反感。而游戏是小学生快乐的源泉,并且在游戏中,学生更愿意释放热情、发挥潜能。
        摘要: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复杂性,让很多小学生心生畏惧和反感。而游戏是小学生快乐的源泉,并且在游戏中,学生更愿意释放热情、发挥潜能。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妨适当结合游戏,争取借助游戏呈现数学生动有趣的新面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果,最终顺利实现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兴趣;价值
        小学生性格活泼,好奇心强,喜欢体验新鲜事物。所以在学习中,他们愿意追求新的环境、新的形式、新的体验。在这一情况下,游戏教学法备受师生欢迎。但是,游戏在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可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学生本末倒置。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全面认识游戏,并根据数学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困境合理采取游戏教学法。争取发挥游戏的正面价值,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各个环节中都能得到快乐的学习体验,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
        1.设置课前游戏,导入数学知识
        课前导入就是课下到课上之间的过渡环节,其作用是让学生收起散漫的心思,调整好身心状态,把注意力放在学习内容上。但是,小学生心性幼稚,学习观念尚不成熟,且对数学怀有排斥心理,所以他们总是沉浸在课下自由玩乐的氛围中,迟迟不愿意走进课堂。这便给教师的导入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考虑到游戏对小学生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导入环节,教师不妨给学生设计简单有趣的游戏。争取借助游戏引出知识内容,从而引导学生把对游戏的兴趣转移到数学知识上,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思考和探究。
        例如:在学习“可能性”之前,我先组织学生玩“幸运转盘”的游戏。其形式如下:我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一个带有指针的转盘,盘面被均分成六份,每两份涂同一种颜色,分别是红、黄、蓝。然后我操控鼠标转动转盘,让学生猜测转盘停止时指针所指向的颜色,猜对的学生可以获得一次拨动转盘的机会。几轮游戏过后,我改变转盘的颜色分布,并带领学生继续游戏。之后,我给学生布置如下问题:指针指向的颜色有几种可能?指针可能指向黑色吗?在游戏的启示下,学生很容易便能理解这几个问题的含义。而我则顺势引出本节课标题,学生则在游戏的过渡下主动走进课堂,从而顺利完成课堂导入工作。
        2.游戏代替训练,激发学习动力
        数学知识比较繁杂,学生在学习过后必须及时巩固、应用,才能做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记忆,这便体现了课堂训练的重要性。并且,有效的课堂训练还能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促使学生查缺补漏,进而完善学生的学习成果。但是在数学课堂上,很多学生却对练习环节怀有排斥心理。

他们即使参与训练,也总是敷衍了事,这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为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妨用游戏来代替课堂训练。争取构建自由活泼、生动有趣的课堂情境,促使学生认真、主动地参与课堂练习。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进步。
        例如:在学习“小数乘法”这部分内容时,我便在课堂练习环节组织学生玩“接力计算”的游戏。其形式如下:每六名学生为一组,每组站成一列。然后我给每组的第一名学生一个笔筒,笔筒里面有六张折好的纸条,上面写着小数乘法的算式。游戏开始后,每组一号选手从自己的笔筒中抽出一张纸条,计算上面的算式,算出得数后才能把笔筒传递给下一名学生。当参与游戏的几组完成计算后,我便让其他学生检查他们的计算结果,最终评选出计算最快、最准的一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让学生在游戏化的课堂训练中全面掌握知识和技能。
        3.设计课后游戏,提升作业质量
        课后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它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但是,很多小学生都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没有老师监督和指导的情况下,他们很难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并且,数学作业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开放性,这同样是学生反感作业、拖拉作业的重要因素。而对待游戏,学生总是十分主动和认真。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妨给学生设计课后游戏,争取在游戏中融合数学作业。从而唤起学生的活力,让学生以对待游戏的积极态度去完成课后作业,从而提升学生的作业质量。
        例如:在学习《解方程(二)》一课之后,我给学生设计一种纸牌游戏,其形式如下:两人一组,面前放若干数字纸牌。接着,甲生从纸牌中随机抽取一张,记下数字。这时乙生问道:“牌上的数字乘以10,再加上4,等于多少?”甲生迅速计算,报出得数。乙生则根据甲生的报数来猜测纸牌上的数字。如果乙生猜对,便可以得到这张纸牌,否则纸牌归甲生。如果二人在计算中均出现错误,纸牌放回。当学生学会这个游戏后,我便让学生自制纸牌,和家人、朋友一起玩这个游戏,并将游戏中出现的算式记录下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使学生主动、认真地完成课后作业,并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各方面的特点和需求来设计趣味游戏,争取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经久不衰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闫迎妮.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的科学作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8(14):68-69.
        [2]蓝海娥.浅谈巧用游戏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学周刊,2018(20):100-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