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入高中阶段后,所学知识的理论性和系统性都极大地增强,高中生在学习上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主性,而化学作为高中课程中的必修科目,教师可以通过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策略,用趣味性课堂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化学科目的学习兴趣,化学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因此,本文就高中阶段化学课堂上的趣味性教学展开探究,总结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策略方法。
关键词:高中化学;趣味课堂;教学策略
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所学的知识在内容和强度上都会提升一个档次。尤其在化学方面,初中学习涉及的更多的是一些概念性的理解和比较基础的化学实验;到了高中阶段,更注重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些学生可能一开始会难以适应。而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着学校教育的不断革新,教师的创新性教学也不断发挥出出人意料的好效果。其中,通过在化学课堂中引入一些趣味性因素的方式,不仅让学习内容变得生动具体易于学生理解接受;还能吸引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有效地地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效率。因此,本文以高中化学为探究对象,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趣味课堂教学进行讨论。
一、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不断深入,起到越来越重要的辅助性作用。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课堂情境的引入,吸引学生产生求知欲;或者通过多媒体的视频播放,将原本晦涩难懂的内容通过动画演示的过程变得利于学生理解,摆脱了传统化学课堂中教师单纯靠语言叙述的方式授课的枯燥乏味。为课堂增加了趣味性,进而增加了学生对化学的好感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以课本中“原电池的原理及应用”一节为例。对于原电池的原理部分和形成原电池的条件一直都是化学中不易理解的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遵循传统授课方式也总是无法利用文字叙述给学生更形象生动的解释说明。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用相关软件将原电池组成做成动画,在课上播放铜锌原电池实验的动画模拟过程,学生可以根据动画明显的观察到形成的过程:将铜片与锌片按原电池的形式一起浸泡在稀硫酸中时,先是比较活泼的Zn失去了电子变成Zn+,Zn+进入溶液之中;而Zn失去的电子通过连接的导线通向了Cu的那一端,吸引了溶液中的H+向这一端运动,得到电子后被还原成H2溢出。整个过程通过电子和离子的运动,形成了一个闭合回路,将化学能转化成了电能。通过动画演示,学生对原电池的原理形成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利用趣味实验调动学生兴趣
高中阶段的化学课程往往与实验紧密联系。
所以教师在课上时,可以利用一些趣味性的小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到反应现象,在提高化学学习兴趣,在知识的掌握方面也更进了一步。例如,在电视剧或日常生活中,会经常看到人们在进入一个比较深的洞穴或者地窖时,经常会先把点燃的蜡烛放下去观察蜡烛是否熄灭才判断洞穴底部的氧气是否充足,这是为什么呢?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根据这一事例做一个小型的趣味模拟实验。
教师可以用装有一定量CO2的玻璃缸模拟地窖,先以试管在玻璃缸取少量气体后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判断缸底部是否为CO2。实验结果显示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然后将点燃的蜡烛放到玻璃钢底部,观察实验现象。蜡烛熄灭,说明CO2不支持燃烧;且CO2比空气的密度要大,所以人们在进入地窖之前先将点燃的蜡烛放进去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通过这种趣味实验的方式,学生增强了对化学知识的直观印象,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师也可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有效地提升化学质量。
三、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
除了用多媒体技术和一些趣味实验,教师还可以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例如在学习配平化学方程式的过程中,学生对化合价的记忆总是易混淆。因此可以编顺口溜方便记忆,例如:“一价钾钠氟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等。有助于学生对化学反应后的方程式的配平上更加熟练。此外,教师还可以用一些化学背后的趣味小故事作为拓展或者将日常生活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事例引入化学教学中。如在学习碘的时候,可以向学生拓展讲述居里夫人发现、制取出碘的小故事,让学生通过故事感受科学家的人格魅力,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兴趣。还有比如铁锈的形成过程、五彩斑斓的烟花色彩是为何而来等引入,让学生感觉到化学就在身边。
高中学段的化学学习以抽象思维为主,学习进度较初中的化学明显加快,所学内容的深度、难度直线上升;有大量的化学概念与定律需要学生短时间内去理解和掌握。教师通过这些创新的方式,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让化学学科的学习变得生动且富有趣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化学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打造趣味性课堂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吸引学生的化学学习欲望,调动起积极性,对学生在高中阶段化学学科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助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发趣味实验项目、创新教学方法来进行趣味性教学。以化学教学中的引导者的身份,帮助学生在高中学段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参考文献:
[1]王敏.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8).
[2]陈默.趣味教学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J].教师·中,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