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地铁工程渗漏水原因及防水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3期   作者:宋卫强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地铁项目的不断增多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地铁项目的不断增多,人们对地铁施工技术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地铁项目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大多线路的挖掘都需要在低于地下水位的地方挖掘,导致在施工中渗漏漏水问题普遍存在,从而腐蚀施工材料,降低混凝土使用寿命,对地铁的安全运行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分析当前施工中渗透水出现的原因,并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解决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地铁工程;渗漏水;原因;防水;施工技术

           1城市地铁防水工程的重要性及施工原则

           1.1城市地铁防水工程的重要性

           城市地铁工程的防水工程是安全使用和舒适性的必要保证。但是,在地铁工程施工中主要采用的材料为钢筋混凝土,容易受到雨水的腐蚀,长期的冲刷会造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度和硬度的下降,也会造成地铁营运设备的损坏,减少地铁的使用寿命,降低地铁的安全性。尤其是在多雨的地区和地下水脉丰富的地区,长期的雨水浸泡和地下水的干扰会加速地铁站钢筋混凝土的损坏速度,为地铁的正常运作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给城市中乘坐地铁的人群生命带来威胁。基于此,城市地铁施工单位应该高度重视地铁防水工程的施工,加强施工时的监管措施,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科学有效地防止地铁渗漏水问题的发生。

           1.2城市地铁防水工程施工的一般原则

           和普通的防水工程相比,地铁的防水工程因其环境的特殊性,对防水施工有着特殊的要求。工程人员在施工时要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以及施工地点的地质特点,并且要遵循相应的原则,才能保证地铁防水工程的顺利实施。具体来说,城市地铁防水工程施工的一般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以防为主,刚柔相济,多道设防,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封闭性和排水性是地铁工程的两个主要特点,地铁的施工单位要对地铁施工的地点进行严密详细的勘察,对当地的地理特征和气候状况有充分的了解,并且要结合地铁的主要用途和设计结构,最大程度地防止地铁渗水与漏水的发生。地铁施工人员在进行防水设计时要以“以防为主”,将防水和排水等同对待,并且要设置多重的防水措施,即使在地铁发生漏水的情况下,也能保证积水可以顺利排出。②防水材料要符合设计要求。钢筋混凝土作为地铁施工的主要材料,其质量的优劣决定了整个地铁工程质量的好坏。施工人员在选择钢筋混凝土的材料时要保证其抗渗标号与抗压强度同设计标准相符合。此外,所有外包防水材料的品种、牌号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定。没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等文件的材料,不得采购和使用。③采用堵、排、降相结合的方式治理地下水。为了提高城市地铁的防水能力,避免渗漏水事故的发生,地铁施工人员要同时做到对地下水的防治,可以采取堵、排、降相结合的方法,以保证地下水不会对地跌的正常运营造成影响。

           2地铁工程渗漏水原因分析

           2.1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结构在地铁工程中属于非常重要的组成结构,其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地铁工程整体的可靠性。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渗漏水情况的原因如下:第一,在结构施工过程中,所施工的侧墙厚度不一致,因为厚度不同,所以承压能力也存在差异,较薄的结构在大压力驱使下,很容易产生结构裂缝,引起渗漏水事故。第二,部分区域地质土层相对松软,如果前期没有做好夯实工作,那么很容易发生不规则沉降,导致渗漏水事故的发生。第三,现阶段,很多工程都开始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地铁工程的施工效率。但是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由于浇筑速度过快,加上后续振捣质量较差,从而引起了结构裂缝的出现。

           2.2施工接缝

           第一,考虑到地铁工程位于地下,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预埋位置偏差的问题,这也就导致了接缝处出现渗漏水的情况。第二,在处理结构施工缝的时候,一般都需要对接缝处进行凿毛处理,从而提高接缝处理质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因为凿毛处理不规范,并且在处理水泥基的时候,操作不符合既定要求,从而导致施工接缝效果下降,引发施工接缝的渗漏水事故。



           2.3防水层

           第一,在处理基层防水层时,由于基础结构的表面没有进行预处理,从而导致了防水材料在铺设过程中,出现刺穿、不平整的情况,极易导致防水层表面汇聚大量水分,从而降低了结构的防水效果。第二,在防水层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捆扎钢筋笼的操作,但是由于捆扎效果较差,很容易导致防水层铺设效果降低,引起结构渗水的情况。

           3?地铁工程防水施工技术的应用

           3.1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技术

           第一,混凝土浇灌应采用跳槽施工法,适当加入膨胀剂,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开裂。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注意初凝环节,防止混凝土后期出现冷锋。第二,防水混凝土所采用外加剂的掺量应准确,误差不得超过±1%,并严格按说明书的规定进行搅拌、振捣。第三,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大于28℃,避免强阳光下浇灌混凝土和浇灌后暴晒,避免大风天气浇灌混凝土,避免白天高温下浇灌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后,必须加强保温养护,控制散热,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的骤然变化。

           3.2施工缝防水技术

           水平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要将其将表面浮浆和杂物清理干净;垂直施工缝浇注混凝土前,要将其表面凿毛并清理干净,之后再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同时,要确保止水钢板的位置准确无误,且焊接牢固。另外,止水带埋设位置应准确,宽度符合设计标准。在进行变形缝橡胶止水带中间橡胶部分接缝的硫化操作时,要保证搭接部位的牢固可靠,以免在浇筑混凝土时断开。此外,止水带的两侧钢边应该用铆钉将其搭接固定。

           3.3变形缝防水技术

           地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有时候也会涉及一些变形缝的使用。在对此类接缝进行处理的时候,首先,施工人员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合理设置工程止水带的具体位置,使其可以起到阻挡水分渗入的作用。其次,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在混凝土结构达到既定强度之后再进行拆模,同时在拆模的过程中,不能够破坏周围的止水带。最后,对拆模后的混凝土结构进行处理,使其保持平整。对位于通风位置的变形缝,施工人员需要提前设置防护板,推升变形缝的施工效果。

           3.4外包防水层技术

           在外部施工完成之后,需要对内部防水层进行施工。在具体施工中,第一,完成顶层混凝土浇筑之后,需要对浇筑结构进行压实,提升结构整体的平整度,整体基层施工误差需要控制在5mm以内。第二,对于基层施工环节中产生的缺陷,如气孔、裂缝等,对此需要及时进行处理,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修补技术,提升结构的完整度。第三,在进行水泥浆涂抹操作时,施工人员需要及时浇筑表层结构的保护层,减少人为破坏对结构整体造成的污染。

           3.5其他部位的防水

           第一,结构底板防水。在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及时在底板结构上铺设加强卷材,卷材的具体宽度应保持在30cm左右。第二,穿墙管道的防水工作。此类管道在地铁工程中非常常见,可以在管道外围套上套管,提升管道的防水性能。第三,降水井的防水工作。在结构施工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对结构进行细致分析,针对细部结构做好防水工作,从而提升结构施工效果。

           结语

           简而言之,地铁工程中的渗漏水问题,不仅会影响工程的质量,还涉及到人们出行的安全问题。因此,只有不断强化施工防水工作,才能在保证地铁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提升地铁项目的使用寿命,为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帅相.浅析地铁施工过程中的防水关键技术[J].价值工程,2016,35(27):87-89.
           [2]时世跃,孙艳茹.地铁施工中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技术探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6(1):14-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