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彭建帮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5期   作者:彭建帮
[导读] 数学它不并是枯燥无味的数字算式教学,它是一门集生活、方法、情感在一起的一门很有趣的实用学科。
        摘要:数学它不并是枯燥无味的数字算式教学,它是一门集生活、方法、情感在一起的一门很有趣的实用学科。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七年级这个阶段培养学生数学兴趣可谓相当重要。本文主要探讨有效培养七年级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围绕“情境导入、“多媒体教学”和“生活化数学”三方面展开,旨在给广大初中数学教学有意义的思考。
        关键词:七年级;初中数学;学习兴趣;方法
        教师想要在七年级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一定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融洽的师生感情,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积极使用多媒体教学,灵活运用教学方法,重视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利用多种形式让学生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稳定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一、巧妙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当前,有些初中数学教师的认识不足,导入的形式、方法单一,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创设情境的”真谛,有些教师为了创设而创设,学生没有融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没有从中获得必要的“真实性”的知识,情境就浪费了。在导入新课时,初中数学教师要能根据课程类型的需要,有意识地创设各种具体的情境,或是通过新、趣、实、活的导入形式和具体有效的教学情境,带领学生进入新的“状态”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学生愿意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中获取对新知的思考和感悟,进入课堂主题。
        例如:在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的《数轴》一课教学中。生活就是真实的情境,导入环节,教师从学生容易理解的年龄问题出发,循序渐近,以情境为依托,以问题为线索,让学生摸索、体验、不断纠正,经历了“数轴”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了七年级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体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整节课,教师由问题情境导入,引入数轴来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环节中,教师还巧用问题串的方式突出对话教学,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学生表现活跃,学习兴趣浓厚,很好的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点。
        二、教师积极使用多媒体教学,优化课堂教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导入新课突破教学重难点,快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希沃电子白板、洋葱数学、微博式、一起作业等信息技术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有的在课堂上用,有的在作业上用,有的在例题上用,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激发他们浓厚的探究知识的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

总之,教师在充分利用黑板的传统教学工具的同时,能够有效的借助PPT、微课视频和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技术,增大课堂的可利用空间,加大数学课堂的信息容量,优化初中数学课堂结构。
        例如:在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数据的收集》的统计课教学中,教师从袁隆平收集数据筛选出了杂交水稻的视频导入,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学生充分感知到数学来源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同时教师运用微课帮助学生突破本课的重难点,同时教师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生思维活跃,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既在实例中明白总体、样本、个体的区别,又懂得了生活中收集数据的程序和和要素,有效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服务于课堂教学,整节课课堂精彩纷呈,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三、重视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打造生活化数学课堂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教学实践要重视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学习数学要善于架设数学通往生活的桥梁,教师课堂关注学生的反应,注重启发和引导学生对数学概念性知识的内化;将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等,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这样会让更多的学生喜欢数学。
        例如: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合并同类项》一课中,教师精心设置典型例题,以问题探索为主线,引导学生顺藤摸瓜,既由因及果,也执因索果,消除了学生的思维障碍,整个课堂氛围热烈,学生参与度很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识别同类项和准确合并同类项,教师在同类项概念的抽象中让学生感悟分类的数学思想,在归纳合并同类项法则中体会“数式相通”以及类比的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综上所述,在七年级的数学课教学中,教师新课导入阶段,情境设计力求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中搜寻,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兴趣;选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力求把抽象的数学问题简单化,达到图形并茂的效果;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新课讲解过程,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亲身感受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课堂教学选用生活实例开放性试题,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应用能力,以及注重学生推理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总之,作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着和引领者,只有与学生心灵沟通,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才能使数学教学走进学生的心理,实现初中数学教学兼具趣味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王彬. 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
        [2] 钱磊. 如何培养七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3, 7(13):57-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