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验。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师生关系的营造以及教学方法运用三个角度进行着眼,真正构建属于学生的课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独有的魅力,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
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构建策略
当今国国际竞争的本质是人才和科技的竞争,而其中的关键在于人才的竞争。因为人才创造科技。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自从我国实行人才强国战略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小学数学是基础性的关键性学科,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应引起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视。但是在现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仍旧存在问题。
一、运用多媒体,消除抵触心理,提升学习兴趣
数学很难学,已经成为相当数量小学生的共识。尤其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在实际的上课过程中,由于数学教师运用传统的方式授课,不注重构建与学生认知的连接,也不重教学的趣味性,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失去数学学习的兴趣。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基础工具。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将抽象的知识,运用形象的方式展示,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感受数学知识的趣味性。
例如,在讲授“角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制造如下的悬念: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两个角度相同,但是边长不一样的角。与此同时,教师询问学生:“哪一个角度大,那一个角度小?”小陈积极地主动回答:“边长较长的角的角度大!”与此同时,教师与其他学生进行沟通,他们也一致同意小陈的说法。在统一大家说法后,教师运用多媒体将两个角慢慢的移到一起。结果奇迹出现了:两个角竟然可以完全重合!学生们看到后感觉好神奇。教师将教学内容进一步延伸,对学生说:“假如用放大镜看一个角,这个角的度数会变大吗?”小洛积极地举手说:“角度不会发生变化。因为放大镜只是让边看起来更长了!”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让整个数学教学变得更为生动有趣,消除学生数学学习的抵触心理。
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习热情,提升教学质量
有些数学教师常常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开展教学,教师将十分看好好学生,并不重培养后进生的学习。部分教师存在严重的以分定生的教学教学状况。以上行为的结果,导致数学教学的两极分化。
为此,教师应转变这种做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真正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学好数学的潜能,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部分差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心理,应当多和他们沟通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困惑,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不足,让他们心理上先接受数学老师,并真正地在数学学习中付出,从而获得回报,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教师在教三年级数学的时候,发现一位十分有特点的学生,他从来不抄答案,也不完成教师要求的作业。但是唯一的特点是,他上课一直认真听讲,一直看着教师的眼睛。然而,他的数学学习成绩没有进展。教师从他的眼神中,感受到他想学好数学的迫切心理。为此,每次大课间教师都和他聊天。通过和他聊天,教师了解到这位学生喜欢数学,但是由于方法不得当,即他 主观认为数学只要课上好好听讲,就一定可以获得进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经常鼓励他,帮他解决数学上的难题,真正让学生踏踏实实学习数学。与此同时,教师观察这位学生在上数学课时,积极地听讲。因此,每次回答问题,教师常常提问他。奇迹出现了,不仅这位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突飞猛进的变化,而且其他学生在这位学生的带领下,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进而获得良好的数学教学效果。
三、转变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发言,建立数学学习信心
数学本身的逻辑性,加上,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差,导致部分学生产生严重是数学学习挫败感。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构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连接,让学生真正地运用数学的视角,观察生活,真正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与此同时,教师也应积极鼓励学生,让学生多发言,让他们获得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例如,在讲授“纸币的认知”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生活化的方式教学,并举出如下的例子:小宇的奶奶由于腿脚不便,不能买梨。针对这种情况,小宇决定去超市为奶奶买梨。但是超市距离小宇家有十公里。他决定采用乘坐公交的方式买梨。已知他身上有10元,需要来回车费2元。小宇买了8元的梨。问题为:小宇可以用剩下的钱回家吗?教师看到小洛举手,提问小洛。他说:小宇可以回家,因为买梨花费了8元,正好剩余2元。这2元可以满足车费的需要。”教师针对这种情况,适时给与她鼓励。通过创设贴近生活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师既调动学生的兴趣,又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教师的鼓励,也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实用性,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总而言之,不同的教师对于高效课堂的理解可能不同。但是,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真正的通过教学,发现个人的短板,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弥补,比如,向他人学习,或是进行网络学习等等,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尚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研究[J].学周刊.2017(13)
[2]任子文.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