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实现个人自身的价值。而受到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的作用下,优化课堂教学,实现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也就成为教育工作者当前关注的重点。将物理中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进行相互结合,探索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研究策略
物理知识本身来源于生活中事物的总结,而初中物理知识所涉及的内容广泛,和学生的生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初中物理课程来说,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物理知识的课堂学习,但是现阶段的传统初中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脱离了实际生活,受到这种观念下的学生,也是无法实现未来的全面学习和发展。因此,作为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重点教学学科,教师需要将物理内容和生活紧紧联系起来,才能真正让物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
一、教学课堂生活化
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最好的教学方式,但是由于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是比较传统,课堂所运用固定化的教学方式会导致枯燥成为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感受,并且初中物理知识本身具有严谨和周密性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更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对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将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结合学生的实时学习状态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断创新物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科学的制定教学任务,将物理课堂教学实现生活化,把复杂难懂的物理知识转变成简单易懂的生活常识,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以便教师顺利开展物理教学活动。
例如,我们以教授《动能和势能》这部分物理知识为例。对于这部分物理知识的学习来说,需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动能和势能分别的含义以及两者之间相互的关系。如果在正常的教学中,教师没有运用生活化教学,而是直接为学生讲授这个物理知识,那么学生会因为枯燥的学习而不认真听讲。对此,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生活化,为学生举出对应案例,让学生有效掌握其中的教学知识点。如,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将为学生提出生活中的例子:同学们,我们在进行篮球运动中,当我们使劲将篮球向上抛起,这个时候篮球就具有向上的力量,但是篮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到地心引力的作用下,会慢慢的落下来,这个过程中能量转化就是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通过这种引用生活中常见的事情,让学生快速理解物理知识点的具体内容,让物理知识不在过于枯燥化,从而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也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物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
二、物理实验的生活化
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物理知识更加准确、周密和严谨,通常需要在教学中加入实验教学。
毕竟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物理实验的学习和操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思维发散的能力,还能让学生激发出对物理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对投入课堂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物理实验进行生活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活动中加入与生活有关的物理实验,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物理的相关内容。
例如,我们以教授《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这部分物理内容为例。对于这部分物理知识来说,电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生活中不能没有电。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快的掌握其中的物理知识点,教师就可以将生活化教学设计到物理实验中。如,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将学生进行小组分配,然后将小组任务布置到小组中:同学们,现在你们身边有小灯泡、闭合开关、带有金属夹的电线和电池,现在你们可以进行小组合作,通过亲自动手进行电路的组装,来记录在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当然,这些实验都需要在教师的授权下进行,教师也可以适当进行引导和指引。通过运用具有生活化的实验教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自体会电路的组装来让自己激发出对物理学习的乐趣,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快速掌握其中的物理知识,并还能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让学生将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最终提升物理课堂教学的水平。
三、课外作业生活化
受到学生自身和家庭教育的影响下,不同学生的学习层次也是不一样的。并且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为了让学生能有效掌握课堂上的相应知识点,教师需要在课外为学生布置相应练习,以便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将物理作业运用生活化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提升将物理知识运用实际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物理课程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和本节课有关的物质生活化练习题。如,学习完《电功率》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行分组来进行课后练习:某个研究小组想要制作一台电烤箱,但是在制作的时候是有一定要求,在使用的电源电压为220V下,在5分钟之内,电烤箱要产生5*105J的热量,求这台电烤箱电热丝的电阻为多少。或者学习完《光现象》之后,可以让学生制作彩虹。通过将物理作业生活化的方式,将物理的理论公式实际的应用于实践生活当中,以此让学生激发出对物理学习的乐趣,提高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物理学科进行生活化教学,是完全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认知发展规律的。初中物理教师需要通过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将生活化教学运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让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不断创新,实现物理课堂教学的高效,也让学生能将物理知识实际的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实现物理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马紫春.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7(29):52-53.
[2]田军.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研究[J].学周刊,2015(0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