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分析关雅军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3期   作者:关雅军
[导读] 混凝土结构是建筑结构经常使用的一种结构
           摘要:混凝土结构是建筑结构经常使用的一种结构,通常,混凝土浇筑技术会贯穿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始终,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而言,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混凝土浇筑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尚有一些问题存在,建筑工程质量及混凝土结构难以得到可靠的保障。基于这一因素的考虑,文章围绕混凝土浇筑技术及其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展开相应的研究,以在理论上为混凝土浇筑乃至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不断提高提供支持。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应用
           1 工程概况
           海南省某市一建筑工程建筑总面积为15000m2,占地面积为500m2,建筑高度为98m,地下一层用作停车场和存放设备房,面积为450m2。该建筑工程具有两层裙房,单层的层高为5.78m,一层的高度为3.59m,二层的高度为2.49m,裙房以上作为住宅,屋面以上作为电梯机房和水箱间等。该建筑工程中采用混凝土结构,需要对其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以下为对该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2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
           2.1 混凝土材料控制
           1)水
           水是混凝土工程中最为基本也是最为关键的施工材料。一切可以引用的水都能够用于混凝土的拌制与养护,因此一定要注重使用质量合格的水,切忌使用未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水、污水或沼泽水等。预应力是混凝土工程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海水对预应力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一般不会采用海水作为混凝土工程的用水。
           2)骨料的选用
           砂和石子是混凝土的主要骨料,同样砂和石子进场后也要送至建材实验室进行检验,合格后才可以使用。不同规格、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砂和石子在储料场中要分别堆放,并且用明显的标示标明。河砂石建筑工程中的主要用砂,砂的细度模数和含泥量是浇筑混凝土的关键,砂子太细小或者石的含泥量和有机物质过多时,会增加混凝土的裂缝。所以说良好的骨料是提高混凝土质量和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抗渗能力的根本保证。
           3)水泥的选用
           水泥的品种多种多样,我们在选择水泥时应该选择符合构件要求和符合设计图纸的水泥,并且每一批水泥必须要有生产厂家的出场合格证,除此之外还要将选购的水泥送至建材实验室进行检验,水泥必须在专业检验确认合格后才可以使用,不能先用后检或者边用边检,严禁使用过期的和不合格的水泥,水泥不能混合使用,不同的水泥存放时要分开。
           4)掺合料
           混凝土中最常用的掺合料就是粉煤灰,粉煤灰的掺和率一定要低于25%。同时根据混凝土工程的具体情况,可在其中掺入适量的减水、增塑和混凝作用的掺和剂,提升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和保水性,达到降低水热,推迟混凝土热峰。
           2.2 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的质量会在运输的过程中受到极大的影响。这就需要在运输过程中,加倍重视。保证混凝土在进行运输时不受到干扰。首先,需要对运输混凝土的工具进行充分了解,保证在紧急事件发生时,能第一时间进行处理。除此之外,在安装运输设备时,要严格进行质量检查工作,切记不要让输送泵的管内存在水泥。这样会极大程度影响输送质量。
           2.3 浇筑前的准备
           为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在浇筑开始之前必须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了技术准备、材料准备、施工设备准备、人员准备等,并做好对基础的处理,以及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的检查工作。
           1)基础处理
           在混凝土浇筑之前,要求结构基础必须首先根据设计标高及轴线进行校正,并仔细清除基础表面上的淤泥、积水和杂物。

对于干燥的土基,应先将基础开挖过程中所保留的保护层挖除,然后用碎石垫底,并加以夯实和浇水湿润以后,方可开始浇筑;对于岩基,则应先去除凸出的棱角和松动的岩石,然后用混凝土填充岩石的缝隙,并将表面清洗干净以后,方可开始浇筑。
           2)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的检查工作
           当混凝土浇筑成型以后,再想改变形状,或者增设钢筋、预埋件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浇筑之前,就必须做好模板、钢筋及预埋件的检查工作。
           2.4 浇筑施工技术中的关键性技术
           积极实施浇筑施工技术,需要针对其中的各项关键性技术进行良好把握,这其中主要是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①全面分层。这种技术方式主要是在整个建筑混凝土工程中,开展全方位的浇筑工作,按照一层一层的方式施工,直到前面一层浇筑完成之后,才能够开展后续的浇筑。这时候需要注意的是要控制好浇筑的具体结构平面,通常从短边开始,沿长边方式开展浇筑工作的方式,将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②分段分层的方式。这种方式是浇筑施工技术中常见的一种,这种方式面对的浇筑强度较大,一般是施工现场运输机以及搅拌机都不能够良好发挥作用的时候,才会采用这种方式。分段分层的方式,需要将底层作为起吊,浇筑完成一段距离之后,开展第2层浇筑工作,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浇筑工作。
           2.5 振捣的要求
           混凝土振捣主要有6个方面的要求:①混凝土自吊斗口自由下落的高度控制,一般不得超过2m,超出3m必须采取措施;②分段分层浇筑混凝土,一般来讲浇筑层的高度是由浇筑结构以及钢筋的疏密程度决定的,一般将浇筑层的高度设为振捣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当然最终的高度不得超过0.5m;③混凝土振捣过程要注意振捣频率和振捣点控制,一般振捣时要做到快插慢拔,振捣要振实,插点要均匀;④移动间距控制,一般为30cm~40cm;⑤两层之间避免接缝产生,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⑥控制表面振动器的移动间距。
           2.6 混凝土振动压实
           在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过程中,应当重视振动压实工作,保证各环节施工质量以及整体的稳定性,从而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高效。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相应的压实设备,对于压实区域较大的、深度较深的区域进行合理的压实,形成较为坚固的混凝土构件,一般常用的为表面振动器。在进行压实操作时,机械压实及人工压实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当选择人工压实时,需要选择较为合理的水泥配比混凝土,及时完成相应的填充及压实工作,从而确保后续相关操作的顺利开展。
           2.7 养护措施
           把PVC管套在插筋上、测量放线、浇水保养、现场检查及浇筑、振捣、平整、保养是地梁和承台混凝土浇筑的顺序。清理模板、测量搭建马道、清理施工缝混凝土杂质、现场检查、浇筑顶板混凝土、平整和保养是框架柱和顶板混凝土浇筑的顺序。进行施工测量的时候,要从标高的控制点向作业面投射,接着把顶板的0.5m标高线拉入到事先准备好的短钢筋上面,两者间的距离为2m。混凝土浇筑以前,先要浇筑配合比一样的水泥砂浆,厚度在50mm左右,提前十分钟浇筑砂浆。
           3 结语
           混凝土浇筑技术是指利用浇筑的方式进行混凝土的应用施工,这种方式是现代建筑技术中,应用较为频繁的施工技术。同时,利用这种施工技术也能够更好的保障钢筋混凝土整体结构的质量。但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如相关施工人员缺乏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那么浇筑质量是难以控制的,这对保证相关建筑工程的质量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建筑单位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对这种施工技术的要点进行分析,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显得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张忠生.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35).
           [2]张保栓.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8(19):75-76.
           [3]李志威,何智.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6).
           [4]胡灿强.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J].四川建材,2018,44(12):138-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