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源自于电子白板为数学课堂的悄然“助力”----参加“区初中数学电子白板使用技术培训”后的一些思考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5期   作者:冯娜
[导读] 特别是一些论证题目,为了让学生学会书写论证过程,教师往往需要边讲解,一边板书,有时候为了发现问题或给学生做示范,往往要进行一些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
        摘要:科技改变生活,也改变着教学方法。随着电子白板走进课堂,粉笔在黑板上留下的苍白和枯燥势必会被绚丽多姿、直观形象的课件代替,学生将不再是正襟危坐,对枯燥、乏味的教法感到无趣,而在电子白板、电子书包等现代技术的助力下,尽可能让学生们与它们“深情拥抱”,使初中数学课堂从单一走向立体,从沉闷变为丰富,从封闭走向开放,悄然为数学课堂“助力”,以此创设灵动、精彩、厚实、情理交融,意境和谐的理想课堂。
        关键词:电子白板 助力 数学课堂
        笔者今年参加了区初中数学电子白板使用技术培训活动,其中谢老师用电子白板上的一节《垂径定理的复习课》以及她课后为我们做的电子白板的基本使用方法和交互使用,凸显了电子白板在数学课中的作用和价值,让我不仅对电子白板在数学课堂上的使用产生了兴趣,也亲自在平时的数学课上进行了摸索和研究,以下是我对电子白板为数学课堂的悄然“助力”进行的一些思考。
        一、三个让人窃喜的“走向”
        电子白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介入,无疑有如下一些先进的一面:已有的经验容易被激活、丰富与提升;知识的获取呈现出立体、动态的传递形式;思维的锻造、丰富与解放变得更快捷……一言以蔽之,电子白板的“助力”使教学的“走向”发生让人窃喜的变化。
        ◎“走向”之一:从单一到立体。
        课堂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不断生成、延伸的空间。创设这样的课堂,关键在于知识的呈现方式要从单一走向立体。实践证明,电子白板技术中的声、光、电等手段,能够最大限度地构建学生们的学习方式“立交桥”,如此,学生们方能学得有滋有味,在快乐中启智,在惬意中收获。
        听过一位教师执教的浙教版八年级数学《定义与命题》,上课伊始,教师通过多媒体创设广告情境,并判断下面三条是不是命题:
        1.汇源果汁:“喝汇源果汁,走健康之路。”
        2.温迪汉堡包:“牛肉在哪?”
        3.滚石乐队:“感觉是真实的。”
        这样的课型融图文、声形、视频、动画于一体,以多样性、交互性的方式学扩大了教学“时空”,课堂显得大气、厚重、绚丽多姿,真可谓:“胸藏万江凭吞吐,‘话’有千钧任翕张。”
        ◎“走向”之二:从沉闷到丰富
        “优秀教师在课堂和学校能创造出一种积极的气氛。”说得不错,但是当我们总是把数学课堂当成知识的“仓库”;当我们总是把“输出”变成单项灌注;当我们总是在原封不动地“复制、粘贴”课本上的材料,课堂又哪有积极的气氛?学生们又怎能“小手直举,小脸通红,小眼放光,小嘴常开”呢?每每想到这一点,教师就应该尽一切努力包括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灵动、精彩、厚实、情理交融、意境和谐的理想课堂。
        ◎“走向”之三:从封闭到开放
        你瞧,电子白板技术带领学生步入《几何画板》、《精彩的分形》、《美妙的镶嵌》等神奇世界中,天空中、大海上、田野间、城市里……处处有数学,时时有数学,在数学王国中翱翔、顿悟、自主探索、分享交流……更多的学生在电子白板的“助力”中,真正经历了从不会时的凝神思考,到有所发现时的沾沾自喜,到最后成功时的“忘乎所以”。


        二、四个让人惊喜的“助力”
        ◎“助力”之一:优化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使得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情感体验伴随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电子白板的出现。犹如黎明前的一缕曙光,为初中数学教师指明了方向。它能为我们带来鲜艳的色彩,动听的声音,以及多变的图像。这样新鲜的学习气息,有利于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促使他们发挥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如:在讲《平移与旋转》时,单纯地画几个平面图形或用空洞的语言解释显得很枯燥,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画面:首先出示一幅游乐场的情境图,接着画面上出现了超级大转盘,学生一下子被这神秘的画面所吸引,欢悦的笑容立刻在学生的脸上绽开。
        ◎“助力”之二:突出重点难点
        知识综合运用过程中,学生总会碰到一些容易混淆、不易掌握的内容。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子白板中的放大、批注、聚光灯等功能,对具体的细节内容进行放大、标注、聚光灯照射、截取图像等,可以用来强调重要信息,引起学生注意。
        例如,在《三角形“四心”概念的复习课》上,笔者使用白板注释库中强大的几何绘图功能,在白板上画出同一个三角形的中线、高、内角平分线、三边的垂直平分线各交于一点,给各交点分别取名为三角形的重心、垂心、内心、外心。为防止这四心混淆,笔者使用了聚光灯,对需要突出的内容进行重点显示,同时屏蔽其他内容,让学生对重点看得更清楚。即中线是重心,因为“中”与“重”谐音;高线是垂心,因为高与垂直有关;切圆圆心是内心,因为它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所以它必须在三内角的平分线上;外接圆圆心是外心,因为它到三角形三顶点的距离相等,故必是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四心”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的位置关系是等腰三角形中“四心”共线,在对称轴上;等边三角形中“四心”共点,称为“中心”。
        ◎“助力”之三:加强课堂交互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熟练使用交互白板的各种功能,而且要有意识地将白板所带有的交互能力融入自己的教学设计理念中,并能够将已有资源和自主设计的白板资源整合进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提高了,自由创造能力得到了发挥,对知识点的理解得更深刻了,同时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如:今年参加的“90学时”培训中,听了徐志兰老师执教的一节用电子白板上的新授课《5.1分式》,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在学生回答问题是借助电子白板技术是课堂更加现代化,利用抢答器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电子白板把学生答题情况的数据统计的很具体,很大的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助力”之四:提高课堂效率
        传统教学方式1支粉笔、1块黑板、1本书,上1节数学课教师需要大量的时间板书题目内容,费时费力。电子白板提供了一个窗口播放器工具,专门用来播放Flash、PPT、Word、Excel等文件的窗口,教师可以在课前将题目内容和图形输入计算机,课上直接在这些题目和图形上批注与分析,节省抄题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思考与探究,既减轻了教师负担,又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特别是一些论证题目,为了让学生学会书写论证过程,教师往往需要边讲解,一边板书,有时候为了发现问题或给学生做示范,往往要进行一些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而传统的黑板只能记录当时发生的教学过程,一些精彩的师生、生生思维的碰撞和学生容易发生的错误无法课后再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而电子白板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可以记录下白板上发生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的所有细节,而且随时可以方便快速地回顾讲过的内容。因此借助白板的这一功能,教师和学生在归纳总结时,就再也不是一种空对空的过程,方便教师在某些环节进行补充和调整。
        总之,电子白板的悄然“助力”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资源平台。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可以说是做到了数形结合、音形兼备,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掌握,使有意识的学习和无意识的学习结合起来,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丁兴富、将国珍《白板终将替代黑板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技术》
        2.洪礼彬《交互式电子白板与课堂教学融合的感悟》
        3.《白板终将替代黑板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技术》丁兴富,蒋国珍(首都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北京1000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