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理学的知识理论结构和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门把物理作为工作语言来表达自身的理论结构,学生们对于物理的概念在小学自然学科就有的,初中物理不同于小学自然学科的简单易懂。随着新课标的改革,为了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养,可以利用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和朱小蔓教授的情感教育理念,在知识理论下的物理学科,需要教师们运用合理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进行授课的同时,更需要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探究初中物理如何以“教学做合一”为平台构建“情感—交往”,通过这种教学形式,提升师生的情感,增加课堂的活力。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课堂教学;物理实验;情感交往
一、引言
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老师教授学生知识,教师在课堂上是主要领导者,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们被动地接受知识,对于大部分知识的理解都是比较浅显的、机械性的,比较难掌握到知识的精髓,自然也不会做到举一反三,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们和教师之间就缺乏情感的交流,对于学生的价值观念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我国的教育模式经过了近30年来的改革与推进,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我国教育方面的缺失,随着时代的变革和互联网的普及, 原来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现有的教学,原有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们低效率地获取知识,应试教育和题海战术也使得教师的工作和学生更加疲惫和麻木。我国的教育部门随着时代的变化改变了教学目标,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提高和价值观念更是新时代最需要注重的。
二、将“情感—交往”融入“教学做合一”的措施
2.1 在课堂教学中把“新”融入“教学做合一”
创新是时代进步的动力,也是每个行业需要做到的。教育随着时代的步伐也需要创新,与现代教学目标同步。创新就是需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革,破而立新,突破旧的教学模式,创新出新式的教学模式。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教学中,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需要教师的调动,对于新式的教学模式自然需要不一样的开场,教师们可以借助教学设施播放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历史故事、物理现象、趣味实验等。通过学生和老师的互动交流,促使学生们在接下来的课堂中保持一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
“新”指的就是教学各个方面都需要有改变。
对于物理这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我们当然需要通过做实验来展现出物理学科的魅力,物理实验不同于化学实验有一定的危险性,对于实验道具的应用老师可以完全交给学生们来进行操作,教师们还可以自制教学道具,这样可以使同学们产生对老师的敬佩之情。在教学设施完备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教学、计算机网络等进行辅助,让同学们多了解物理世界,课堂交流中把主导权交给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合作和探索精神,运用不同方式的“新”培养一定的物理思维,从而增加对物理学科的理解,做到“教学做合一”。
2.2 在交往的氛围中用“趣”激发“教学做合一”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推动一切的潜在力量。在学习的氛围中,最重要就是需要保持学习的兴趣,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学习效率,学生们保持着一颗积极、主动的学习之心,自然而然对于知识的理解会更加透彻,教师们也会更加轻松的授课。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一节充满趣味和悬念的课堂总会促使学生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学习的快感,而不是觉得一节课如此漫长,产生度日如年的感觉。教学课堂有一定的教学情景,在课堂中,老师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在课堂中运用能够调动学生兴趣的形式来维持良好的氛围,例如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 并实施小组、个人竞赛, 最后进行踊跃展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运用游戏、实验、视频播放来促使兴趣的积极性更加饱满。
2.3 在交往的氛围中使“活”引导“教学做合一”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阶段,在这个时期,学生们已经没有了太多表现自己的欲望,他们内心更加渴望别人认可自己,由于心理的不成熟再加上物理知识的短缺导致学生想有表达欲望又难以表达。在这个时期,老师需要对于不同学生进行因人而异的教学。学生们的心理活动丰富又简单,作为老师,需要感知学生的心理活动,运用自己的情感关爱学生,借助观摩、讨论、竞赛、展示等方式,让学生多发言、多表现。在学生们提出不是教材中的问题的时候需要跳出教材的圈子,摆脱教材的约束和局限,帮助学生们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们的思维品质和问题意识,灵活教学。
三、结语
通过师生的“情感—交往”来实施“教学做合一”, 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努力,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师生之间情谊的升华,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们明白学习不是枯燥,是生活中的一份子,这样也能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浓浓的人文关怀,良好的师生情谊也随着学习的过程永驻。
【参考文献】
[1]江宁.以“教学做合一”为平台构建“情感—交往”[J].物理教学探讨,2018,36(04):23-27.
[2]江宁.情感物理课堂的诞生[J].湖南中学物理,2019,34(08):6-9.
[3]刘沁心.融入情感元素 彰显物理课堂的教育本质[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