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口语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的手段,是人与人沟通思想并互相影响的桥梁,也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对幼儿来说,在幼儿园时的学习、生活、游戏都必须借助语言来完成。对幼儿教学来讲,无论是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还是教幼儿唱歌、绘画、游戏等等都必须通过口语来实现。幼儿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口语水平,才能听懂老师和同伴的话,从而进行交住,获得新知,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在幼儿教育中,要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必须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口语学习环境和游戏交流环境;为幼儿提供手口并用的机会;让幼儿从看图讲述、拼图讲述和绘画讲述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幼儿的口语能力。
关键词: 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就是提高幼儿在其他人面前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复述别人说话的主要内容,进行对话和独自讲述的能力。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语言能力的提高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呢?笔者通过多年的幼儿教育教学经验认为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建轻松愉快的口语学习环境,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幼儿口语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家庭环境,因为家庭成员的语言水平和文化修养及父母对幼儿教育的兴趣等,都对幼儿的口语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尽量做到:一是和孩子说话时要语速适中,口齿清楚,声调温和亲切。避免用严厉的声调对孩子说话,少用命令的方式叫孩子去做事等。二是为孩子创造一个讲普通话的环境,用规范化的语言来影响孩子。成人说话时要发音准确、语言清晰以加快孩子的学话进程。三是要充分利用广播和电视中的儿童节目,让孩子多模仿规范、优美的语言,使孩子增加词汇,丰富语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创设游戏交流环境,让学生的口语能力在游戏中得到提高
陈鹤琴说过:“注意环境、利用环境,环境是最好的教具。”也就是说环境就是教育,创设良好的语言交流环境可以使幼儿口语能力在游戏和交往中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如:在角色活动中,幼儿可以用角色的口吻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感情,特别在“娃娃家”的游戏中扮演妈妈角色的幼儿,会尽力模仿妈妈温柔的语调说话,会体贴的照顾孩子,还会友好地与周围人交往,这样幼儿的口语能力就会在游戏自然地得到了实际的锻炼和运用。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进行观察,应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引导,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进行指导。
三、提供手口并用的机会,有效地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为幼儿提供手口并用的机会,让幼儿在做中学,在做中求进步。陈鹤琴曾说过“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只有动手做才能获取直接的经验,认识事物的性质。”如在《酸甜苦辣》的活动中,教师让幼儿品尝事先做好准备的食品,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观察各种人脸色的变化进行表述,接着再让幼儿用各种颜色在纸上画出不同的味道的感觉。通过尝、看、讲、话等活动,能使幼儿在体验的基础上,有效地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看图讲述,提高幼儿语言的概括能力
看图讲述是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好方法。它容易引起幼儿讲述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提问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图片,最终用恰当的词语讲述图片的内容来。这就要求教师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想好了先问什么,后问什么,怎么问。提问要注意三点:一要围绕图片的主题;二要有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情节到次要情节,从具体到抽象;三要有启发性,促使幼儿积极思维,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语言。看图讲述结束后,让幼儿给图片取名,以提高幼儿语言的概括能力。
五、拼图讲述,培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拼图讲述是为幼儿提供各种拼图材料,如各种动物、几何形体的图形卡片,以及拼板积木、雪花积木、小太阳设计师积木等结构型玩具,让幼儿自己拼插成各种立体结构的物体或画面,然后进行讲述。由于拼图讲述的内容是由幼儿自己创作设计出来的,用语言表达出来,既容易,又具有浓厚的兴趣。拼图讲述是以玩具作教具,幼儿边玩边讲,动静自然结合,这样的方法符合幼儿好奇、好问、好动手的心理特点,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手、脑、口同时并用,能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六、绘画讲述,使语言技能训练贯穿活动之中
绘画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由于画面的内容是幼儿自己构思的,课后让幼儿讲述自己的画面,能充分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利用捏泥、手工制作、剪贴画等多种机会让幼儿进行讲述,发展和提高幼儿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列宁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列宁的这句话被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熟悉。它可以使幼儿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感觉,感受或需要,让成人或同伴了解自己,或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在儿童心理的研究成果和长期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幼儿期是人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关键的时期。早期语言发展将影响到一个人今后一生的语言发展,同时语言的发展对幼儿智力发展有重大意义。因此,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幼儿良好的智力发展,是我们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七、有效的进行语言训练,养成良好的口语习惯
本文所指的语言训练不是指机械地抄抄写写,死记硬背。就幼儿语言教学而言,有效的语言训练是为了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而进行的语言实践训练,即语言知识的积累。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的最终目的其实就是语言知识的积累。因此,我们在进行语言训练时,一定要根据学幼儿的实际,合理、科学的进行“因材施教”,培养幼儿养成良好口语习惯。
八、重视家庭环境教育,用规范的语言来影响孩子
语言学习环境直接影响着孩子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不同的语言环境,可以使孩子语言发展的口语能力及表达方式有所不同。孩子口语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家庭环境,因为家庭成员的语言水平和文化修养及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兴趣等,都对孩子的口语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尽量做到:一是和孩子说话时要语速适中,口齿清楚,声调温和亲切。避免用严厉的声调对孩子说话,少用命令的方式叫孩子去做事等。二是为孩子创造一个讲普通话的环境,用规范化的语言来影响孩子。成人说话时要发音准确、语言清晰以加快孩子的学话进程。三是要充分利用广播和电视中的儿童节目,让孩子多模仿规范、优美的语言,使孩子增加词汇,丰富语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培养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幼儿时期对一个人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孩子的一生中,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他们的未来发展、成长都具有积极作用。为此,幼儿教师要根据小学的个性特点,身心发展特征,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口语学习环境和游戏交流环境;为幼儿提供手口并用的机会;让幼儿从看图讲述、拼图讲述和绘画讲述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幼儿的口语能力。
参考文献
【1】冯晓君,如何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研究【J】,幼儿教育,2002(09)43—44
【2】缪建东,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之我见【J】幼儿之窗,2003(10)
25—26
【3】郄海霞,浅谈如何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J】,湖南教育 2004(02)21—22
【4】李季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年4?
【5】熊景春,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的探索【J】幼儿之窗,2006(09)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