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周霞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5期   作者:周霞
[导读] 儿童诗歌在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比重。学习儿童诗歌能够通过精炼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故事带给学生轻松愉悦的学习体验。
        摘要:儿童诗歌在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比重。学习儿童诗歌能够通过精炼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故事带给学生轻松愉悦的学习体验。学习儿童诗歌,能够通过作品中丰富的画面培养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带给学生轻松愉悦的学习体验。另外,儿童诗歌富有节奏,短小精悍,具有朗朗上口的特点,儿童在诵读中能够感受到汉语的韵律之美。有效运用儿童诗歌多方面的教育功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儿童诗歌  小学语文  有效运用
        儿童诗歌是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低年级阶段,学生还缺乏系统的思维能力,需要阅读短小零散的作品来积累字词、培养想象力。因此,儿童诗歌对于低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目前的教学中,教师对于儿童诗歌的特性还没有足够的挖掘,在教学中只是让学生简单地诵读,学习一些字词,没有有效发挥儿童诗歌的综合教育作用。本文主要从朗诵、字词积累、情境体验、思想感悟和主题创作等方面入手,对儿童诗歌的教学作用进行探讨。
        一、课前朗诵,快速融入课堂
        在低年级阶段,学生的自制能力普遍比较薄弱,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兴趣,在课堂学习中难以紧密配合教师的指导,对语文学科的有效教学造成了很大的阻碍。而儿童诗歌在篇幅上短小精悍,在语言上富有节奏感。在课前导入环节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诗歌朗诵,能够利用儿童诗歌朗朗上口的韵律让学生快速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学习《拍手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对课文进行集体诵读,让学生快速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感受文中的一、记、三、天、九、友等字具有押韵的特点,体会到作品朗朗上口的感觉。同时,学生还能够发现作品篇幅适中,语言简练明了,很容易理解。因而会消除学习的畏惧,积极投入到教师的讲解中。在学生集体诵读完后,教师可以让鼓励学生单独进行诵读。在学生诵读之后教师可以进行及时的鼓励,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通过在课前对儿童诗歌进行运用,学生能够快速了解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拓展引申,生动记忆字词
        在过去的汉字教学中,学生习惯于反复地抄写来加深对字词的印象。儿童诗歌内容浅显易懂,学生通过阅读能够学习到很多常用的字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对作品中的字词从字形、字音、字义等方面进行广泛的引申,让学生已归纳总结与拓展的方式进行系统性地学习,帮助学生扩充字词积累量,提升学生对对字词意义的理解深度。
        例如,在学习《树之歌》时,教师可以以引导学生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学习积累丰富的字词。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文中出现的树的种类。学生可以发现有杨树、榕树、梧桐、枫树、松柏、木棉、桦树、水杉、金桂等多种类型的树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这些树木的名称具有的共同特点。学生能够从杨、榕、梧、桐等字中发现这些字都有“木”这一偏旁。教师可以将这些字进行拆分,学生能够发现这些字的偏旁表示意义,而另一部分表示读音。教师可以让学生再联想其他具有这一特点的汉字。学生可以想到桃、椿、檀等字。学生可以将这些字词整理在笔记本上,进行反复记忆与研究。通过这样的拓展和引申,学生能够有规律、有条理地学习汉字,感受汉字的奇妙性。、
        三、情境体验,感受丰富画面
        很多的儿童诗歌能够运用简练的语言讲述生动的故事。儿童通过阅读能够利用自己的想象力感受到丰富生动的画面。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一方面给予学生想象的时间过少,另一方面对学生的想象缺乏辅助性的指导。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采取学生自主想象和多媒体教学并用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的思维和丰富生动的多媒体画面结合起来,提高想象的趣味。
        例如,在学习《田家四季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想象和多媒体画面相结合来感受学习的乐趣。作品对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农家风景进行了生动描写。

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相关段落进行自由想象。比如,对于“春季里,春风吹,花开草长蝴蝶飞。麦苗儿多嫩,桑叶儿正肥”一段,学生可以抓住春风、花草、蝴蝶等意象进行自由想象。在想象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画面内容进行丰富拓展。比如,对于春天,学生还可以联想到黄莺啼鸣,溪水潺潺流动等画面,借助相关事物活跃思维,拓展想象的广阔度。在学生想象完后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放映春天大自然的景象视频,让学生感受动态的画面带来的愉悦感。通过这样的想象活动,学生能够将静态的文字转化成动态的画面,感受语文学习的生动性。
        四、主题感悟,提升思想道德
        思想道德教育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过去,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过于偏重说教,学生对于相关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只能单纯地背诵,而不能生动理解和投入实践。而儿童诗歌能够生动描述人物事迹,彰显人物品格。学生在学习时能够自然地深受感触,产生心灵的震撼,激发相先进人物学习的信念,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
        例如,在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时,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事例讲解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作品中“抱着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的细雨”、“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等段落生动简洁地讲述了雷锋为人民服务的事迹。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人民对于雷锋的称赞与怀念。教师可以对雷锋的事迹进行广泛扩展,让学生全面学习雷锋的优秀品格。比如,教师可以讲解在雷锋生病的时候依然主动为工厂无偿劳作。在雷锋出差的时候用汽车拉着年迈的老人,将仅有的食物分给他人等事迹。学生通过教师的全面讲解能够体会到雷锋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而在生活中向雷锋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能够依靠儿童诗歌中生动的事例获得启发,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五、自主创作,激发学习兴趣
        儿童诗歌虽然内容浅显,但是生动活泼,充满趣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自主创作儿童诗歌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创作中教师既可以让学生模仿原文进行续写,也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进行自由创作。在学生写作完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作品中的独特之处进行分析与表扬,让学生获得创作的成就感,激发语文学习的动力。
        例如,在学习《神州谣》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创作来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学生阅读“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等段落能够知道作者描写的是祖国壮丽的山河。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作品的风格对其他地区的风景或者其他事物进行描写。学生可以创作与自己喜欢的某个地区的诗歌有关的诗歌。比如,写出“我的家乡真是美,资源丰富好山水?黄土高原锦上画,种啥都得啥。年年丰收不缺啥,尤其红枣大可怕?和羊头比较不差啥,枸杞西瓜都很好”之类的作品。又比如可以以小动物为素材,写出“小雀暖窝轻呢喃,池蛙溪边呱呱叫。蝉儿高枝鸣秋风,猕猴林间秋千闹”之类的作品。教师可以对学生作品的优秀之处进行称赞,激发学生的创作动力。
        综上所述,儿童诗歌是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学习的乐趣。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度挖掘儿童诗歌的教育功能。将儿童诗歌的特点与学生的学习状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课前朗诵、词义拓展、情境体验、哲理感悟和自主创作等多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陈聪聪;朗读 想象 体验——儿童诗学习的好方法[J];新课程(小学);2016年02期.
        [2]蔡文娟;愿文学的种子在孩子的心灵发芽开花——如何有效的开展诗歌教学[J];长三角(教育);2013年02期.
        [3]曾惠;想象——诗歌教学的金钥匙——特级教师严杏《湖边》教学赏析[J];小学教学研究;2012年34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