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3期   作者:夏垒 郁泽宇
[导读] 当前国内电力系统技术较为落后,存在问题很多,比如配电网结构设计不合理等
           摘要:当前国内电力系统技术较为落后,存在问题很多,比如配电网结构设计不合理等,在实现大范围的配电自动化上难度较大。而配电自动化需要高科技技术,同时,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也不断要求电网自动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需要加强对配电网的技术改造和应用程度,不断完善配电管理制度,目的是增强运行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提高可靠安全性,将其运用于配电系统也符合现代高效快速的生活方式和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配电管理;应用
         1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优点
           1.1能够加快供电能力的提升
           配电网自动化通过实时监控能够及时调整系统运行,并提高用户侧管理水平,提高供电和服务质量,从而逐步提升供电能力。
           1.2有效的降低线路的损耗
           配电网自动化能够优化网络结构,通过无功配置降低线路损耗。另外,还可以优化运行方式,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
           1.3可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配电网自动化能够通过环网供电等方式,借助馈线自动化系统对线路进行检测,自动定位故障并隔离故障区段,保证其它区段供电的稳定。
     2配电网及自动化应用现状
           2.1配电系统的智能化和实用化有待加强
         我国的配电单系统的智能化普及率不高,与世界发达国家比起来有很长的一段差距,实用化水平也显得很低。总体上看就是我国配电系统的自动化覆盖范围有限,覆盖率较低,仅有10%左右,这与发达国家70%左右的覆盖率比起来相差太远,比如日本,目前的配电自动化覆盖率都已经达到了70%以上,同为亚洲国家,我国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实在是刻不容缓,作为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我国,这是不可却少的。我国配电系统配电网络自动化技术的实用水平也非常低,这种情况是因为我国的电网自动化技术还不够成熟,网架结构也经常需要进行调整,造成结构调整太过于频繁,在维护方面力量也不足,我国大部分配电网的自动化装置和设备都是处在没有运行的状态,被闲置在一边,这不仅是对国家财产的浪费,也变相的阻碍了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
         2.2配电网的建设与与电力输、变建设不相匹配
         我国的配电网建设落后于电力输送和变压等建设,这是我国电力建设长期只关注电网的输、变电建设现象造成的。由于把重视的中心都放在了这些方面,造成了我国配电网建设非常的滞后,有的时候都不能满足电力系统的应用需要。供电系统中,配电网的网架结构是一个很薄弱的环节,根据我国的地理实际情况和人口的分布情况,我国的配电主干线一般都要求很长,可是因为不重视,线路的分段点又很缺乏,造成了配网线路的联接程度一直上不去,总是保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而且在线路中,单辐射线路依旧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能够满足N-1校验的线路比例也就只是占据了较小的一个比例,没有达到应有的实际需要比例。总体上看,我国的配电设备水平很差。近年来,由于国家在发展方面开始注重全面的协调发展,在电力系统的改造和完善过程中,提出了“注重各级电网协调发展,侧重发展配电网”的建设指导原则,国家对配电网的建设力度已经明显加强,配电设备水平也在迅速的发展和提高过程中,配电网的网架结构也在日益完善,对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也获得了巨大的提升。
           2.3配电技术不高,管理制度也不完善
          我国的现代化发展许多都是在改革开放后才开始起步的,配电自动化发展也是在改革后开始起步的,所以发展的时间比较晚,技术水平比较低下,这就需要我国的电力部门进行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提高我国的电力技术水平,最为必要的一点就是我国引进了一些自动化的装置和设备,结果因为自身技术的原因不能够获得应有的运行效果,这对我国的技术发展给出了一个很明确的警醒。

我国的电力管理在地方上都有各自的一套管理标准和制度,在管理方面国家就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不仅对技术的发展不利,而且还会增加管理难度,不能实现国家的统一管理,所以我国需要出台一个统一的对我国配电网及配电自动化管理完善的制度。这是我国配电自动化实现的需要,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3 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管理中的应用原则
          3.1可靠性原则
          在配电自动化管理运行中必须遵循可靠性原则,它是保证用户安全用电的重要因素。那么要确保用户用电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工作人员应选择安全可靠且质量合格的电力设备,并运用可靠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对配电网的各项管理进行合理设计布局,从而实现配电网的自动化与规范化管理。
            3.2 安全性原则
          配电网在运行中若发生故障问题,那么会导致电力系统无法正常供电,影响用户正常生活,由此可见在配电自动化管理中遵循安全性原则十分必要,在配电自动化管理中遵循安全性原则可以说是对用户与社会的一种负责。
          3.3与时俱进原则
          随着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配电自动化管理也要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用户对电力能源的高要求。配电自动化管理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管理工作,对自动化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在配电自动化管理中应遵循与时俱进原则,在管理实践中不断完善配电自动化技术。
          4 配电自动化的管理
            4.1安全保障
          在配电自动化管理当中,系统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线路进行合理的分配减少由于使用压力过大造成的短路。建立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时候,会建立多条馈电线路,从而保证使用线路的安全性。因此在系统检测出线路故障的同时,会开辟其他馈电线路分担故障线路的压力,从而保证用户使用的安全性,使其不受影响得到保障。
          4.2加大更新电网改造的力度
          根据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需求,对各电网的改造应该加大力度,保证电网可以效率高,安全性搞的供电质量。而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最大有点就是可以避免故障的发展以及处理问题的快速反映,因此应着力改造电网的互通能力,馈电线路的建设,这样才能实现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际应用效率,降低问题所带来的损失。
          4.3数据信息的管理
          配电自动化管理当中信息管理是一项基本功能,其可以对配电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进行收集、分析以及储存更新。而信息系统就是一个巨大的数据库,其可以不断的对配电的信息进行记录收集,而系统以及工作人员可以随时根据系统收集信息的变化进行修改以及观测。而这个系统属于不断的动态剁成,因此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都是实时更新,数据的准确性较高,工作人员和自动化系统可以根据更新的信息作出最为正确的判断,减少失误和误差的出现。
          5总结
         总之,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在输配电线路系统中运用配电自动化系统时,应当充分的掌握配电自动化的优势以及应用原则,并提供出可靠的硬件及软件的支持,同时,还要不断的对配电自动化进行改进和创新,优化电力系统中配电自动化的管理方案,从而为电力企业的供电能力以及供电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促进电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伟文.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2 .
           [2]陈海波.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24).
           [3]李媛媛,刘谦.浅谈电力系统中配电自动化及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