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运营组织模式研究 王伟 黄仪方 钟伟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王伟 黄仪方 钟伟
[导读] 摘要:从目前的城市交通运行情况来看,地铁的开通有利于减少交通堵塞的情况发生,并且带动了经济的增长。
        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从目前的城市交通运行情况来看,地铁的开通有利于减少交通堵塞的情况发生,并且带动了经济的增长。因为城市中的人口数量十分庞大,造成地铁客流量非常大,为了缓解早、晚高峰地铁运行的压力,应该合理探究地铁客运组织模式,借助更加科学化的组织方法,增强地铁运营管理的效果。本文通过说明影响地铁车站客流组织的相关因素,分析了地铁客运组织模式,从而有效提升地铁运营组织管理工作的总体水平。
        关键词:地铁;运营组织模式;客流组织
        前言:众所周知,在现代化社会当中,地铁是十分常见的交通工具之一,得到了广泛地运用。究其原因,在于地铁拥有很高的便捷性,可以使广大民众的出行十分高效、便利。不过,鉴于地铁的客流量很多,进行具体运行的时候,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地铁运营组织模式,真正提高地铁运营管理的效率。鉴于此,系统思考与分析地铁运营组织模式显得尤为必要,拥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 值。
        1 影响地铁车站客流组织的相关因素说明
        一般来说,地铁车站客流组织的相关影响因素包含了很多,具体如下:(1)地面出入口和通道的通过能力。对于车站地面出入口和通道的规模及数量而言,主要结合车站周围、客流方向以及数量等情况加以明确。基于符合相关消防规定的目的,需要保证安全,要求各个车站应该维持超过2个出入口通道的开设。无论是车站地面出入口,还是通道的数量、大小,均带给客流很大的干扰。具体的客流组织过程当中,应该结合各个车站出入口、通道的状况实现对客流流向的有效组织。(2)自动售检票设施的能力。现阶段,我国地铁车站自动售检票装置包含了自动售票机、自动检票机等设施。其中数量和布设的方位,带给客流组织很大的影响。依靠增设自动售检票机数量,并科学安排其放置位置的方式,以便降低故障出现的几率,有利于进一步增强自动售检票设备的能力[1]。(3)车站乘降设施的通过能力。对于地铁车站的乘降设施来说,通常以楼梯、自动扶梯为主。其中,自动扶梯布设的数量和位置同样带给客流组织很大的干扰。而楼梯和自动扶梯布设的位置和数量则需要结合所预测的客流量予以事先明确。如果出现大客流的情况,需要运用多方面组织的方式,进而达到有效疏散客流的效果。
        2 地铁客运组织模式分析
        2.1 常规时的客流组织分析
        常规状况的时候,地铁车站的客运组织模式的产生过程中涵盖了换乘、出站、进站不同的环节。以换乘的角度而言,在此过程当中,乘客借助自动扶梯和楼梯能够进到相应的区域,并完成购票。然后利用闸机对车票进行科学检验。对于此环节,假如一些乘客凭借储值票便能够进去等车。与此同时,应该遵守先下后上原则。从出站的角度来说,在乘客进行乘坐后直至达到站台的整个过程当中,应该确定具体的出站口。相应的换乘组织包含了付费、非付费两种不同的换乘方式[2]。
        2.2 应急状况时的客流组织分析
        当处于应急状况的时候,应该编制出较为健全的地铁客流组织方案。例如,可以采用清客、隔离以及疏散等不同的方法。其中,隔离针对的为当地铁车站当中产生了恶性打架冲突等事件之后,无法尽快解决相应的问题,需要把有关涉事人员马上送到相应的隔离区当中。并且,需要加快针对周边人群的疏散速度。主需要注意的是及时排除带给地铁乘客生命安全威胁的隐患。假如产生了客流交叉的情况,便需要对相应的位置安设隔离带。其中以自动售货机、扶梯以及闸机等设备作为隔离带主要安设的区域。若发生乘客伤亡的时候,应该马上加以隔离。具体而言,其一,对车站的位置加以疏散。具体的实施时,假如发生了带给乘客生命安全威胁的情况,需要立刻疏散人流,要求乘客迅速走到车站外。其二,利隧道疏散的方式,如果隧道内产生了乘客生命安全受威胁的情况,需要马上疏散乘客[3]。
        从清客的角度来说,涵盖了下述几个不同的方面:(1)列车清客的方式。针对的为地铁运行的时候所发生的安全事故,需要加以科学解决,依靠有关工作人员及时清理乘客,使其被输送到更加安全的地方。(2)车站清客的方式。

针对的为地铁车站假如产生了十分特殊的问题时,此时地铁车站会临时停止进行服务工作,并马上清理乘客。由此可见,通过上述探究与分析,从中不难看出,做好应急状况时候的客流组织分析与管理工作十分关键。
        2.3 大客流时的客流运营组织分析
        2.3.1注重客流的科学预测
        进行大客流地铁车站客流运营组织的时候,地铁车站应该事先进行客流预测公工作,结合地铁站大客流的特征、产生的时间以及客流量等不同的因素,科学编制出地铁大客流组织方案。面对极端天气、重大活动所导致的不可确定的大客流情况,地铁车站应该凭借自身的运营经验与具体的状况,编制出科学、可行的地铁大客流应急解决方案,然后积极进行演练,从而提高疏散大客流的能力[4]。
        2.3.2不断提高列车的运能
        依据所预测大客流出现的车站、时间以及具体方向等相关信息,制定出合理的大客流地铁运行图。当出现大客流以前,运用最近的折返线、存车线增多备用列车的方式,确保地铁的正常运行,有利于提升大客流疏散的效率。
        2.3.3提升客流组织的效率
        结合地铁站大客流的特征情况,对地铁出入口、闸机的位置运用限流的方法,不断调控闸机进出站的具体方向,并增设人工售检票点,以便保证大客流的迅速疏散。针对地铁的出入口、站厅以及站台层等位置均运用临时性的疏散方式,安设警戒带、导流栏杆以及导向牌等等,达到分离进、出站客流的目的[5]。
        2.3.4确保票务组织的科学性
        (1)合理制作预制票。利用中央AFC系统事先结合地铁车站的情况,在单程票当中输入相应的金额与起始站的名称,由车站票务中心负责管理,进而达到大客流的要求。(2)做好临时售票亭准备工作。地铁车站应该结合大客流进出的方向情况,保证进站客流集中位置选用的合理性,安设较多的临时售票亭。针对站厅面积很小的问题,把临时售票亭安设到进站客流很多的通道当中。(3)科学处理票务。面对较为特殊的状况,利用AFC非运营方式,发挥出进出站免检、列车故障以及应急放行等模式的作用。
        结论:从此次论文的阐述与分析当中,能够看出,系统分析和思考地铁运营组织模式显得尤为必要,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实施价值。本文通过说明影响地铁车站客流组织的相关因素,分析了地铁客运组织模式:常规时的客流组织分析、应急状况时的客流组织分析、大客流时的客流运营组织分析。希望此次研究与分析的内容和结果,可以得到有关地铁运营组织管理工作人员的关注与重视,并且从中获取到相应的启发和帮助,进而充分发挥出我国地铁运营组织模式的良好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炜,刘佳恒,李明辉.地铁客运组织方式及安全解析[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9,144(110):157-158.
        [2]于东飞,乔征,赵晓红.轨道交通网络化的城市空间单元构建研究——时空距离约束下的城市空间组织模式探析[J].建筑学报,2018,133(126):180-187.
        [3]王倩。刘春丽,孙明佳.城市轨道突发客流组织管理模式研究[J].经贸实践,2018,139(106):261-262.
        [4]杨睿,李丹,李雯.市郊轨道交通快慢车多编组交路计划的优化研究——以武汉地铁6号线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180(184):190-195.
        [5]韩宝明,代位,张红健.2018年世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统计与分析%StatisticsandAnalysisofUrbanRailTransitOperationintheWorld[J].都市快轨交通,2019,148(112):165-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