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广西玉林 537000
摘要:“十三五”后期,我国经济进入了结构升级优化、质量效率型转变的新常态时期,土地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要素,成为引人注目的热点探讨问题。文章通过论述新形势下经济发展新常态,分析目前土地管理工作的状况,提出基于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推动经济新常态发展的有效措施,为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推动经济新常态发展理论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土地管理;经济发展;新常态
引言:在2019年,我国的《土地管理法》得到修订,新土地法自2020年开始予以落实。以土地公有制作为基础,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制定并不断完善相关耕地保护机制、集体土地利用制度以及宅基地管理机制等等。处于新经济形势下,强化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不但能够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速度,而且对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十分有益。鉴于此,系统思考和分析新形势下土地管理与经济发展新常态显得尤为必要,拥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
1 新形势下经济发展新常态相关概述
早在2014年时候,从APEC峰会中,可知习主席对于目前国内经济新常态相关问题的论述,指出处于经济新常态环境中,国内的经济呈现出较快的增速形势。以确保该增长速度为目的,需借助创新作用,加快经济产业结构改革的速度。从目前经济新常态的情况来看,经济成本导致的通货膨胀情况十分显著,而劳动力日渐缩减,则造成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就业压力,使经济的增速放缓,而消费经济的占比很高,社会产业结构凸显出知识与经济密集型的特征[1]。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指出,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五大要素市场中,土地要素是最基本的要素,是其他要素执行之源。
2 目前土地管理工作状况的分析
2.1农村土地管理的说明
针对土地管理工作而言,农村土地管理可谓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由于广大农民主要采用了自主管理模式,并受限于自身文化学历较低的影响,导致相关村委会组织机构不够健全,土地管理工作的落实效果不佳,欠缺一定的系统性;并且广大农民针对土地的利用率较低,自然灾害的防护意识十分薄弱,产生不良的影响。同时,广大农民的耕地红线国策意识不足,造成农田保护方面欠缺具体方案,无法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除此之外,农村余地运用时欠缺具体的规范策略,影响到乡村构建与土地管理工作开展的效果,损害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2.2 城市土地管理工作的分析
对于城市土地管理工作来说,可谓十分复杂。具体进行管理时,在资金来源方面很多,比如,社会募集、政府部门投资等等,各类经济组织一起参与其中,使土地管理得到更多的经济效益。因为城市土地管理工作并不到位,过度开发与建设城市中的经济区与工业区,浪费了相应的土地资源。针对城市的经济来源而言,以土地出让为主。所以,城市土地管理工作需要参考有关政府部门、企业及个人等方面情况,考虑到市场选择方面的因素,形成一定的互动式发展作用,使各方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2]。
3 基于新形势下土地管理工作推动经济新常态发展的有效措施
3.1 加大对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
以攻克农村土地管理难题为目的,重视相关耕地保护,加大对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以乡(镇)为单位进行,由县级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永久基本农田应当落实到地块,纳入国家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严格管理。一旦完成,任何企业或者个人均不可以随意进行占用。目前,在土地管理过程中,特别要强化“县镇村”三级土地监管责任,各级国土部门、乡镇政府要探索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加强执法动态巡查,加强违法用地综合防控力度,对违法用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力争将违法用地遏制在萌芽状态。凡是关系到农用土地利用,亦或征收的情况,必须严格执行农用地转用征用审批备案手续。
3.2 落实有关农村部门对宅基地改革与管理的职责
根据全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中的要求可知,落实有关农村部门对宅基地改革与管理的职责非常重要。通过秉承中国共产党与国家相关部门改革工作的原则,明确国务院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对全国土地管理与监管工作加以管控的职责,由国务院农业农村相关部门对全国范围内农村宅基地的改革与管控工作加以负责,使农业农村相关部门拥有宅基地的监管与行政执法等权力。同时,以一户一宅制度为主,增添了相关户有所居方面的规定内容,使宅基地的审批权得到下放,准确城市落户的农民以自愿有偿的形式退出宅基地,同时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高对一些闲置宅基地的利用率[3]。
3.3 发挥农村集体土地市场交易角色
根据新土地法中的规定可知,针对土地运用的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明确成工业与商业等运营性的作用,同时根据相关法律实现对农村集体土地利用的准确记录,而土地所有权人则借助出让和出租等不同的形式,赋予企业,亦或个人运用的权利,准许农村集体土地尽快进入市场当中,有助于提高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并且在此过程中,需要相关村民代表大会中2/3的成员允许方可以进入市场。要尽快健全城乡土地交易平台,创新农业设施用地政策,为市场发挥作用创造条件,畅通各类主体供给土地渠道。
3.4 确保农村产业发展土地利用与征地流程的科学与规范性
进行土地管理的过程中,应该确保农村产业发展土地利用与征地流程的科学与规范性。运用土地的时候,需要满足城乡一体化规划的要求,提高对农村的生产、生活以及生态土地的利用率,达到农村产业与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有利于缩小城市和乡村之间发展的差距。根据所制定的土地应用年度计划方案,保证农村集体土地建设和应用的科学性。同时,提高征地流程的标准与规范性。有关政府部门应该进行征地以前,积极调查土地的具体情况,并将相应信息予以公开展示,并且和受征地的农民之间进行协调和商讨,在召开完听证会以后,与农民签署完相关协议之后,方能够进行征地办理申请,使农民的切身利益获得保障。从征地补偿的角度来说,根据区片的地价实施补偿,并且还需对区位、所在地经济情况等不同的因素加以分析。
3.5 加强国土空间“多规合一”编制及用途管制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 “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标志着中国自然资源管理已然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层面。以前,国土资源部门、发改委部门和住建部门进行编制规划时,由于职能分散,难免会出现矛盾冲突和重叠的地方,不仅导致土地资源浪费,而且制约了国土空间管治格局发展。因此,要坚持以土地利用为核心,以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为重点,建立全国统一、横向分类、纵向分级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通过改变管理方式和管理措施,谋划城乡一体化发展,尽力采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重大项目统筹推进等多种途径,促进各区域的人口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工业规模化,为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土地要素保障。
4 结语
系统分析与思考新形势下土地管理与经济发展新常态,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实施价值。本文通过阐释新形势下经济发展新常态,分析了目前土地管理工作的状况,提出基于新形势下土地管理工作推动经济新常态发展的有效措施:加大对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落实有关农村部门对宅基地改革与管理的职责、发挥农村集体土地市场交易角色、确保农村产业发展土地利用与征地流程的科学与规范性和加强国土空间“多规合一”编制及用途管制。希望此次的研究与分析,可以得到有关土地管理和经济发展研究工作人员的关注与重视,并且从中获取到相应的启示,有益于提高和改善土地管理工作的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申艳.试析新形势下土地管理与经济发展新常态[J].建材与装饰,2019,174(126):178-180.
[2]李耀,李月新.新形势下土地管理与经济发展新常态探析[J].中国标准化,2019,138(110):228-229.
[3]上官明宗.新经济形势下土地管理创新探讨[J].低碳世界,2019,197(120):15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