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对提高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价值分析 陈琪 陈琪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陈琪
[导读] 摘要:工程预结算审核是一项复杂且繁琐的工作,其主要内容是对建筑工程材料和工程量等进行预结算编制,完成预结算编制后再对单价以及相关费用进行严格审核,并做好检查工作。
        身份证号码:11010119781126XXXX
        摘要:工程预结算审核是一项复杂且繁琐的工作,其主要内容是对建筑工程材料和工程量等进行预结算编制,完成预结算编制后再对单价以及相关费用进行严格审核,并做好检查工作。工程造价预结算的审核工作做为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不仅需要通过施工单位内部的复审,还需要外部相关单位的审核,如政府审计机关、专业审核机构以及相应的咨询单位。在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之所以需要进行科学的预结算编制和严格的审核,其最终目的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反观现实的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过程中常常因为专业技术的缺失、制度的不健全与人员能力的有限等原因以及外界的不可抗因素致使出现错误。
        关键词:大数据;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
        一、大数据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的具体应用
        1、数据存储技术
        大数据时代下的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求加强审核软件与互联网之间的联系,建筑企业需要提高对大数据技术的重视,对现有的企业数据库和供应链进行更新,纳入预结算审核内容,并进行分布式存储,便于后期预结算审核工作的开展。当工程造价人员在执行具体的预结算审核工作时,要求造价控制人员对数据存储软件的操作方法做到熟练掌握,能够在审核软件中对大数据存储技术进行高效应用,在自动化数据识别方式的帮助下,对存储的数据进行模块化管理,具体可以分为材料审核、设备审核、技术审核等模块,并分别设置存储编码,以便于识别与使用。
        2、数据清洗技术
        在应用数据清洗技术时,预结算审核人员应充分了解数据清洗技术在预结算审核中的应用范围。首先可以将数据清洗技术应用在审核软件自身功能的优化处理上,审核软件中涵盖较多的数据,通过数据清洗技术则可以对其中存储的数据进行冗余性和重复性检查,实现对审核软件数据的初步清洗与整理。在具体的设计变更以及现场签证相关的费用预算进行处理时,可以使用数据清洗技术,以减少审核工作量,并为实际的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工作提供参考;其次可以利用数据清洗技术对所有的工程造价信息进行处理。数据清洗技术并不是简单的对重复数据进行剔除,也可以优化分析与处理工程预结算审核的数据信息,同时结合远程控制技术,可以实现清洗结果与数据库管理者之间的共享,以便于清洗后数据信息的及时调用;最后还可以利用数据清洗技术助力预结算审核数据的层次化管理,造价控制人员需建立标准化的数据清洗制度与工作流程,并明确划分清洗权限,形成统一的清洗格式,提高预结算审核软件中数据信息的标准化程度与易识别程度。
        3、数据挖掘技术
        在进行预结算审核工作时,工作人员还要注重对大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应用,以获得数据信息的深度应用价值。在具体应用该技术时,预结算审核人员应以数据处理技术为前提,对大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涉及到数据清理、数据变换、数据集成等步骤。预结算审核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神经网络算法、遗传算法以及统计分析法对预结算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得出有用的数据信息。同时,预结算审核人员应对专业的数据挖掘软件进行应用,包括SASEM、神州通用公司的K-Minder等。此外,在进行预结算审核的数据挖掘处理时,预结算审核人员需要时刻关注市场因素,及时分析市场动态,掌握材料等要素的价格变化,借助数据挖掘软件进行当前预结算数据信息的优化处理。
        二、大数据时代下提高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对策
        1、意识到大数据的应用价值,重视提高工程造价数据信息化水平
        工程造价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作用之所以得不到很好的展现,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工程单位的不重视。

因为太过于追求经济效益,所以工程单位一般会将投标作为主要关注点,认为投标多且中标多才能获取到更多收益。然而,现实中却因为过多关注投标而忽视对工程造价的科学管理,造成实际投入远超预算,这类案例在国内的建筑行业不在少数。因此,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企业必须意识到信息化与大数据对于企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必须加快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一方面是加大对信息设备的投入,为数据处理提供先进的硬件设备;另一方面是加大对人员信息化素质的培养,提升技术人员对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能力。有投资才能有回报,不管是对硬件设备的投入还是对技术人员培养都是资本再生的前提要求。
        2、提高数据信息化采集和处理水平
        为应对工程造价数据变化大的特点,需要加快数据的采集和处理速度,让整个工程造价管理跟上工程进度,提高信息的可利用价值。计算机信息技术就能很好地做到数据信息的高效采集和处理,其中以BIM为代表。BIM拥有优质的数据处理技术,在进行传统信息处理的同时,还可利用该技术进行建筑模拟设计,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仿真模拟。不仅如此,BIM还能对整个工程建筑实施监控,从最开始的设计到建筑到完工投入使用再到后期维修,从始至终,都可以进行跟踪追查、获取数据,为各个单位和环节提供了相互连接的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增强了施工的统一性。BIM充分实现了数据管理与实践的结合,不单单是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加工,还能提供一个运用数据进行虚拟建造的场所,提高数据的利用率,从而更好地为工程建筑的现实需求服务。
        3、精准审核工程量和清单
        (1)工程造价预结算在审核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项是工程量清单,它是整体审核质量和精确性的保障。工程造价预结算中工程量计算统计和造价核算是工程造价管理的两个重要内容,这两项工作占了整个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80%左右的时间。其中,工程量的计算又是工程造价的主体,因此工程量的审核是工程造价审核的难点和重点。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可以通过采用建立建筑三维模型,将CAD建筑二维图纸通过算量软件,根据软件内置的各各清单、定额计算规则,考虑构件图元之间的扣减计算,实现工程量的自动统计。统计结果自动形成分层(部位)工程量统计、清单工程量统计、定额工程量统计等报表,并且工程量计算结果可以定位反查、分析计算规则模型。
        (2)探索利用工程造价指标分析,预判工程预结算审核的方向。工程造价指标是工程造价宏观管理、决策的基础,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贯穿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工程造价指标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工程造价计算的准确性作出判断,通过与类似典型工程的总造价指标、工程数量指标、费用指标、人材机消耗指标分析对比,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工程造价指标在工程预结算中的作用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有强烈的要求和作用。现阶段工程造价指标分析还停留在手工操作时代,而资料的积累、分析的工作量相当大,单单靠手工是无法完成的,难以系统地对工程造价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因此,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大数据的平台进行工程造价指标系统的建立和分析,是目前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
        结束语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整体造价控制水平,作为造价控制人员,需要针对性的对当前造价预结算审核过程中的问题加以解决。而在大数据时代下,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人员则有了全新的工作语境,能够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提高预结算审核的精准度与效率。在具体借助大数据技术进行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时,造价控制人员要做到对大数据技术的有效应用,并通过多维度保障措施提升大数据技术在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推动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模式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群.浅谈大数据时代下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23.
        [2]李丽梅.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中的要点分析[J].河南建材,2019(6):161~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