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融合在管理会计转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3期   作者:张尚威
[导读] 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
         摘要: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随着经济、科技的持续发展,管理会计若想紧跟时代要求和会计趋势便应及时转型,积极应用业财融合模式。管理会计需要秉持“融合性”原则,将会计工作融入到企业生产服务诸多领域、层次当中,需要从业务流程出发,借助会计工具推动业务、财务深度融合。本文就企业财务融合在管理会计转型中的应用价值展开探讨。
         关键词:企业;财务融合;管理会计;应用价值
         引言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管理会计如果想要满足企业的实际工作需要,就必须合理进行转型,才能有效促进管理会计的发展。管理会计只有将实际工作与企业生产相联系,才能对业务流程更加熟悉,为业务与财务融合提供准确的依据。
         1企业财务融合在管理会计转型中的应用价值
         1.1给予管理决策更为可靠的信息
         商业决策是企业实现生存发展的前提,会计信息又是企业内部管理的关键性信息。因此,会计数据质量与管理决策是否有效联系极为紧密。对于会计信息来说,其可靠性涉及到准确、全面两类特性。其中,准确性要求财务紧贴业务,若脱离业务便可能导致数据失真,误导企业决策。如果财务没有与业务深度融合,那么业务环节相关信息也很难切实反馈至财务,财务也无法发挥自身对于决策的支撑作用。再者,从全面性来看,业财融合基于“端到端”的模式能够打通全部过程,避免底层数据与上层管理间存在壁垒,从源头方面规避信息孤岛等情况,确保数据实现互联互通。
         1.2强化风险管理
         随着企业市场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产生了更多的风险。所以加强和风险控制已经成为企业研究的主要问题。财务人员必须充分重视自身工作,在工作中善于总结,深入业务流程中详细进行了解[4]。只有以业务融合为基础,才能为财务快速获取业务信息提供稳定的基础,在掌握信息的同时,对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及时发现风险,并向管理层报告,使管理层可以针对风险做出正确的防范。此外,业务融合还可以统一处理不同的工作内容,加强与客户的交流,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系统集成模式还能使不同信息保持平衡,保证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可以准确输出,为实现精细化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全面实现精细化管理,从根本上提升管理流程的运行效率,使企业成本可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提高管理效率。
         2管理会计转型应用业财融合的有效策略
         2.1明确管理会计职能实现意识创新
         明确管理会计的职能,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理念,才能有效提高企业的领导决策。因此,企业的决策层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管理会计理念,清楚了解管理会计的工作核心和具体内容、管理会计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作用。其次,设立管理会计岗位时应有明确岗位职责,结合企业的管理制度、财务的信息、真实的业务等内容,设计科学的企业管理架构,制定合理的管理会计工作职责。管理会计发挥职能的基础在于管理层的重视程度,避免管理会计岗位的设置流于形式,才能够对财务信息进行深度的挖掘和分析,为企业的管理出谋划策。企业会计工作中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财务会计人员的各项基础工作将被人工智能技术取代。因此,基础财务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少,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多。鉴于此,财务人员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管理会计职能的重要性,打破传统观念,实现意识创新,积极融入企业管理。
         2.2将财务会计纳入管理会计体系
         为推动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顺利转型,必须加强企业管理者和财务工作者对管理会计的认识,这样,才能够让企业更好的接受并使用管理会计。

对于企业而言,企业创造价值的生产过程尤为重要,财务会计在基于发展情况和纳税情况进行流动资金核算时,往往容易导致财务风险出现。而管理会计的职能范围相对较宽,它不仅可以纵向分析企业往期所有数据资料,还可以横向分析同类企业相关数据,从而明确企业发展态势,制定企业业务计划,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提出企业发展策略,确保企业做好未来发展筹划和风险应对工作。从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职能可知,将财务会计纳入管理会计体系,不仅有助于企业明晰企业发展情况,还可以有效节约企业成本,有效提升企业管理效率,有利于促进企业工作的全面开展。
         2.3在制度上规范转型,明确转型要求
         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制度支撑与保障。在此过程中,一要根据企业业务情况进行管理会计制度建设,明确管理会计工作要求、目标、内容、方法、流程等,并在此基础上立足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异同点,进行制度结合,形成系统、完整、合理的会计制度体系。二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落实试点制度,即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制定初级发展目标,制定试点制度与流程,促进财务与业务融合,并根据试点结果反馈,总结经验、归纳问题、制定策略,在节约转型成本的同时,提升转型稳步性、畅通性、连贯性。
         2.4积极完善业务流程
         企业管理应基于生产实际切实完善业务流程,为提升管理效率夯实基础。例如,某企业基于管理会计背景下实施内部控制新模式,从业务流程出发进行分解,并设计了相配套的成本核算模式。该模式切实明确了不同业务对应的基本流程与内容,能够为企业精准预算提供帮助。待全面预算完成以后,还可基于绩效考核以及经营管理数据,针对可能的不合理流程加以调整。例如,部分物流企业在集装箱装卸环节上效率较低,便可实施模块化处理,结合作业单位对项目类型加以划分,并通过对不同模块的成本、效益的计算实现财务控制。业财融合的业务流程必须基于企业实际而设计,任何体系均不能直接套用,反之很可能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企业间在生产经营或者管理方面均具备不同特色,因此业财融合也需要秉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展。可以先选取部分业务进行试点,先构建框架随后完善细节,推动管理会计逐步由粗放向着精细化转变。同时,企业发展也需要以信息化为基础,借助现代化手段推进业财深度融合,为提升企业价值奠定基础。
         2.5构建数据共享模式推进业财融合
         伴随“互联网+”的出现,管理会计数据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工作有了强力的支撑。业财融合是以信息化手段为基础,打破企业财务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管理壁垒,借助大数据工具,促进业务和财务的管理协同和连通,有效整合企业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实现财务与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以推动企业整体效益的提升。管理会计具有较强综合性,在实际发展中需与信息化建设结合,充分应用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利用信息化平台,满足了管理会计对数据的采集、分析等工作,实现企业智慧、便捷的管理需求。构建数据共享模式,不但能使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便捷地获得相关数据,同时也确保了信息的真实性和精准度,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能为各项决策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此外,企业还可以将人工智能技术灵活应用于会计管理中,充分结合管理会计工具、现代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促进企业会计人员由核算职能向管理职能转变,有效提升企业管理会计水平,创新工作方法,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形势,为了使企业可以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必须对时代发展和行业变化有及时的理解,尽快加强业务融合,实现管理会计转型。企业在今后发展过程中,需要结合生产实际,以多元化的手段推动财务、业务的紧密融合,实现多方面的转变,针对业务流程和业务职能中存在的问题,将财务与业务进行有效集合,使企业可以在稳定的环境中持续运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潘琴,周丽英.企业财务融合在管理会计转型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9(17).
         [2]冷继波,杨舒惠.“互联网+”背景下业财融合管理会计框架研究[J].会计之友,2019(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