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王芳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6卷3月6期   作者:王芳
[导读]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现场质量问题较为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现场质量问题较为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针对这种情况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展开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工程质量;质量监督;监督管理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是越来越多,而且建设规模也是越来越大。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利工程质量对于水利工程安全运行有直接关系,所以在水利工程中,需要加强对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更好的提升水利工程质量,促进社会进步。
         1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工作的主要责任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监督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全面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度。建设单位需要适当提升工程建设质量控制力度,施工单位则需要认真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设计单位结合施工单位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意见与建议,政府部门负责制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第二,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工程建设质量监管力度。对于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单位来说,要认真履行质量监督职能,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结合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对原有的工程建设质量监督体系进行改进与完善。第三,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工作要分工明确。对于行政主管部门来说,要对水利工程项目法人进行严格的监管,按照有关规章制度,有序办理各项监督手续,工程监理单位与设计单位,包括施工单位,要按合同规定,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各个单位需要主动接受工程建设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管,针对监督机构提出的意见,积极改进。
         2水利工程建设中工程质量监督的问题
         2.1质量监督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在新形势的影响下,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形势非常好,这就势必要求实施水利工程质量的监督工作。虽然,开展质量监督的相关工作有着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依旧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质量监督的相关法律法规在建设方面不够完善,其同时也是制约质量管理工作开展的主要问题。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开展,通常是由相关的水利管理部门来实施的,是一项具有行政意义的执法工作。因此,开展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就需要以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开展依据。当下,虽然存在部分水利工程相关的规范文件,但是这些文件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大中型的水利工程,对于基层的水利工程来说并不适用。因此,就导致基层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存在较大阻碍。
         2.2缺乏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从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实际情况分析,尚未形成系统的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中,往往难以实现对质量监管工作的指导。这一问题的出现,与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目标不够清晰,部分工程施工工期紧张,为了在工期内竣工,从而导致工程建设质量无法保证等因素相关。比如,一些工程在控制施工进度工期工程中,现场施工与合同约定不属于同一套文件,导致工程建设严谨性不足,质量监督管理措施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
         2.3监管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在水利工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组成比较复杂,而且很多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的水利工程知识,对水利工程质量产生了影响。另外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相关监督人员对于水利工程质量有直接影响,一些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对监督力度进行放松,导致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不能很好的进行。其中一些水利质量监督管理人员不具备监管资格,工作经验缺乏,导致质量监督效果不理想。
         3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问题的相关解决措施
         3.1法律法规的完善
         根据当今社会的基层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现状,有关部门必须对质量监督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不断地完善和改进。

结合基层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的相应条件和实际状况,制定相应的质量检验和质量评价标准,对那些违法违章的情况进行严惩。同时,深化执行力度,确保基层质量监督部门工作开展的力度,保障基层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能够有法可依。同时,基层监督管理部门也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建立相应的责任机制,确保质量监督人员能够充分的明确自身工作内容和职责,做到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尽职尽责。
         3.2全面推进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优化改革
         全面推进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优化改革,是当前提升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首要条件,提高对质量管理体系优化工作的重视,可以为质量监督管理措施的顺利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在具体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要求各层农业服务中加大对专业质量监督管理技术人员的培训与引进,最大程度上保证水利工程建设单位以及质量监督管理单位,可以切实履行自身的监管职能。其次,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要求质量监督管理单位保证相关控制工作的落实,强化对关键部门以及相关隐蔽工程的跟踪管理与巡视。比如,全面落实现场签证制度,保证监理部门在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职能的发挥。最后,联合当地政府部门,加大对施工单位的管理以及监督力度,促使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可以满足要求。同时,明确施工技术人员以及水利工程项目经理的监管岗位职责,通过开展一线班组人员专业培训等方式,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的标准化发展。
         3.3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从目前的施工状况上看,许多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严重缺乏责任心,在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国家要求来进行,进而导致了许多施工人员并没有相应的资质,专业能力降低,一旦在施工中出现任何问题,他们都不能够及时解决。因此,水利工程建设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在开工前,我们需要对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并且增加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数量,在培训的过程中及时为他们补充先进的管理监督理念,定期对他们的专业能力进行考核,这样才能够确保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强度,提高他们的专业性,才能够确保施工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3.4完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自身建设,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按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程序和内容,切实做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加强工程项目监督管理,相互协作,做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推动质量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加强质量监督机构自身建设,建立一个明确的、结构完善的系统性的管理体系,即质量体系。形成较有效的、一体化的技术和管理程序,并以高效、快捷、科学的方式指导监督站内部的各项工作,逐步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
         3.5加大资金投入
         对基层质量管理部门加资金方面的投入,保证质量监督部门有充足的资金配备必要的设备,这样才能更深层次的提高质量监督工作的效率,确保质量监督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在以后的水利工程建设发展中,在工程施工的现场应该配备相应的实时监控系统,通过这部分先进系统能够实时掌握实际的施工情况。而且,可以通过第三方检测的方式来提高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保障。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客观检测结果来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进行监督。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关系民生,考虑到市内农田水利工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多项工程的建设施工难度较大,为了保证施工质量,需要切实提高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视。在具体的工作中,应该全面推进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优化改革,通过科学的质量监督管理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卫强.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创新的思考[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36).
         [2]徐球,李大峰.浅谈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工作创新[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5(02).
         [3]全京淑,杨洪升.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创新模式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8(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