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创新策略探微 李莹玉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李莹玉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即利用科学方式、严谨态度及严格制度管理、组织、协调及控制建筑工程项目从立项到竣工全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包括施工成本、工程进度、工程质量、施工风险、施工人员、施工材料等。
        天津滨奥置业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202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即利用科学方式、严谨态度及严格制度管理、组织、协调及控制建筑工程项目从立项到竣工全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包括施工成本、工程进度、工程质量、施工风险、施工人员、施工材料等。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能力,是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较强竞争力的必经之路,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就必须采取创新策略来进行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策略,不仅有利于促进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提升,还能提高建筑工程建设的安全性,进而增强建筑企业的信誉,帮助建筑企业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从上述认识出发,本文主要探讨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策略;探微
        1导言
        世界是在不断变化的,创新也是各行各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筑行业也是如此。管理作为保障建筑工程顺利、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创新也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从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缺乏新的管理理念以及工程施工质量有待提高方面分析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不足,从适应市场变化、思想变革、建筑工程自身特点以及构建企业文化方面分析了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必要性,进而从创新原则、思想、技术、人员管理以及内控管理体系方面提出了创新策略。
        2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健全建筑工程管理制度
        由于我国许多建筑企业都未能建立起对于建筑工程管理重要价值的全面认知,因此大部分建筑企业都没有形成健全的工程管理制度,造成实际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往往存在职权不明确、细节规定不到位等情况,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也大多缺乏相应的责任意识和管理能力,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项目进度及建筑工程质量把关,与此同时,缺乏健全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还导致建筑企业没有充分考虑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未能提前制定风险化解预案,应对各类突发情况及不确定性因素的能力较差。
        2.2建筑施工队伍综合素质较差
        只有保证建筑施工队伍具备较强的专业性,才能推进建筑工程项目按照既定施工计划顺利进行,才能严格控制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然而,当前大部分建筑企业普遍缺少兼具扎实建筑专业知识和建筑施工实践操作技能的高素质施工人员,这些施工人员往往不能很好地理解具体建筑在施工上的技术要求,也没能跟上建筑施工技术发展的步伐去学习和掌握新技术,不仅因大量盲目施工现象出现导致返工而增加了建筑企业的施工成本,而且还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性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此外,由于施工人员综合素质较差,他们也很难配合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再加上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自身管理能力不足,进一步加大了建筑工程管理的难度。
        2.3建筑施工材料质量把控不力
        建筑施工材料是建筑施工的物质基础,保证建筑施工材料质量是保证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前提条件。然而,许多建筑企业在进行建筑施工时,只考虑自身经济效益,却忽略了建筑施工的社会效益,为节省建筑施工成本,这些建筑企业往往以次充好,使用质量低劣甚至不合格的建筑施工材料,导致建筑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严重低于预定建筑施工要求。与此同时,由于建筑企业轻视工程管理,造成建筑材料采购人员缺乏监督,许多建筑材料采购人员存在“吃回扣”等贪腐现象。除采购环节之外,许多建筑企业也未能在建筑材料储存环节严格把控材料质量。一些建筑材料虽然在刚采购回来时质量过关,但由于未注重储存环节,受潮湿、虫蛀等因素影响,其质量会出现下降现象,因而不能再用于建筑施工之中。
        3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策略
        针对上文提到的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不足以及管理创新的必要性,针对性地从这几个方面提出创新策略:
        3.1遵循创新原则
        创新并不是盲目照搬照套,随意革新,而是基于实际情况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进行创新,以提高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为目的的。

因此,建筑工程管理创新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有这几点:①满足市场需要: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发展应符合市场变化与需求,创新时应基于市场行情与需求调整管理,提高自身竞争力;②基于生产力水平进行创新:制定的创新策略应符合实际,是不能低于当前生产水平的,否则创新毫无意义,管理者应协调好工具、对象以及劳动者三要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制定创新策略,协调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发展;③基于企业自身能力与发展速度:创新策略的制定应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一些企业创新是有自己原则的,如以企业文化或者知名度为目标,合理创新也能获得不错的效果。
        3.2观念方面创新
        建筑工程项目是有人参与的,并且人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的思想观念是变化的,而工程项目建设也是不断变化的。建筑工程管理创新也是如此,创新应从管理观念上开始。只有人接受了新思想、新理念,新的管理制度与措施才能有效地推行下去。因此,应从企业决策者开始接受新管理观念,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为提高管理水平与质量服务,并且逐渐影响施工、管理人员接受新的管理理念。一方面,企业密切关注市场变化与先进管理思想,及时吸收先进管理理念与手段;另一方面,借助企业文化对相关人员传授新思想、新理念,并进行培训。例如,当前的绿色施工管理理念,这就是顺应经济发展环保需求和人们环保意识增强而产生的先进管理理念。
        3.3技术方面创新
        技术创新方面包括管理技术与施工技术创新两个方面:①管理技术:对管理技术进行创新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率与水平,更好地发挥管理作用,如创新安全管理技术,不仅有效地减少了安全事故风险,还保障了施工进度;②施工技术:包括新工艺与新材料等新元素,例如混凝土墙两层连铺施工技术,不仅减少对基层的影响,提高了地基的稳定性,还缩短了施工周期,如防火彩钢板,不仅重量轻、抗震好、施工快,还具有较好的保温、防水性能。这些新材料、新技术工艺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程施工质量,还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施工技术成本也得到了控制。
        3.4人员管理方面创新
        人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人员管理则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中之重。从两方面做起:①注重培养管理人员的协调能力:建筑工程项目涉及多个单位、多个环节,对管理人专业水平与协调组织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应选拔管理能力强的人作为管理人员,并不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先进管理知识的培训;②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人员的考核与培训,灵活运用岗位培养、对外学习交流以及委外送培等方式,培养符合行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加强优秀人才的引进。通过这两方面,提高人员专业素质,提高管理队伍综合素质。
        3.5内控管理体系方面创新
        内控管理体系方面创新需要做到这几点:①根据市场变化与企业发展需要调整转变内控管理理念,对内部各个部门相关职责进行明确划分,确保责任到人;②建筑企业内部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制度,如成立审计委员会,有效监督各项工作的实施;③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利用企业文化增强员工凝聚力,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4结语
        总而言之,落实创新策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最重要的是正视当前存在于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制度不健全、施工人员素质不高、质量把控不过关等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以此实现管理策略创新。为此,建筑企业应转变工程管理观念,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质量把控,同时注重引入信息技术和专业人才,以此切实改善建筑工程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庆坤.浅谈新形势下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及创新策略[J].居业,2015(24):119+122.
        [2]梁吉武.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创新策略[J].黑龙江科学,2014,5(07):61.
        [3]郭江.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创新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3(29):150+152.
        [4]廖春燕,陈慧.建筑工程管理与创新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3(25):97+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