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行政领导者的行政人格塑造研究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周妙云
[导读] 摘要: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对于单位有着重要影响,需要引起关注。
        海南海建投资有限公司
        摘要: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对于单位有着重要影响,需要引起关注。同时,办公室行政事务管理属于行政事务管理的关键内容,可以发挥自身的协调作用。办公室管理工作有着较强的综合性,而且有着广泛的接触面。相关人员需要承上启下,加强各部门的联系。办公室工作人员工作范围比较广,同时需要参与政务,所以需要进行有效协商和工作落实。
        关键词:行政领导者;行政人格;塑造
        一、行政领导者和行政人格
        (一)新时期的行政领导者。行政领导活动是一种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行政职能的管理活动。行政领导者即在行政组织中,处于一定行政领导职位,从而具有相应职务、职责与法定职权,并具有相应素质与能力的人。可见,行政领导角色是社会中的一种较特殊的“角色”。他是由领导职能、领导地位、领导行为标准和规范规定的,不是由个人赋予和认定的。进一步揭示行政领导角色的特征,准确定位,规范领导行为,是充分发挥行政领导职能作用的前提和基础。行政领导者是指按照法律规定,通过选举或者任命等程序,在国家行政机关中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人员。行政领导一般由四种产生方式:其一,选任制。即行政领导者由被领导者或被领导者的代表选举产生的制度。选举的方式有投票、民意测验、意向选举等等。其二,委任制。即行政领导者由上级领导者或上级行政机关根据个人或者少数人的意志和标准任命产生的制度。其三,考任制。即行政领导者由专门的机构根据统一的、客观的标准通过考试择优产生的制度。其四,聘任制。即通过协议或合同的方式选用外部人员担任非常设性的行政领导职务的制度。新时期我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
        (二)行政人格。人格是一个歧义颇多的概念,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来理解和研究人格。心理学的人格以人的规格、样式为基本内容,关注的是人的统一的结构性自我,把人格看成是个人心理品质的总和,是个人稳定的内在特征。社会学将人格视为社会或团体中的角色特征,关注的是社会化过程中有意识的自我,认为人格是个体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的总和。伦理学的人格以人的品行为基本内容,关注的是人的崇高的自我,将人格主要理解为个人的价值和道德品质的总和。
        二、行政人格塑造的必要性
        行政人格是影响行政领导者内心及外在行动的内在、稳定的东西。我们之所以要加强在新时期的行政领导者的行政人格的塑造,就是因为其具有相当大的功能,行政人格一旦形成,就具有很大的能动性,会反过来作用于这些塑造它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行政人格对行政人员的自我塑造功能,对行政組织的建设功能和对社会风尚的引领功能。
        (一)行政人格的自我调适功能。1.动机整合功能。动机整合功能是指行政人格能按照自我意识结构中的善恶标准整合自己的行政动机。2.自我调控功能。自我调控功是指行政人格本身所具有的,为了实现一定的价值目标而自觉实施的对主体行为的控制。3.行为激励功能。激励的本质在于从个体需要出发,利用某些外部诱因刺激个体并使之转化为内部动机,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体欲求,从而协调一致地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
        (二)行政人格对行政组织的建设功能。1.主体发挥功能。行政人格不仅是行政人员对自身发展的追求,也是行政组织实现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2.权威认同功能。行政权威是行政主体与行政客体间基于合法性的一种信从关系。政府权威的合法性指政府权威不仅来自正式的法律或命令,更主要的是来自根据有关价值体系所判定的、由社会公众给予积极的社会支持与认可的政治统治的可能性或正当性。3.组织维护功能。组织维护功能是指行政人格能够对其产生于其中的社会政治、行政体系提供“合法性”基础。


        (三)行政人格的社会引领功能。1.榜样示范功能。人格榜样具有强大的感染力,高尚人格及现实典范能有效激起人们对主体道德人格的向往、热爱和追求。2.社会导向功能。行政人格不但对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产生影响,而且对整个社会道德风尚起着示范和导向作用。因为行政公职人员手中掌握着公共权力,他们既是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又是群体意志的体现者和协调者,也是群体活动的组织者和教育者,还是群体关系的设计者和执行者。
        三、行政人格塑造的路径分析
        (一)行政人员的自我调适与自我完善。1.行政人员及行政领导者的自我调适。随着社会变革与发展,政府所面临的行政环境和自身的行为正在发生重大的改变。在这种变革中,作为政府机构主体的公务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能根据形势和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并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态。2.行政人员的自我完善。在修养途径上,要坚持学习、内省和慎独相结合的途径。一是学习。学以济德,学以自省。行政人员一定要时刻不忘学习,特别是科学理论的学习。二是内省。一个人高尚道德情操的形成和升华是一个不断学习和不断实践、不断解剖自己的思想改造过程。三是慎独。一些行政人员经受不住市场经济的考验,贪财、贪色,从而掉入违法违纪的深渊,是因为他们在坚守道德的阵地上失守。古人“君子慎其独,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小处如此,大处亦如此,显明处如此,隐微处亦如此。”这种心灵的行为,是道德修养的关键,也是道德坚守的主力军。
        (二)行政组织的科学管理。1.建立合理的行政组织体制。体制一般是指一个实体或体系的制度、机制及其动作方式,是某一实体的地位、职权以及确定这些内容的制度规范的总和,其核心是组织实体的权责配置问题。行政组织体制是指国家行政组织内部的各层级之间、各部门之问的权责配置关系和结构体系的各种制度规范的总和,它主要涵盖了如下内容:一是行政组织的整体建制,二是行政组织内部权责关系,三是行政组织权责关系的动作方式。2.科学的行政组织结构设置。“公共行政组织结构是指组织构成要素之间按照特定秩序规范所确定的关系方式,即组织构成要素之间的排列组合形式。一般而言,它是由相应法律来加以确认的各种正式关系模式。”在公共行政组织结构中,行政职位是其最基本的单元要素。从本质上讲,职位是根据工作目标需要所设定的具有一定权力和相应责任的工作岗位。
        (三)行政制度的外部支撑。1.正确审视制度与人的相互关系。(1)正视人在制度中的主体地位,人的发展程度制约着社会制度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制度作为一种规范体系,其产生、发展、创新等都是由人来完成的,离开人,制度的存在和发展无从设想。另一方面,制度是人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体现和反映,人的发展如何,直接制约着制度的发展水平和程度。(2)客观看待制度预设中的人性基础。(3)客观看待行政人格对行政制度的越超性。2.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独立行政人格的塑造,要依靠制度建立和完善。建立健全行政人员的教育、激励、监督为一体的规约机制,形成让行政人员“不想、不能、不敢”堕落的制度防线,是独立行政人格生成的重要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在任何一个单位中,办公室行政事务管理都是基本的工作任务之一。新时期下,机关单位要重视办公室行政事务管理工作,从管理目标、管理方式、管理内容等各个方面进行创新和改革,从而达到提升办公室行政事务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庆东.解读行政领导角色及其定位[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3(5):81.
        [2]陈建斌.行政人格概念辨析[J].湘潭大学学报,2010(3):42.
        [3]李颖,赵有声.论公共行政精神与公务员行政人格的塑造[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2):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