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房屋建筑工程的发展,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能力及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还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应严格把控房屋建筑工程原材料,加大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配合比;混凝土运输
前言:近年来,我国的房屋建筑工程行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对房屋建筑质量及工程的施工要求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房屋建筑工程中融入了大量的混凝土施工技术,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保证了建筑物的质量,使房屋建筑工程使用价值及整体质量得以提升。为了能够满足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应根据房屋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使用施工原材料,确保能够满足人民的需求,促进社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
一、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原材料
(一)水泥
在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原材料中,水泥较为常见,主要是在骨料间的空隙位置处对水泥浆进行覆盖,水泥浆体在硬化前对骨料之间能够起到润滑作用,将硬化后的水泥与骨料胶结合在一起以此来形成固定的整体。为了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应选择质量可靠的水泥品牌,为了避免混凝土施工期间出现裂缝,应使用低热性水泥。施工单位应严格检查水泥的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报告,明确水泥各项指标是否与房屋建筑工程的实际要求相符合[1]。
(二)骨料
在混凝土中粗细骨料起骨架作用,完成了对水泥收缩的抑制。需要将级配良好的碎石应用到粗骨料中,运用细骨料,对含泥量进行限制。粗细骨料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应确保能够满足无力化学性能及高强度等指标要求。
(三)外加剂
在新拌混凝土中应加入外加剂,对改善混凝土施工质量,减少用水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防止混凝土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缝情况,有助于延缓及减少水化热现象的产生。减水剂、粉煤灰、早强剂被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通过掺入适量的粉煤灰,使拌合料的聚合性、保水性及流动性得到改善,有助于提升泵送工作效果及质量。另外,粉煤灰的使用还有助于降低水泥的使用量,减少水化时的放热量,使施工时混凝土的放热量大大降低,避免受温差影响,而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对确保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作用[2]。
二、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一)配合比控制
混凝土配合比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若配合比不合理将会降低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无法满足实际的施工要求。为了确保混凝土本身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及强度,应确保原材料的合格,根据房屋建筑工程现场的实际施工情况,合理制定混凝土的配合比,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要求对原料进行投放,对混凝土设备及人员进行全面的把控,以防止混凝土配比计算期间出现误差,进而影响施工质量。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数分批次检验混凝土,确保出站的每一批混凝土均能够满足房屋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要求[3]。
(二)混凝土运输
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运输主要是使用搅拌运输机来进行,在实际的运输期间,受各种因素影响,进而导致混凝土的质量大大下降。现场要求及运输路线的不同均会对混凝土的运输质量产生影响,应确保运输过程的合理性,防止混凝土质量下降。混凝土在运输中途会出现稀浆析出及中途凝固现象,与运输距离过远及运输时间过长有直接关系,对施工中的泵送及卸料均产生诸多的不利影响,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
因此,应控制出站混凝土质量,在实际的运输期间,应确保罐车能够实现持续运转,严禁施工人员私自将外加剂添加到罐车中。另外,还需要配备好运输机泵送设备的易损部件,对其能否满足实际的要求进行检查,防止意外事故的出现导致混凝土质量下降[4]。
(三)混凝土现场施工
在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应严格按照工程施工顺序要求进行,混凝土泵在送入到施工现场后,应使混凝土处于一种自然流淌的状态,混凝土铺层工作由工人来完成,应沿斜面进行分段分层,持续推移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应按照一次性原则来实现。在施工现场,地面会出现凹坑及倾斜等情况,因此应保证混凝土浇筑应一次性完成。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工作人员不可私自再添加水,当混凝土不能满足建设要求时,需要将混凝土重新放入到搅拌站中进行搅拌。为了提升施工效率,使施工更具便捷性,需要在施工场地中间位置处放置混凝土输送泵,要求上下两层混凝土浇筑的时间不可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冬季施工时,需要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采用加热措施来控制混凝土温度。还可采用骨料或冷却水的方式,合理设置散热途径,以此来降低混凝土温度。应保证混凝土搅拌的均匀性及振捣的充分性,在整个施工期间,振捣的时间为三次,第一次振捣为混凝土坡脚,第二次振捣为坡中心,第三次振捣为坡顶,使整个坡面能够保持混合均匀,以此来提升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期间,施工人员还需要对泌水量、坍落度等指标进行观察,一旦发现施工中存在任何的问题,应及时进行改进,详细布置每层的振捣点及浇筑厚度,合理设置钢筋数量及规格,确保振捣工作的到位,防止蜂窝麻面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5]。
(四)混凝土养护
为了提升混凝土质量,应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确保能够完成对混凝土的连续浇筑。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时,需要将导管底部与孔底之间的距离控制为30cm,导管的埋深应控制在大于2cm以上,使混凝土桩更具密实性及连续性,使机械的性能及强度得以提升。在混凝土养护中,为了防治温差过大而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应缩小内外部环境之间的温差。由施工人员对混凝土养护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科学控制混凝土温度,避免混凝土内外部温差过大,防止降温速度过快,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另外,还需要对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及湿度进行控制,以此来提升混凝土的整体养护质量,为混凝土养护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五)模板施工
为了提升房屋建筑工程中模板施工效果,应仔细勘察现场施工情况,在全面透彻了解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来进行模板制作,以此来提升模板质量。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应确保模板拼接的密实性,防止漏浆情况的产生,加强模板保护,防止模板出现严重的变形。施工人员应做好模板拆卸工作,由于一些施工人员未认识到模板拆卸期间会出现局部损伤及磕碰情况,应提升对模板拆卸工作的重视度,对整个施工过程做好防护措施[6]。
结论: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行业的发展,应高度重视房屋建筑工作。混凝土施工作为房屋建筑施工中的一项主要内容,明确房屋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使用哪些原材料及原材料使用方法。加强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做好混凝土运输、现场施工、混凝土养护及模板施工工作,确保能够在根本上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为我国房屋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本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初探[J].建材与装饰,2020(11):19-20.
[2]巫升华.建筑房屋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J].江西建材,2020(03):113+115.
[3]吕斌.探析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10):28-29.
[4]刘宁.混凝土与钢结构工程中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09):33-34.
[5]陈钟玲.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05):34-35.
[6]丁涛.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2):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