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县扬水站现状与管养问题浅析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李刚
[导读] 摘要:本文从宁津县扬水站现状出发,分析其管养现状,针对性地查找扬水站事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适合宁津县扬水站事业发展的有效解决措施。
        宁津县水利局  山东宁津  253400
        摘要:本文从宁津县扬水站现状出发,分析其管养现状,针对性地查找扬水站事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适合宁津县扬水站事业发展的有效解决措施。
        关键词:宁津县;扬水站;现状与管养措施
        引言
        近年来,随着全县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不断恶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宁津县扬水站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1.宁津县扬水站发展现状
        宁津县区域总面积8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4万亩,辖9镇1乡2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856个行政村,人口总数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万人。
        境内级骨干河道26条,全长302公里、占地面积1.72万亩。26条县级河道沟渠纵横交错,南北贯通、东西互济,构成全县的水网体系骨干,在全县的防洪排涝和抗旱引水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宁津县地势西高东低,地表引黄水从东往西需二级提水才能到达田间灌溉,干支渠的水经各乡镇扬水站提到输水斗渠,再需各农户用机电泵将水送到田间进行灌溉。
        全县有232座扬水站,总装机容量9661千瓦。其中,县级扬水站5座,总装机容量4990千瓦,主要有谢东扬水站、前艾扬水站、张宅扬水站三座国营扬水站将引黄水东水西调、低水高扬;排灌站2座,装机容量407千瓦。乡镇扬水站124处,总装机1006千瓦;村办扬水站98处,总装机容量3258千瓦。经过实地调查,能够正常运行的105座,带病运行的46座,不能运行的81座,各占比例分别为45%、20%、35%。全县134座国有泵站中,49座国有扬水站均需更新改造,另外大部分村级泵站也需改造。
        2.县级扬水站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宁津县232座扬水站大多已经过几十年的运行,绝大多数泵站设备、设施老化,其主要表现有:一是水泵磨损、汽蚀严重;二是电机绝缘老化;三是开关柜等电气元件失灵、失准、工作不可靠;四是泵站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陷、倾斜开裂、渗水、漏水等。泵站设施严重老化带来的后果是排灌效益面积逐年衰减。泵站设施严重老化还使泵站效率低、能耗大、排灌成本高,加重了用水户的负担。造成以上情况的主要原因有:
        (1)泵站使用时间长,磨损老化严重,同时加之机电设备多在潮湿、通风散热不良的环境和多泥沙、杂质的水中运行,则更加快了设备的老化。
        (2)水泵生产厂商大多已经不复存在,无法更换原始配件,由于有些泵站多建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导致很多配件已经找不到合适的配型。
        (3)由于维修养护资金不足,泵站的泵房、前池、后池等基础设施不能及时进行更新改造,严重影响其发挥效益。


        2.2县、乡两级扬水站排灌配套工程不完善。宁津县机电排灌配套工程基本由乡镇、村两级管理,缺少整体规划和资金投入,而配套工程特别是渠道工程数量多、距离长,疏浚清淤任务大,污泥淤积、渗漏现象非常严重,导致“有水排不出,缺水灌不进”的现象非常普遍。
        2.3扬水站运管单位管养经费严重不足
        扬水站承担着全县跨河系排涝和调剂水源的作用,属公益型事业单位,由于宁津县财政紧张,乡镇水管站经费更是被严重压缩,用在扬水站等灌排水利设施管养经费更是捉襟见肘。乡镇水管单位管养经费严重不足,受泵站管理单位性质的影响,原有的人员工资和泵站基本的日常维护经费主要依靠征收扬水费来勉强维持,但由于近几年气候的持续干旱,大部分泵站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导致大多数年份都不能足额收取扬水费。管理人员的工资主要依靠各单位多种经营解决,但仅能够维持基本生活,部分乡管站的管理人员工资只有400元左右,维持日常生计都十分困难,导致泵站日常的维修养护费用基本不能落实,更新改造更是无从谈起。
        3.解决扬水站现状的对策及建议
        3.1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快国有扬水站更新改造进程。制定科学合理的更新改造规划,这是一项技术性、经济性很强的工作,应该从全县实际情况出发,通过科学测试取得合理数据,对工程实施老化现象具体分析,论证更新改造的必要性、可能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出具体的更新改造措施。建议政府加大对国有扬水站更新改造资金的补助力度,同时调整加大补助比例,县政府从全县预算内新增财政收入中增加安排部分资金用于配套资金,设立扬水站更新改造专项资金。2017年,宁津县借助于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项目,将全县亟需改造的扬水站列入该项目,目前,已改造扬水站6座。
        3.2提高扬水站管理单位的管理水平。为使扬水站工程建成后有维持再生产和更新改造的资金来源,应严格成本核算,按成本计收水费,努力从粗放管理转移到集约经营。
        3.3将扬水站管养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据各泵站的服务职能现状,将其机构人员、运行费用及专项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由于各乡镇的财政情况不同,目前可采用差额补助的方式,即县级财政可安排一定比例的人头费和运行费以及专项经费,不足的部分可以相就从水费计收和多种经营创收中解决。
        3.4加强扬水站管理队伍建设,提高运行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培养年轻业务骨干。新时期、新阶段农村水利工作面临着良好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亟需加强对扬水站管理队伍的建设。近年来,宁津县每年在汛前定期组织各乡镇扬水站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学习、培训,交流总结经验,并聘请县水利局的专业技术人员讲授泵站运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着重培养业务骨干。同时由有多年泵站管护经验的老同志传授经验,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提高泵站运行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珍珍.关于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问题的探讨[J].大科技,2018,000 (033):179-180.
        [2]焦骞,张旭.关于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问题的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1).
        [3]严晗.关于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问题的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8,No.412(0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