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下的设计管理标准化初探陈星辰1孔梦博2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月6期   作者:陈星辰1孔梦博2
[导读] 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服务内容贯穿于项目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采购阶段、施工阶段、竣工结算阶段。
         摘要: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服务内容贯穿于项目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采购阶段、施工阶段、竣工结算阶段。设计阶段服务工作决定了项目决策阶段的各项目标是否能有效落地,是需求管理、投资控制的关键环节。设计管理重点工作包括项目目标分解与控制、设计工作组织管理、设计投资控制等各专项方面。政府投资项目的设计工作一般包括方案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深化设计阶段、项目施工阶段等,每个阶段的条件与目标均不尽相同,本文主要针对政府投资工作的方案与初步设计阶段进行探讨。方案阶段与初步设计阶段也是项目的需求落地、条件落地的重要阶段,是项目设计管理阶段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全过程工程咨询;设计管理;措施
         1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下的设计管理特点
         传统模式下的设计管理集中在设计阶段,主要对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这三个阶段的设计进行管理和控制,信息流为对设计单位单向传递,主要工作对象是设计图纸。而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下的设计管理涵盖项目建设全过程,从项目决策、设计准备、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到整个施工过程,并一直延伸到竣工验收、使用运营、总结回访为止,更着重于设计价值的创造,信息流是多点多向传递的,体现协同工作的概念,其本质就是通过组织管理的方法与手段,建立起一整套沟通协作的制度,协调各阶段建设方与设计方、承包商、政府部门及其它相关单位之间的技术、经济及管理的关系,最终达到建设项目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的最佳平衡。
         2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下的设计管理标准化建设措施
         2.1合同保障
         设计合同保障的关键依据性文件包括招标文件、合同文件及合同关键附件,即项目设计任务书。一般情况下,使用方与设计方都会制定招标文件与合同文件的范本。招标文件与合同文件对合同价款、团队保障、设计成果等都会做出明确描述。根据项目条件与特点,将产生对于设计思路引导,设计工作涉及的组织协调、配合、专项评审工作,需要在合同中予以约定。设计任务书即在此时表现出其不可或缺的作用。设计任务书通常应包括项目概况、项目特征、项目目标、设计思路与指导思想、设计条件、使用与建设方需求、设计范围、设计界面、设计深度、设计限额等全方位的设计要求。因设计任务书的合同属性,是作为设计管理工作的关键依据,是全过程工程咨询单位进行设计流程与设计质量预控的关键工作。其中应当重点关注项目特征、建设需求、设计范围、界面及各项工作可能涉及的设计配合工作,以保证设计单位已综合考虑各项工作以评估投标报价合理性并在项目实施阶段保证组织流畅。
         2.2团队保障
         设计工作质量的主要保障为设计团队能力。对于设计团队的质量保障,应从项目设计管理策划阶段,根据项目特点通过对企业资质、类似项目经验,主创设计师与项目负责人的类似项目经验设置合理条件。通过设计招标阶段的团队资格评估与方案招标竞赛实现设计团队择优。设计管理工作的主要保证为全过程咨询单位的管理团队能力,管理团队可分为前端管理团队与后台保障团队。前端管理团队是设计组织工作流畅运行的关键,应依据项目总控信息清单对项目各项目标控制建立组织方案。团队负责人应对项目设计阶段的实施流程充分理解,具备较强的沟通与组织协调能力。后台保障团队应为细分专业化技术团队,主要职责为对设计单位成果评价,团队技术能力是成果交付质量的最重要保障。
         2.3制度保障
         设计管理工作制度是提高设计工作效率的重要方式。根据项目方案与初步设计阶段的特点,应重点关注项目的沟通方式、评审制度、成果确认制度、报告制度、公知制度的建立。

全过程工程咨询作为项目信息沟通的核心角色,应在沟通方式上建立函件、会议与邮件的的分级沟通机制,以保证项目决策者与执行者之间的信息畅通,以确保项目各项信息传达到位,关键变更与确认信息应书面留存。项目评审制度是关键设计成果合理性的重要保障方式,全过程咨询单位应建立项目设计阶段的评审工作清单,明确评审成果、评审目标、评审节点,并在相应节点组织实施。成果确认是设计阶段性工作完结的重要标志,也是设计目标收敛的阶段性里程碑,应在项目实施前与使用与建设单位充分沟通以确定合理的确认节点、确认成果。报告与公知制度是项目过程控制的主要手段,建议由全过程咨询单位建立以周为单位的目标核查与公示。
         2.4工具保障
         设计管理的控制过程离不开合理的管理工具的支持。通过对于项目方案与初步设计阶段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目标,需全过程工程咨询单位依托清单制的管理方式,有效完成项目的组织与实施工作。建议建立的保障工具包括条件管理清单、需求管理清单、限额设计清单、成果预控清单。通过对预控清单的执行与核查,找出条件、需求、限额、成果与目标的偏差。对清单偏差进行原因分析及组织确定修正方案,并进行实施。
         3案例分析
         某办公大厦装修项目由业主全权授权,涉及地上1~22层的装修改造及地下一层隔油间的改造装修和地下夹层的物业用房装修改造。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团队负责房产承接查验、配套管理、设计管理、技术管理、发包与采购管理、合同管理、进度控制、信息管理和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场地(围栏)管理、信息(档案)管理等,并协助业主向物业管理单位移交。以下将以其中的设计成果文件审查为例,重点阐述全咨模式相对于传统模式下的设计成果文件审查的特点和区别:(1)强化技术可行性审查。传统模式下的设计成果文件审查较多注意本阶段的设计方面的问题,而在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下,设计成果文件审查时设计管理团队站在项目全过程的角度,考虑设计图纸在施工阶段甚至是运营维护阶段的技术可行性,必要时联合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单位下的工程管理团队一起进行可施工性审查,从而减少后续阶段因技术方面的问题造成施工困难引发的设计变更,节约工期和投资。(2)增加经济合理性审查。传统模式下的设计成果文件审查在经济合理性方面往往考虑较少,而在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下,设计成果文件审查时设计管理团队站在项目总目标的高度,联合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单位下的投资控制团队一起进行造价审核,及时发现问题,组织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优化,减少工程建设费用。(3)在设计文件审查时更加注重建设单位的功能需求是否已满足,是否可优化。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下的设计管理完全站在建设单位的角度,除了常规的审查之外,更加注重建设单位的功能要求是否得到满足,是否能进行优化,这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减少后期因为功能需求不明确引起的变更。
         4结语
         项目的设计管理工作是由浅到深、前后联接、反复优化的一个研究过程,是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投资、进度和质量安全。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设计管理相对于传统模式下的设计管理可带来较大的价值提升,以期为工程创造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祥升.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下的工程投资控制方法初探[J].工程与建设,2019,33(5):839-840.
         [2]刘栋.代建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管理制度设计探讨[J].建筑经济,2019,40(10):66-70.
         [3]张晓龙.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造价咨询管理的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3):1129.
         [4]张睿秀.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造价咨询管理的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3):10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