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滨湖煤矿掘进二区 山东滕州 277515
摘要:近年来,中国改革发展有了全新的定位与方向。政府对于企业建设的重视尤为突出,对于企业文化与党建工作的融合更为关切与夯实。企业文化作为新时期工作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以党建为先导和引领的方向,将党建政策与思想融合到企业文化之中,形成有力的地位并在新时期的指导工作中提供有利的依据。本文,以新时期党建工作的发展问题出发,结合理论对企业文化建设与党建融合对策进行总结与讨论。
关键词:新时期;党建;企业;文化
1新时期党建与企业文化的某些问题
1.1企业文化建设与党政工作方向模糊
现代化企业发展呈现了多种模式和形态。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并存使得企业文明与结构更加灵活多变。在这种经济政治背景下,企业文化更加趋向于多元化,而针对这种环境,我国的党政建设略显陈旧。在形态上与经济格局冲突,在利益方面,对于个人利益分配存在一定的矛盾性。这就使得更多的企业在文化建设与党政融合精神思想指导方面存在定位模糊,找不到建设方向,从而影响企业发展。
1.2基层党组织构建不稳定
党政建设涉及到企业建设的方方面面。对于企业而言,党政建设就是企业发展的航舵,也是依据。而由于改革经济的发展迅速,以及现代化信息的透明化,使得很多企业在文化建设中不能够真正认清自身的位置以及文化建设的需求,导致很多企业文化建设中党组织构建不稳定,党政思想建设不强,没有真正渗透到企业文化和组织之中,这使得企业拓展中缺乏社会主义指导思想,并容易陷入文化方向的偏离。
1.3非公有制环境下创新不足
企业发展随着社会文明而进步。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并存是我国企业模式发展的主要方向。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始终覆盖了企业文化与格局。但是世界非公有制经济的影响,使得我国必须打开国门,求同存异,才能够实现经济的共同繁荣。而受到国有经济政治环境影响,很多企业文化建设中对于非公有制的适应性不足,过于模仿,没有能够有效的将自身条件与外界因素融合并创新,造成了“邯郸学步”的尴尬局面。
2党建与企业文化融合的主要路径
2.1把握企业党建发挥指导思想
在国企中,有效的把握经济发展以及建设的步伐,充分履行公有制地位原则。根据党建国有企业项目内容以及建设思想的引领要求,首先工作思想的指导以及党建作用发挥。其一,认真坚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要求,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重要环节,认真的层层施加压力,完成责任引导,立行督察到位[1],对于党建工作以及责任的要求进行全面的位置调整,落实责任细化并且实现逐一确认,做到年计划的有效落实,并且实行检查,年底落实,确保党建工作落实细致。其二,全面的推进学习力度以及国家新时期指导的特色建设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求,完成真正的落实到位,并且根据思想建设要求以及认真的贯彻到底,实现有需的企业文化建设需求。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根据新思想的方针以及发展的步伐,实现党组领导、支部督促、党员自学、职务维护到位的原则。根据现实中的具体要求进行全面的覆盖和调整。其三,实现党建的高质量要求,并且达到生产经营的范围,落实各项工作的标准。
党建文化同心,根据党的指标进行各项工作的强化,在党建与企业文化结合的同时进行全面的思想建设引导以及工作学习成效的审核,真正做到思想引领与党建作用发挥。
2.2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组织基础
在国企中,基层党支部既是推动党建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的有力抓手,同时教育引导、联系服务部门职工的关键载体,在推动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党支部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建强基层党支部,努力为党建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2]。其一,坚持对标对表,深入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认真对照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的内容和要求,细致梳理支部党建各项工作,仔细分解“有没有”“好不好”各项细则,把考核点、评分点落到实际工作上,确保党支部建设的高质量。深入了解标准要求并且实现内容与各项工作的维护,达到应有的要求与标准。其二,注重党支部和党员作用发挥在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在科研工作中,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发挥,可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更好开展。党员做先锋、当表率,面对重大工作挑战时,党员走在先、干在前,用实际行动为身边的职工群众作出表率。企业文化建设强调“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看中团队合作的重要价值。而强有力的基层党支部恰恰是最具有战斗力和团结性的集体,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为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融合注入了精神动力和强劲动能。
2.3依据非公有制企业经验扩展创新
在新时期,根据非公有制的发展趋势以及企业形态进行梳理,正确认知党建工作性质和非公有制的关系,并且在红色引领方针政策中进行工作要求的安排。正确判断企业文化建设规则,认真提升客户标准需求,并且在非公有制基础上塑造有力的党建与企业文化沟通,以此加强企业文明精神与功能建设需求。其一,认真关注职工需求,并且落实到个人。非公有制环境中,企业文化以个人为基础[3]。从教育、培训、引领等多个方向进行,适应信息技术,完成年轻工人需求兴趣建设,根据师范进行引导并且落实社会舆论要求,达到企业员工福利标准,并且从企业精神文化方面进行建设与价值塑造。强调与时俱进,并且吸收优秀经验,关注个人,从职工的实际要求出发进行组织建设。其二,全面关注融合发展的成效。从非公有制企业结构中,找到党建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创新方向。既要秉承党政建设初中,又要形成对非公有制企业文化的接纳与变革。对于职工而言,应该更加丰富灵活的应用党建规范与文明生活内涵,塑造积极的人文环境以及企业文明,紧紧的围绕企业机制以及市场需求进行建设与创新。
总结
综合全文的分析,认真贯彻党政建设纲领并对企业文化进行疏导与完善。从新时期的社会环境以及建设条件出发,调整现代化企业格局与文明建设,并且实现党政建设的正确引导,达到理想的企业文化建设要求,从理论和实践中形成有效的融合与改良。
参考文献
[1]初文志. 基于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的问题与策略分析[J]. 幸福生活指南, 2018(16):244-244.
[2]朱卫波. 新形势下提升基层医院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反思[J]. 现代企业文化, 2018(26):147-147.
[3]胡晓颖. 创新党建'三基'理念做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 现代企业文化, 2019(7):58-59.
作者简介:吴建华1985-3) ,男,汉族,山东枣庄人,山东科技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企业文化,党支部基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