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3期   作者:玛依热·赛米
[导读] 在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也需跟随新课改思想浪潮,对传统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革创新。
        摘要:在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也需跟随新课改思想浪潮,对传统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革创新,使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能够跟随时代脚步进程,转变教育观点,贯彻落实新课改教育思想方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
        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越发明显,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应积极调动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而教师的教学意义在于对学生做出正确有效的学习引导,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1]。同时,教师也需要对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引导作用,满足现今时代教学所需,顺应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思想,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方式有着显著的提高作用。
一、新课改教育理念对传统教育理念的冲击
        随着现今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课堂上学生只能单纯的依靠教师对课本知识的讲解来获取教学内容,使学习内容局限在课本当中,学生不具备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从而造成了学生在课堂上信息摄取量困乏,实践的能力低下,使所学知识仅仅能够应付考试内容,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影响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及专注度[2]。
        新课改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及提升,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增强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关注度更高,且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增长学生眼界见识,对提升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促进未来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
二、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应用科技设备进行教学,增强课堂教学吸引力
        现今时代已经步入了科技信息化进程,多媒体设备以及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使教育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科技设备进行教学,能够使教师对课本知识进行适当的延伸,从而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信息摄取,激发学生的好学心理,增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先进性与吸引力[3]。
        例如在对高中地理课程《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时,教师可就太阳的信息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详细全面的展示,使学生对太阳存在的意义以及价值产生前期的准确认识。多媒体设备播放完毕后,教师可就太阳对我们的生活的意义进行解读,既‘对地球提供能量,使地球上的生物与植物进行生长繁殖。’‘地球还能够提供我们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补充我们人体日常对微量元素的需求。’‘太阳还能够产生辐射和电磁波,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对其进行利用,是新型能源.’等对学生进行讲解,从而引出课程内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延伸讲解,学生能够就课程及课程以外的知识点进行明确掌握,通过应用多媒体设备对课程内容进行细致梳理和剖析,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对课程的注意力,提升课程教学的生动性,使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更为清晰明确。
(二)课堂知识结合生活实践,使课堂教学更具生活化
        新课改教学理念的实施,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方式中仅依靠课本教学的弊端,教师通过将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能够增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加深知识掌握程度,同时能够使学生就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得到提升,促进学生就课本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能力,从而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实际意义。
(三)引导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地理课程存在一定的专业性和理论性,在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扩展和丰富,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的对课程知识的专注程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课程内容充满好奇心理,对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效率有着显著的作用和意义。
        例如在对高中地理课程《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教学时,教师可就课程内容中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就问题‘为什么我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的优点又有哪些?’‘可持续发展对环境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问题加以提问,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现今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条件是什么,‘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以及意义又有哪些,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和保持生态平衡的意识。课中,教师可在课程讲解教学的过程中,同时就环境污染对我们日常生活所造成的影响及危害对学生进行延伸,使学生能够从自身角度出发,提升环保意识和环保理念,自觉减少危害健康环境物品的使用,从根本上提升课堂教学意义及作用,对学生价值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起到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着明显的积极性。
(四)端正教学思想意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作为高中地理课堂的施教者,应从自身加强对新课改教学理念的认同感,端正教学态度和教学意识,注重对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运用,增进学生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改良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提高新课改教学理念的实施效果。
结束语:
        新课改教学理念的兴起,是对传统教学弊端的有效补充,通过对教育方式的改观,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力度,有效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作用,对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完善教育体系有阵教育显著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军徽.新课标下高中地理高效课堂初探[J].甘肃教育,2019(18):181.
[2]徐艳艳.基于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9(16):108+114.
[3]吴连香.新课改下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水平的有效措施[J].华夏教师,2019(14):7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