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在急诊急救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月3期   作者:宋小薇
[导读] 分析急诊急救中行中医护理的效果及具体步骤。
宋小薇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四川成都 610200)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急救中行中医护理的效果及具体步骤。方法:择取70例急诊科患者,35例观察组实施中医护理,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数据差异性对比,观察组干预后心理、满意度均明显改善,P<0.05;对比分析2组患者干预前心理,P>0.05。结论:急诊急救中行中医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急诊;急救;中医护理
 
    急诊科室可救治危急重症,分析患者病情特点,包括突然、意外性等,患者不良情绪严重,为患者实施常规护理[1],效果不良,因此,应给予患者实施其他护理干预,目的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效果。本组实验分析了70例急诊急救中行中医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以及方法
1.1基线资料
    于2019年1月至12月择取70例急诊科患者,均知情同意,分组依据为抽签法,3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女为20例及15例,中位年龄54.5岁,区间25岁至69岁,3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女为21例及14例,中位年龄54.0岁,区间24岁至68岁。比较2组患者资料,可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监测患者体征,予以患者实施对症支持、健康教育等。
观察组实施中医护理:(1)待患者进入急诊科,护士应迅速掌握患者病情具体变化,制定急救措施,对于中医来说,利用望闻问切,对患者舌象变化、脉象变化进行严密观察,针对性为患者开展急救护理措施。对于中医护理技术来说,操作简单,应用于急诊救治过程中,价值较高,若患者突然出现昏迷或者牙关紧闭,可刺激患者人中、百会穴,促使患者苏醒,促使患者意识恢复,若患者中毒,利用中医催吐法,帮助患者迅速吐出胃内容物,对患者中毒症状进行明显缓解,若患者严重出血,可利用穴位按压法,为患者实施止血治疗,可避免患者加重病情。(2)护士应积极沟通患者,对患者心理特征进行充分掌握,针对患有严重焦虑情绪患者,对焦虑原因进行分析,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促使患者消除顾虑,鼓励患者将想法讲述,若患者易怒,可利用中医移情护理,播放患者喜欢的音乐来转移患者注意力,促进患者护理态度积极乐观,有效调节患者情绪,若患者悲伤或者思虑较重,根据中医喜胜悲理念,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聊患者感兴趣的话题,促使患者遵医依从性明显增强,激发患者生活热情。(3)中医执行人与自然统一理念,注意患者生活作息,根据季节变化,将护理措施合理制定,若患者阳气虚,为患者补充元气,鼓励患者充足休息,可避免患者发生意外事件。(4)遵循中医药食同源理论,对患者饮食干预加强重视[2],根据患者病情,对饮食方案进行合理调整。确保患者饮食习惯良好,例如,脑卒中患者应进食清淡、易消化、低油脂食物,多进食新鲜蔬果、碘类食物,可避免患者发生动脉硬化。另外,护士应对患者每日摄入盐分进行严格控制,每天约6克。
1.3效果研究[3]
心理、满意度:根据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进行心理状态评估,根据自拟问卷统计满意度。
1.4统计学办法
    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X2检验),根据SPSS 20.0软件,表示方式为:(均数±标准差)、率,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心理、满意度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进行数据差异性对比,存在统计学作用,P<0.05;2组患者干预前心理对比分析,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由于意外伤害,临床多发急诊急救患者,患者存在严重不良情绪,发病后,可影响患者自我应对机制,可导致患者不良情绪加重,增强了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性,从而促使患者不良预后产生,患者机体可发生一系列生理病理改变。
分析得出,急诊急救中行中医护理的效果较为理想,可行性较高,在中医护理过程中,以人为本,为患者提供诊断、救治及护理干预,有机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参照中医意医护理念,制定相应护理措施,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原则,利用望闻问切,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诊断,为患者实施快捷、简单、有效的急救干预措施[4],包括穴位刺激、催吐等,在治疗期间,根据季节不同、患者症候不同、患者年龄大小、患者体质差异性等,干预患者情志、生活以及饮食,促使患者身心一致,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从而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效果。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全面掌控患者病情变化,为患者实施体征观察、抢救护理措施等,若患者突发性昏迷,利用刺激患者穴位办法,促使患者苏醒,若患者严重出血,利用穴位按压止血,保障患者生命安全[5],另外,护士应积极沟通患者,详细告知患者治疗方式、注意事项等,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稳定及疏导,利用音乐播放、聊天等方式,帮助患者对不良情绪进行有效调节。
本组实验得出:观察组干预后心理、满意度均明显改善。
综合以上,急诊急救中行中医护理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明显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运用。
参考文献:
[1]刘小燕,石金蕾,钟彬.障碍设置法在急诊护士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4(9):196-198.
[2]李双,赖碧娟,黄爱娣,等.急诊专科护士的培训体会[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4(9):189-190.
[3]徐玲玲,徐晓晓.急诊抢救中团队合作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11):190-191.
[4]谢彩贤,邓雪贞,梁玉芬.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3).
[5]柏玉萍.急诊科抢救护理配合流程的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