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月3期   作者:王先玫
[导读] 分析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群体神经功能恢复中应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
王先玫  
(临沧市人民医院;云南临沧677000)
 
【摘要】目的:分析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群体神经功能恢复中应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分组研究法对我院在2017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102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参考组患者(n=51)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n=51)采用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最终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神经功能评分以及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参考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干预后NIHSS评分好于参考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群体神经功能恢复中应用康复护理效果显著,故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关键词:常规护理;康复护理;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功能恢复
高血压脑出血是当今临床医学中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属于急危重症,主要临床表现是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以及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等,患病后大部分患者病情较为严重,且神经纤维传导会出现断裂现象,如若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则会引发严重的后遗症,甚至直接造成残疾,严重影响患者未来生活质量。因此,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科学有效的护理手段十分重要[1-2]。基于此,本文对我科在2017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10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群体神经功能恢复中应用康复护理的效果进行详细分析,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利用分组研究法对我院在2017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102例患者进行研究,每组患者均51人。其中,其中参考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该组患者男性29人,女性21人,年龄范围为62-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1.58±1.62)岁;研究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该组患者男性27人,女性24人,年龄范围为62-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49±1.55)岁。
注:本次研究排除合并心、肝、肾脏等重大基础疾病患者;排除患有精神类疾病患者,且所有患者在本院检查均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所有患者家属已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明显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参考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行常规用药指导、饮食指导以及告知患者做好定期康复检查工作。
研究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
(1)心理护理:对于患者来说,由于受到疾病的折磨,使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进而影响患者最终治疗效果。基于此,护理人员需向患者展开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根据患者实际疾病情况和治疗进程制定护理计划。同时,护理人员还需向患者讲述疾病知识,从而提升其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以此缓解患者内心急躁和不安的心理。
(2)康复训练:护理人员需为患者制定适当的康复训练计划,例如:平衡训练以及翻身起坐等。不仅如此,护理人员还需帮助患者进行生活能力训练,包括洗漱以及穿衣等。
①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进行适当运动,同时根据患者实际恢复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运动方案,患者运动时告知其需要严格遵循循序渐进和从简到难的规则 ,由肩部、肘部逐步活动到身体各个关节,每天运动两至三次,每次运动时间保持20至30分钟。在肢体康复训练最初阶段,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各个运动关节的保护,以患者舒适为宜。另外,护理人员还需不断对患者进行支持和鼓励,提升患者运动信心。
②早期语言康复护理:护理人员需加强与患者之间的言语沟通,通过播放音乐的方式来刺激患者听觉系统和语言系统,提升患者语言功能恢复速度。
③早期吞咽功能障碍和饮食护理:脑出血患者多会伴随吞咽功能障碍,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进食造成极大影响。因此,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待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保持平稳后就可以对患者进行咽喉部刺激和吞咽功能动作训练,同时不断增加患者吞咽幅度,当患者吞咽有力时护理人员可告知患者家属可少量食用流食,叮嘱患者自行吞咽。如若患者没有出现呛咳现象,那么可适当增加进食量,同时在患者每次进食后逐渐加强其空吞咽训练。
(3)生活指导:护理人员需要充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其行适当的运动康复计划,运动量制定采用阶梯制,饮食需做到高纤维、低脂肪和高能量,适当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神经功能评分,包括BI(日常生活指数)、HADM(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以及QoL(生活质量)三项指标;分数越高说明患者情况越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主要从活力、精神状态以及生理功能和生理机能四方面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分。
1.4数据处理
本次实验研究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0.0,其中使用(±S)进行计量资料两组患者护理后神经功能评分以及护理后生活质量、两组患者干预前后NIHSS评分对比,结果用t检验;用[n(%)]进行计数资料对比,结果用X2检验,如数据差异明显,P<0.05说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神经功能评分对比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神经功能评分均好于参考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随着当今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使得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呈现出不断增高的态势。该疾病是当今临床中一种常见的危急重症,多发群体就是50-70岁人群,大部分患者均会在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且该疾病与脑血管疾病存在密切联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由于脑部血液出现异常聚集进而形成血肿,血肿对脑组织形成压迫,使得神经功能出现损伤[3-4]。
另外,高血压脑出血疾病本身有着高致残率的特点,且该疾病的发病速度极快,后遗症较多,对患者日后生活质量会造成极大影响,临床治疗分为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两种,内科治疗包括卧床休息、降压、控制脑水肿等对症治疗。外科治疗主要是针对严重脑出血危及生命时,根据出血部位和出血量选择手术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虽然能够挽救生命,但是还会存在不同程度后遗症,故对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手段十分重要。康复护理能够充分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进行阶段性康复训练,从而提升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缓解其不良情绪,提升未来生活质量[5-6]。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神经功能评分均好于参考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参考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干预后NIHSS评分好于参考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群体神经功能恢复中应用康复护理效果显著,患者接受护理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且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提升,故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陈芳.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对神经功能恢复护理观察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3):181-182.
[2]岳肖辉.评价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的效果[J].健康之友,2019,(23):242.
[3]肖世飞.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功能康复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29):222-225.
[4]钱玥.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2019,28(21):80.
[5]马琴.康复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养生保健指南,2019,(1):186.
[6]孙杨梅.康复护理干预对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0):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