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春妹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药物口腔护理对牙周炎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牙周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碘甘油口腔护理,研究组给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口腔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各项指标改变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对牙周炎患者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护理方法,效果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不同药物;口腔护理;牙周炎;影响
牙周炎是一种口腔科常见疾病,根据其病程进展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症型,后者发病率更高,患者人数约占95%。牙周炎以牙龈出血及炎症病变为主要临床症状,患者牙周袋深度超过3 mm,探诊后有出血,伴有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现象,随着病程的进展,牙齿将
逐步松动移位,造成牙齿缺失。该疾病会造成患者咀嚼功能丧失,影响面部美观,造成患者生活质量的大幅下降,必须予以重视,及时进行治疗。现本文选取我院牙周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对比碘甘油以及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口腔临床护理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牙周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其中男31例,女29例。研究组年龄25~73岁,平均年龄35.6岁。对照组23~65岁,平均年龄34.3岁。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知情且自愿参与。均排除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者。两组患者体质、学历、病情以及背景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资料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依据《临床口腔医学》之规定,牙周炎的诊断符合其规定,临床症状未:X
射线检查发现牙槽骨吸收,牙周袋深度(pocket depth,PD)、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分别大于4mm、2mm,患者口腔内出现酸腐气味,牙周袋红肿或者出现脓液,出现疼痛感
觉;②最近 6 个月内未服用抗炎药物,也未进行牙周治疗;③患者对本次研究的药物不过敏;④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次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的
批准。排除标准:①处在妊娠期、哺乳期的女性患者;②牙周组织出现损伤,但不是因牙周炎造成的患者;③严重的内分泌系统紊乱、心血管疾病或癌症晚期患者;④因其他原因不同意参加本次研究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研究组患者给予盐酸米诺环素进行口腔护理,在患者的牙周袋袋内置入注射器针的尖端,然后把药物缓慢置入一直到牙周袋内有药物溢出来,1周1次。对照组患者给予碘甘油进行口腔护理,在探针的引导下,把药物缓缓的流入到患者的牙周袋内,2周1次。
1.4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效果进行调查与分析,主要使用问卷调查方法。分析对比治疗1个月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主要包括PLI、AL、SBI以及PD等。详细记录所有相关数据。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治疗1 个月后,对照组 P L I 、 P D 、 A L 、 S B I 指数分别为(1.02±0.40)、(4.45±0.02)、(4.13±0.26)、(2.04±0.75),研究组分别为(0.92±0.39)、(3.38±0.03)、(3.35±0.24)、(1.02±0.68),研究组上述各项指标改变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研究表明,我国牙周炎疾病发病率较高,也是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此疾病是致使成人丧失牙功能的主要原因。假如患者不积极治疗,将面临拔牙的结局。牙周炎疾病是细菌感染性疾病,其发病原因为牙菌斑,在治疗牙周炎疾病时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去除患者
患牙上的牙菌斑。临床治疗过程中,大多采用机械性超声波振荡方式清洁患者牙齿,同时通过根面平整术去除患者患牙上的牙菌斑,受到牙周袋类型、深度、根分叉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基础治疗并不能取得相应效果。因此,在治疗牙周炎疾病时,不仅需要采用基础治疗方
式,还需要给予一定的辅助治疗,从而有效提升牙周炎疾病治疗效果。
正常状况下,人体口腔内约有 700 种微生物,700 种微生物以共生的方式维持口腔的生态环境平衡。当致病菌大量繁殖,将口腔内原有的生态平衡打破,造成牙龈、牙周组织发生炎性病变,即为牙周炎。牙周炎发生时,患者的牙龈萎缩,形成牙周袋,出现红肿、化脓、牙齿松动等症状。对于牙周炎的治疗,一方面要进行牙周手术,另一方面要服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服用,能够控制炎性反应,缓解红肿、疼痛,避免口服或静脉治疗的不利反应。临床中,常采用碘甘油、盐酸米诺环素作为牙周炎的局部药物。碘甘油和盐酸米诺环素的作用机制不同。
牙周炎属于一种慢性炎症,是导致人类失去牙齿的最主要因素,是影响人类口腔健康的“头号杀手”,对患者的牙龈以及牙周组织产生损伤,其主要表现特征为袋壁炎症以及牙周袋形成,及时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一般来说,修复体不良、咬创伤、菌斑以及牙石等均是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本次研究中,分别给两组患者采用碘甘油以及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进行口腔护理,主要是在患者的牙周袋内置入一定浓度的药物,杀灭牙周袋内各种细菌而达到治疗目的。尤其是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内含有半合成四环素,在一定浓度的时候对牙周病菌可以起到显著地抑制作用,疗效显著,深受患者及其家属的喜爱,被广泛的运用在临床牙周炎治疗中。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在PLI、AL、SBI以及PD等各项指标改变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对于牙周炎患者,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疗效显著优于碘甘油,值得患者信赖,值得临床推广。
综上所述,采用碘甘油和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牙周炎均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后者的临床效果更好,在临床中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不同药物口腔护理对牙周炎疗效的影响[J]. 白佳宁. 中国医药指南. 2019(23)
[2]研究不同药物口腔护理对牙周炎疗效的影响[J]. 李静.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8(21)
[3]探讨不同药物口腔护理对牙周炎疗效的影响[J]. 柴琳琳. 海峡药学. 2018(01)
[4]不同药物口腔护理对牙周炎疗效的影响分析[J]. 张丽芬.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8(02)
[5]口腔护理对牙周炎病症的有效影响[J]. 李荟萃.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45)
[6]研究慢性牙周炎护理中系统化口腔护理的应用[J]. 黄喜云.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