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探讨 陈利强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5期   作者:陈利强
[导读] 摘要:作为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高速公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安达  151400
        摘要:作为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高速公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沥青混凝土路面因其具有光滑舒适,耐磨,降噪,技术成熟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其质量控制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对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要点的介绍和分析,并提出措施和建议来保证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质量
        沥青混凝土本身具有显驻的优势。这种路面可以提高车辆之间交通的平稳度和舒适度,并且路面的后期维护更加方便。目前,道路施工中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规模正在扩大,但相应的施工过程比较繁琐,现场施工管理也比较困难,如何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并应用最先进的施工技术,这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人员的重点任务。
        一、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与要点
        1.1沥青混凝土拌和工艺
        (1)沥青混凝土拌和温度控制
        沥青材料在施工前,可以使用导热油进行加热处理,拌和温度需要保持在160~170℃之间,为了能够满足材料的质量要求,矿料进入到搅拌设备前,温度应为175~190℃,混合料出料温度应当在155~170℃之间,如果温度达到200℃以上,就要做废料处理。运输到施工现场时,混合料的温度应为140~150℃;摊铺施工时,温度应为130~140℃;碾压施工温度应该在120℃以上,碾压完成之后温度应不低于70℃。
        (2)沥青混凝土拌和料处理
        混合料的拌和过程中,不能进行粉尘回收处理,所有粉尘都必须要排出到外部环境中,同时需要保证所使用的矿料清洁度达到要求,能够保持流动状态。每日在混合料的制作前,应该全面的检查其性能、级配、沥青材料的添加量,都要达到要求后才能开始搅拌制作。
        (3)沥青混凝土的拌和
        材料搅拌施工环节,改性沥青材料的拌和时间需要适当的延长,通常需要控制在45min以上,从而可以确保吸油的均匀性,可以达到工程的使用需要,集料外表层均匀的包裹一层沥青材料,且材料不存在白花、团块等问题。如果出现拌和不均匀的情况,需要立即停机检查其形成原因。对于搅拌时间不足、材料配比不正确、温度控制不合理等原因都会直接造成材料出现不均匀的问题,一旦出现严重质量问题,就要废弃处理。
        1.2沥青混凝土的摊铺工艺
        (1)在进行混凝土沥青路面摊铺时,首先要注意的是沥青摊铺厚度,通常道路沥青铺设2 层底层和面层,2 层铺设厚度共 10cm。沥青摊铺厚度允许差值为±1cm,具体因结合结构作考虑,面层厚度小于沥青混凝土最大粒径,确保面层油不出现拉花。
        (2)在进行混凝土沥青路面摊铺时,还需要严格把控的就是在摊铺的速度,摊铺机作业必须连续不间断,过程中不可以变化速度或无故中途停顿,摊铺必须缓慢、均匀,每分钟摊铺 2~6m为宜。在道路交叉口处摊铺沥青,不得使用人工摊铺,遇到路面复杂不规则、不得不采用人工摊铺的情况,作业时需要有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确保摊铺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
        (3)原料充足、品质优良是沥青摊铺顺利作业的前提,输送机、输料机之前必须互相配合、相互补充,以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压实程度达到技术要求。粗集料 、细集料 、填充料 、胶结料等原材料是沥青组成部分,原材料选择需要遵从技术性好、经济性好、结合环保以及就地取材的原则,控制项目投资,保障路面质量。
        1.3碾压施工工艺
        (1)碾压是路面施工中的最后一道重要工序,为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密实度,一般将碾压分为初压、复压以及终压三步进行。

初压的目的是达到沥青混合料的平整和稳定,可采用静压压实;复压是路面密实、成型的关键,应用大型振动压路机反复压实;终压的目的是为了消除轮迹。碾压须按照“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进行,作业中应标记起点和终点的位置,避免漏压。压路机宜由外侧向内侧碾压,相邻碾压带要重叠1/3~1/2轮宽,在沥青混合料的接缝处采用横缝横压。由于薄层沥青混合料的降温速度快,而低温会影响混合料的碾压效果,所以,沥青面层的压实需要达到一定的厚度以确保压实效果。
        (2)温度。碾压温度是碾压工序的关键技术因素,决定着碾压的质量。一般碾压温度在120~160℃左右。为防止粘轮现象的发生,作业中要不断对路面喷水,为防止喷水使混合料温度降低影响碾压效果,应在控制喷水量的同时将此降温效果考虑到施工规程之中,确保碾压在适宜温度下顺利进行。
        (3)作业速度和遍数。碾压速度和次数对压实程度也具有非常关键的影响。合理、恒定的碾压速度是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作业成本的重要条件。在作业中,突然起步、急停掉头以及停车等候等做法都可能造成未成型的路面被破坏。实验证明,放慢碾压速度并不能起到明显的压实效果,但碾压速度 过高会引发路面位移、裂纹的产生 ,因此,就要求在不影响路面质量的原则下尽可能加快速度,降低时间成本。一般初压控制在2~2.5km/h,复压和终压控制在4~4.5km/h为宜。碾压遍数一般由混合料的有效压实时间、压路机的型号、振频、振幅、速度等确定。
        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施工过程中环境影响控制
        由于环境因素对于路面施工的质量影响极大,尤其是自然环境因素,所以在施工设计规划阶段就应该把环境的影响因素充分考虑进去,比如温度、湿度对于混凝土材料的影响,天气因素对于沥青混合料的运输和施工影响,地质与水文因素对于路基以及混凝土路板沉降的影响,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这些影响因素,比如温度降低,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硬度增加,变形度减小,有利于提高路面硬度,但是温度不能过低,否则脆性增加,容易增加路面开裂的情况。
        2.2路面施工中的混合料质量的控制
        路面施工过程所应用到的材料中,沥青混合料是对路面质量影响最大的材料,它的强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路面施工质量。施工人员根据不同的矿物质材料和沥青材料选择适合的温度,以保证适合相应路面的路面强度要求,同时还要保证路面具有一个剪切强度和适当的变形能力,防止路基沉陷造成的路面断裂情况。
        2.3施工过程设备
        对于路面施工,主要有两大类设备,一是运输设备,二是搅拌设备。运输设备主要指运输混合料的设备,应具备以下要求,混合料的转运距离应该尽量缩短,最大程度上控制混合料温度的变化。其次,增加混合料的运输车辆,保证高频次运输,保证运输能力,加快摊铺进程。最后,应该及时清理运输车辆的轮胎,对运输车辆车厢底板和侧板涂刷柴油水,防止离析。搅拌设备主要要求施工人员掌握混合料的搅拌要求,根据要求选用合适的设备进行搅拌,再搅拌过程中,应严格注意温度、混合料的比例及含水量等数据,定期检测搅拌设备和生产的混合料的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调整。
        2.4质量检测
        施工后的质量检测是关系到整个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路面施工的检测内容包括路面的厚度高程、平整度、压实度以及构造深度等等决定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的最关键因素。质量检测可以及时反映出施工中存在的诸如级配不良、碾压遍数不合理等各种问题,对实际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结 语:
        综上所述,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在我国飞速发展的公路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 严格依照施工工艺规程,不断地提高作业效率和工程质量,是广大公路建设者的共同任务。
        参考文献:
        [1]谢文祥.低温环境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及其质量控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7):221-222+2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